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西赟
小時候,看到伯父每次去田地里干活,除了該用的工具,總要多帶一把鐵鍬。遇到坑坑洼洼的路,伯父就會停下來,認真地把坑一點點填平。去田地里的路,多是泥土路,下場大雨就把路沖得沒了形。人走過,獨輪車碾過,還有村里的牛羊走過,泥土路變得泥濘且坑坑洼洼。村里的人走過這些路,要踮著腳,或者蹦著跳著躲過這些坑??瑟気嗆嚲蜎]有人那么靈活了,常常陷在坑里,甚至歪倒在路旁,推車的人一臉無奈。我以為伯父只是順路填填坑,偶然填填坑,也就沒在意。只是后來,伯父哪怕不干活,只是去田地里瞧瞧,也要扛著把鐵鍬,看到坑洼的路,也要填一填,修整一番。這讓我看不懂。
一天,我問伯父:“您想當好人?”伯父搖搖頭。我又問:“為什么別人都不填坑,非要您來填坑?”伯父淡淡地說:“為了自己好走路啊?!?/p>
為了自己好走路——就這么簡單?我當時很不理解。
長大以后我才發(fā)現(xiàn),前進的道路上并非一路平坦,會有很多個“坑”在前面。是繞過去,跳過去,還是把坑填了?每逢想起伯父那簡單的話,我會竭盡全力把“坑”填了,哪怕是花了我一些寶貴的時間,浪費了我不少精力。
比如剛?cè)肼殘瞿菚海业纳纤竞屯虏⒎嵌际恰吧迫恕?,也并不都是“能人”。在工作中有時很自以為是,有時特別短視,有時會因判斷失誤而決策錯誤。這就是工作中留給我的一個“大坑”,因為如果我不執(zhí)行就提出這個決策是錯誤的,上司會認為是我執(zhí)行力不夠;如果執(zhí)行了,就是錯上加錯,會把事情搞得越來越糟。當我面對這個“大坑”時,我不是繞過去,跳過去,視而不見,而是要找方法去解決,把坑填了,哪怕不是很完美。這樣做的目的,最重要的是“為了自己好走路”。
多年后我也做了上司,也常常遇到下屬為我挖的一個又一個“坑”。我發(fā)現(xiàn)后不是責怪下屬,處分下屬,而是毫不猶豫地協(xié)助下屬一起把“坑”填了,并且認真填好。我這樣做的目的不是讓下屬尊敬我,而是讓下屬更快地成長,成為我得力的助手、干將,讓我的工作更加得心應(yīng)手。我協(xié)助下屬“填坑”,看似是為了下屬的路更加好走,同時也是為自己將來的路更加好走。
無論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應(yīng)該具備一定的“填坑力”?!翱印碧畈缓?,事就黃了;“坑”填得好,路就順了。你的“填坑力”有多強,你就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