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柳蘭 李玉洪 秦 莉 鄒虎成 莊映紅
(桂林市農業(yè)科學研究中心,廣西農業(yè)科學院桂林分院,廣西 桂林 541006)
火龍果又名紅龍果、仙蜜果、芝麻果,屬熱帶、亞熱帶水果,為仙人掌科量天尺屬多年生攀附性肉質植物,原產于中南美洲?;瘕埞且环N低熱量、高纖維的食用兼觀賞水果,其花和莖供食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壓控糖、潤肺通便等輔助功效,可作天然的保健品和護膚品[1],深受人們青睞。20 世紀我國臺灣省引進火龍果,21 世紀廣西等東南沿海地區(qū)引種成功并迅速發(fā)展。2020 年我國火龍果種植面積達6.6 萬hm2、產量152.6萬t,其中廣西地區(qū)火龍果種植面積2.3萬hm2、產量45.8萬t,均居全國第一[2]。野生蔬菜在我國種植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含有多種酚類、萜類化合物等,具有抗氧化、消炎及抗腫瘤等輔助功能,可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具食品、藥品及工業(yè)用品的開發(fā)利用價值,目前已成為市場熱點[3]。
利用大棚火龍果套種野生蔬菜模式開發(fā)觀光采摘園,既可通過高矮作物的空間錯位形成立體農業(yè),充分利用大棚的空間資源和土地資源,還可增強園區(qū)的觀賞性,提高生產效益,實現(xiàn)一地多收。救心菜、人參菜、紅背菜和富貴菜為多年生野生蔬菜,種1茬可長年采收,高產高效,且具有保墑防曬和抑制雜草生長的作用,可調節(jié)和改善生物群體的通風條件(火龍果套種救心菜見圖1、套種人參菜見圖2、套種紅背菜見圖3、套種富貴菜見圖4)。野生蔬菜生命力強,病蟲害少,無需精耕細作,園地的田間管理對象以火龍果為主即可。同時,野生蔬菜具有藥食同源特性,為此做好養(yǎng)生知識的科普宣傳,鎖定消費群體,打通銷售渠道,創(chuàng)立“長壽”“綠色”等特色品牌,可實現(xiàn)效益最大化。現(xiàn)將火龍果觀光采摘園套種野生蔬菜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圖1 火龍果套種救心菜
圖2 火龍果套種人參菜
圖3 火龍果套種紅背菜
圖4 火龍果套種富貴菜
選用果肉密度高、水分足、中心糖度和邊緣糖度差異小、口感綿密、抗性好的火龍果品種,如紫水晶等。以在連棟大棚內套種為佳,大棚的保溫功能利于野生蔬菜提早上市、延長采收期。大棚內筑壟寬2 m、壟高25 cm、溝寬1.2 m,壟面呈中間高、兩邊低的龜背形?;瘕埞p行雙株種植,株距50 cm,小行距50 cm,大行距2.7 m,每667 m2種植1 600株。大棚內需配置水肥池、滴灌、微噴灌等水肥一體化設施,便于水肥管理。
距離火龍果植株中線50 cm,雙行種植野生蔬菜。種植前每667 m2撒施腐熟農家肥800~1 000 kg、復合肥(15-15-15)15~20 kg、過磷酸鈣10~15 kg,用旋耕機犁地,無需起壟。
野生蔬菜適宜春植。救心菜喜濕暖、不耐漬,設施栽培可全年采摘,于3~5 月扦插繁殖,株行距為25 cm×15 cm,每穴栽2~3 株,每667 m2栽5 000 株左右。富貴菜喜濕暖、耐熱,生長速度快,于3~9 月扦插繁殖,株行距為35 cm×25 cm,每穴栽1 株,每667 m2栽1 500 株左右。紅背菜喜濕暖、耐寒,生長速度相對富貴菜稍慢,于3~9月扦插繁殖,株行距為35 cm×25 cm,每穴栽1株,每667 m2栽1 500株左右。人參菜喜濕暖、不耐漬,生長速度快,適合春季播種育苗,每667 m2用種量0.3~0.6 kg,株行距為30 cm × 25 cm,每穴栽1 株,每667 m2栽2 000株左右。
