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衡臨
如果說農民也算是一種職業(yè),那么父親有過三種職業(yè):軍人、工人和農民。
之所以將軍人放在第一位,因為軍人是父親最重要、最自豪的職業(yè)。父親不僅參加過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也曾在農場管帶過勞改犯。其實他只是后勤保障部的一名技術兵,確切地說是一名車工,整天與機床打交道,車出各種零部件。但父親一有機會便會挺身而出,為保家衛(wèi)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為此父親還榮獲過三等功。
父親參軍的那些年,每逢春節(jié),政府都會給家里送年畫和年貨。年畫上一般都寫著“光榮之家”,被貼在前廳最醒目的地方。年貨一般是白糖、豬肉等,雖說不是很值錢的東西,但在計劃經濟年代,每一樣東西都彌足珍貴。因為幾乎買任何東西都要票,買肉要肉票,買布要布票,買食品要糧票,等等。為此,父親在部隊參軍時,經常會省下一些糧票帶回家。別小看這些糧票,尤其是全國通用糧票,可大有用處,常讓左鄰右舍羨慕不已。因為春節(jié)走親訪友要送禮,要是沒有糧票就不好買點心禮盒之類的東西。
與父親一起參軍的老鄉(xiāng)多達幾十人,像父親一千就是十六年的通共也沒幾個。很多人干個兩三年就退伍了,要么犯了錯誤,要么部隊不需要。父親干的時間長,并非因為他的文化水平高,也不是因為他被提干得以步步高升,原因只有一個:做事認真負責,從不偷奸?;?。他說:“別看車工技術含量不高,但要求精益求精,誤差一般不超過千分之一。唯有細心操作,用心鍛煉,才熟能生巧?!?/p>
1985年,他從志愿兵的崗位轉業(yè)到地方,依然干著他的老本行。雖說只是一名普通工人,最高也只做到班長或組長的職務,他也從來都是不卑不亢,正如雷鋒同志的“螺絲釘精神”一樣。我想父親一定是深受他的影響,把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事情都做得細致入微。父親工作的三十多年里,總共收了幾十個徒弟,有些甚至是大學生。所有精細的零件父親都能夠車得不差微毫,即便是一些大學生也難以做到,所以部隊離不開他,如果不是他主動要求轉業(yè),還可以繼續(xù)干下去。到了地方也一樣,如果不是他主動辦理病退,估計干到六十歲也沒問題。
父親樂于助人,在地方工作的十多年里,總有人找他幫忙車個零件啥的。他說:“都是舉手之勞,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备赣H剛從部隊到地方的時候,既不抽煙也不喝酒,請他幫忙的人知道他不會收受錢物,只好不斷地給他遞煙。一開始父親總是拒絕,可時間長了,禁不住大家的好意,便漸漸養(yǎng)成了抽煙的習慣。因為總有人直接把煙塞到他嘴里,并給他點上,簡直是盛情難卻。
父親二十歲前,是農民,五十歲后,又從軍人和工人變回了農民。他在菜園里種了許多菜,多得根本吃不完,常送給左鄰右舍,包括我的中學同學。他根本閑不住,這里弄弄,那里搗搗。我經常跟他說,沒事少出去干活,多在家休息,把家里搞干凈,可他根本不聽。他說:“生命在于運動,干活可以鍛煉身體,何況閑著也是閑著?!泵糠暧旰螅€喜歡去水庫或溝渠里捕魚,有時能捕到十幾斤,也是吃不完,又是給親戚朋友送送,余下的則被他剁碎了喂鴨子。
父親不僅喜歡種菜、種花生,捕魚撈蝦,還喜歡養(yǎng)雞鴨、砍柴草。父親養(yǎng)的鴨子肥美得很,因為不僅吃糧食蔬菜,而且經常吃魚蝦,魚蝦都是父親自己捕的。父親養(yǎng)的多是母鴨子,下的蛋又大又營養(yǎng),平時根本舍不得殺了吃,除非逢年過節(jié)且鴨子比較多的時候。如今愿意待在農村的人越來越少,柴草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少,不像上世紀那樣缺柴?,F(xiàn)在到處都是柴草,只要父親出門,不到一小時就能挑回滿滿的一擔。家里已經堆滿了柴草,估計夠燒好幾年。
如此說來,父親除了軍人、工人和農民,他還是漁夫、樵夫、飼養(yǎng)員。每種職業(yè)父親都干得很認真,也干得很好,唯有家務活他不喜歡干。如果里里外外都干得出色,那不是搶了母親擅長干的活了嗎?
責任編輯:楊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