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明艷
每年的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正月又稱元月,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元夕節(jié)”。自古以來,元宵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盛大節(jié)日之一,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熱鬧非凡。讓我們來讀南宋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宋〕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東風拂過,夜幕降臨。數(shù)不清的花燈晃動著,仿佛催開了千樹萬樹的繁花;焰火像滿天的星斗,繽紛燦爛,如陣陣星雨。雕花馬車上掛滿了香囊,一路香氣四溢。悠揚的簫聲四處回蕩,皎潔的明月在夜空中發(fā)出明亮的光,鯉魚和蛟龍形狀的彩燈在人群中舞動著,翻轉著。女子們紛紛盛裝打扮,戴上最好的飾物,笑語盈盈地在人群中走過,空氣中飄動著淡淡的香氣。我在人群中千百回地尋找著她,猛然回頭,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看見了她。
歡歌入樂,彩燈起舞;月光流轉,徹夜不休。辛棄疾在人群中尋找的,真的是那個與眾不同的她嗎?
這首詞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當時強敵壓境,國勢衰微。然而,南宋小朝廷卻毫無斗志,偏安一隅,沉迷于歌舞享樂,粉飾太平。正如南宋時期林升在《題臨安邸》中所寫:“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毙晾钡闹S刺中蘊含著極大的悲憤和擔憂。此時,一心想要收復失地的辛棄疾屢遭彈劾,無路請纓,滿身的文韜武略竟無用武之地。因此,站在燈火闌珊處的“她”,或許正是詞人自己的一種寫照。
辛棄疾在千百回尋找著的,是自己心中的理想,是有朝一日上陣殺敵、收復失地的希望。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鼻宕麑W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引用這句話,來比喻做學問的第三重境界。在滿目繁華之中,依然清醒而執(zhí)著地追尋自己的理想,這或許是辛棄疾在《青玉案·元夕》中留給我們的“燈火”,等待著我們?nèi)ァ氨娎飳にО俣取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