野生蔬菜定植后澆足定根水,緩苗期保持土壤濕潤,確保植株成活。早春和冬季低溫時不旱不澆、遇旱澆小水,結合澆水追施少量沖施肥;高溫干旱時勤澆水,但不能過濕,以免爛根死苗,有條件的可覆蓋遮陽網降溫;越冬期間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定植后5 d,用45%敵克松可溶性粉劑300倍液灌根防病,或淋施20億/g根騰微生物菌劑500 倍和騰聚谷氨酸型水溶肥500 倍混合液促進根系生長,10 d 后再淋1 次;定植后15 d 左右追施提苗肥,可淋施0.5%復合肥(15-15-15)、0.1%尿素、1%海藻沖施肥和EM 生物菌300 倍混合液,促進側枝生長。野生蔬菜可多次采收,每采收1~3次追施1%復合肥(15-15-15)、0.2%尿素、1%海藻沖施肥和EM生物菌300倍混合液,追肥后再淋1次薄水,以免發(fā)生肥害。
野生蔬菜抗性強,病蟲害較少。病害主要有病毒病、枯萎病、根腐病、灰霉病、炭疽病、疫病、軟腐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斑潛蠅、斜紋夜蛾和白粉虱等,按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進行病蟲害防治。
2.4.1 農業(yè)防治
選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種苗;增施有機肥、磷鉀肥、氨基酸葉面肥、中微量元素肥,提高植株抗性;及時通風降濕,減少病菌的滋生;及時摘除病葉和病枝、拔除病株,避免交叉感染。
2.4.2 物理防治
大棚通風口覆蓋40 目(孔徑0.425 mm)的防蟲網阻止害蟲飛入棚室,棚內懸掛黃色誘蟲板誘殺蚜蟲、白粉虱、斑潛蠅和蛾類成蟲,用黑光燈和性信息素誘殺斜紋夜蛾成蟲,及時摘除田間蟲卵塊。
2.4.3 生物防治
可用EM 生物菌300倍液、1億CFU/g枯草芽孢桿菌微囊粒劑500倍液和1億CFU/g哈茨木霉菌水分散粒劑500 倍液防治枯萎病、根腐病、灰霉病、炭疽病等病害,噴灑2%氨基寡糖素600 倍液可誘導植株產生抗病性(抗病毒?。?。
2.4.4 化學防治
病蟲害發(fā)生嚴重時,可選用高效、低毒化學藥劑防治。可結合防治蚜蟲噴灑20%鹽酸嗎啉胍·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防治病毒病,用45%敵克松可溶性粉劑300 倍液或30%噁霉靈水劑1 500 倍液灌根防治枯萎病、根腐病,用30%嘧霉胺懸浮劑500 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防治灰霉病,選用325 g/L 苯甲·嘧菌酯懸浮劑1 500倍液、45%戊唑醇·咪鮮胺水乳劑1 500倍液、560 g/L嘧菌·百菌清懸浮劑1 500倍液、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防治炭疽病和疫病,選用8%寧南霉素水劑800 倍液、47%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46%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1 500 倍液防治軟腐病等細菌性病害,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 倍液滅殺蚜蟲,用75%滅蠅胺可濕性粉劑4 000 倍液滅殺斑潛蠅,用100 g/L 溴蟲氟苯雙酰胺懸浮劑3 000倍液或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1 000倍液滅殺斜紋夜蛾,選用2.5%聯(lián)苯菊酯乳油3 000倍液、40%撲虱靈(噻嗪酮)懸浮劑2 000 倍液、25%呋蟲胺可濕性粉劑1 500 倍液滅殺白粉虱。嚴格按照農藥安全間隔期規(guī)定用藥,避免農藥殘留超標。藥液中適當添加倍倍加等助劑可提高藥效。
野生蔬菜以嫩莖葉或塊根供食用。救心菜30 d左右采收1次,紅背菜25 d左右采收1次,富貴菜15 d左右采收1 次,人參菜6 d 左右采收1 次。多次采收的野生蔬菜,采收時莖基部應留2~3 節(jié),以利其繼續(xù)萌發(fā)新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