文/周劍平(上海瑞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 編輯/南溪
對于有些人來說,“困”是一種貫穿全年的常態(tài),正所謂“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似乎一年四季都能找到睡不醒的理由。對于起床困難戶而言,床以外的地方都是“遠方”。外面好冷,被窩好暖,每天都想著能一直鉆在被窩里,開啟長達3個月的“冬眠”。不過,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犯困是,有時明明昨晚睡得很好,一上午也神清氣爽,但是吃完午飯后就總是犯困,哈欠連連,困意擋都擋不住。是什么原因?qū)е碌娘埡蠓咐兀?/p>
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坦帕分校研究人員告訴了我們答案,“積極的力量”網(wǎng)站發(fā)布了科學家總結(jié)的15個飯后犯困的原因。
1.吃得太多或太少。我們消化一頓飯至少需要3小時左右,人體充分吸收大約需要3~6個小時。如果上頓還沒消化完就開始吃下一頓“大餐”,消化速度就會減慢,從而感到疲倦。不過,吃得太少會使身體所需的能量不足,饑餓感會使人再吃飯時易吃多,這樣身體在消化食物時就會“過度工作”,導致疲勞。
2.喜歡吃含色氨酸的食物。色氨酸存在于富含蛋白質(zhì)的食物中,例如奶酪、魚、雞肉和雞蛋,吃太多會使人困倦。
3.喜歡吃高脂肪食物。吃高脂肪加工食品是飯后犯困的另一原因。
4.喝酒。酒精會使人吃飯時感覺遲鈍和疲倦。
5.過量攝入富含咖啡因的食物。
6.吃高糖食物。糖和加工過的碳水化合物會使血糖升高,為了降低血糖,胰島素隨之快速升高,高水平的胰島素也將使人困倦。
7.缺乏鍛煉。當運動量減少,能量代謝下降時,大腦細胞會誤認為身體需要進入休息和抑制狀態(tài),就會出現(xiàn)犯困。
8.睡眠不足。熬夜會導致各臟器功能下降,身體內(nèi)激素分泌出現(xiàn)紊亂,可能會出現(xiàn)疲勞、乏力、犯困等癥狀。
9.脫水。缺水的身體讓人更容易困倦。
10.甲狀腺問題。甲狀腺功能不活躍的人群,因新陳代謝變慢使他們在飯后容易感到疲倦。
11.血清素水平過高。血清素可以調(diào)節(jié)睡眠和情緒,但如果水平過高則會導致困倦、疲勞。所以,要少食用富含血清素的食物,包括菠蘿、奶酪、雞蛋、豆制品、雞肉、堅果等。
12.低血糖。當?shù)脱前l(fā)作時,往往表現(xiàn)為嗜睡,而且還常常伴有視力模糊、渾身無力、大汗淋漓、十分困倦,伴有強烈的饑餓感。
13.藥物因素。一些藥物會使人飯后昏昏欲睡。
14.缺乏特定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身體缺乏維生素B12、維生素D、鎂、鐵、鋅、輔酶Q10也會導致飯后疲倦。
15.可能患有其他疾病。如果平時經(jīng)常鍛煉,飲食健康,飯后仍感到疲憊,那要小心是否患有其他疾病,應(yīng)及時去醫(yī)院檢查。
如果不是疾病原因,日常如何減少這種疲勞感出現(xiàn)呢?
不暴飲暴食,每頓吃“七分飽”;以粗糧、豆類、薯類代替精白細軟食物,建議粗雜糧占全部主食的1/3左右;增加綠葉蔬菜等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減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攝入。
吃完午飯后,可以小憩15分鐘左右,不僅能有效緩解犯困狀態(tài),還能降低體內(nèi)壓力激素分泌,提高下午工作效率。
研究發(fā)現(xiàn),喝水能夠讓你的大腦提速14%,有助于保持思維敏捷,減少困倦感。
飯后犯困其實是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所以大家不用緊張,但是老年人以及一些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們犯困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讓我們一起告別餐后“特困生”,做個精氣神十足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