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爐香》作為張愛玲成名作之一,展現(xiàn)了葛薇龍從中學(xué)生變成交際花的過程。文章結(jié)合小說原文,重點解讀女主角葛薇龍的愛情悲劇。
關(guān)鍵詞:《第一爐香》;張愛玲;愛情;悲劇
中圖分類號:I20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02-0-03
《第一爐香》創(chuàng)作于1943年,是張愛玲走進文壇后被讀者認可的第一部作品,講述了一個少女逐漸成長而喪失天真的故事。跟隨家人來香港的中學(xué)生葛薇龍在全家要返回上海的時候,為了繼續(xù)求學(xué),只身一人投靠了早年與自己父親交惡的姑媽。作為香港富商小妾的姑媽精明世故,在其丈夫梁季騰去世后仍風(fēng)光體面,游走于香港上流社會。年輕的時候,姑媽用青春換取財富,如今她用丈夫的遺產(chǎn)玩起愛情游戲,以換回過去的時光。葛薇龍慢慢被驕奢淫逸的空氣侵蝕,逐漸變成了翻版的姑媽,過上了既幫姑媽弄人,又幫浪子丈夫弄錢的生活。她卑微地愛著自己的丈夫喬琪喬,而她丈夫卻從未愛過她。在奢靡的生活中,薇龍的一爐香就快燒完了,留下滿地悲劇。
1 人物畫像與愛情悲劇
1.1 掙扎求生
生活在舊時代的女性若不想回歸家庭,那么就只剩下掙扎求生這一條道路。相較于小說中的男性,如家財萬貫的司徒協(xié)、社會地位極高的喬誠爵士、紈绔少爺喬琪喬,女性則扮演著附庸者的角色,如年輕時候的姑媽、現(xiàn)在的葛薇龍,以及丫鬟睇睇、睨兒等。她們從原生家庭出走,面臨兩種結(jié)局:第一,去另一個家庭,漸漸把自己異化成賣弄色相的商品;第二,和他人戀愛并結(jié)婚,建立新的家庭。在小說中,姑媽和葛薇龍就是這兩種結(jié)局的最佳寫照。
姑媽與原生家庭反目,出走之后并沒有獲得自由和獨立,其受困于時代的桎梏而走進婚姻,變成了另一種舊式家庭的傳統(tǒng)女性[1]。早年還是姨太太的她受盡苦楚,既丟失了尊嚴,又不能彌補內(nèi)心的荒蕪。因此,丈夫去世后她大膽地開啟了驕奢的生活。她需要愛,需要很多人的愛,因此擁有財富和權(quán)力的男人和年輕帥氣的男人就成了她的目標。為達成目的,她不惜搭上自己侄女的大好青春。
葛薇龍是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女學(xué)生,她選擇留在香港原本是為了完成自己的學(xué)業(yè),然后找一個合適的大學(xué)生,與他戀愛并結(jié)婚,過一種平淡而幸福的生活。但在姑媽精心安排的交際場中,她忘記了自己的初心,逐漸沉淪。習(xí)慣浮華生活之后,她已深深地陷入泥沼中,無法自拔[2]47-48。對她來說,即使順利畢業(yè),將來也只不過是在小學(xué)里當一名薪資微薄的老師,這并不符合她的期望,她想要過奢靡而非儉樸的生活。因此,她選擇沉淪,繼續(xù)向姑媽學(xué)習(xí)交際手段,在一次次的交際中舍棄了自己的尊嚴,過上了既替姑媽弄人又替丈夫弄錢的生活。
1.2 卑微尋愛
那個時代的女性在接受新式教育后,會產(chǎn)生追尋獨立與自由的想法。她們渴望沖破傳統(tǒng)的牢籠,去過一種新的生活,但往往在離開原生家庭后才發(fā)現(xiàn)女性在社會立足的難處?!兜谝粻t香》不僅刻畫了女性掙扎求生的一面,而且描摹了其卑微尋愛的一面。
葛薇龍一直卑微地愛著喬琪喬,小說中有很多薇龍卑微尋愛的場景。第一次,在司徒協(xié)送金剛石鐲子后,她想到了喬琪喬,天真地認為只要自己愛并相信他,他就會變好[2]35。第二次,薇龍在與喬琪喬初次云雨之后,認定喬琪喬是愛她的。她愛得那么卑微,也很容易被滿足,她已經(jīng)迷上了那無數(shù)小小的冷冷的快樂[2]35。第三次,在看到喬琪喬與睨兒的親密行為時,她沒敢當面指責(zé)這個負心的男人,而是自己跑進屋子里[2]41。第四次,她在生病期間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完全淪陷,認為即使喬琪喬現(xiàn)在不愛她,終有一天也會需要她。第五次,她與姑媽交談,表明想跟著姑媽學(xué)習(xí),并且她可以掙錢以滿足喬琪喬的要求。在婚姻生活中,原本掌握金錢的一方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在權(quán)利上都占有優(yōu)勢,而薇龍卻將自己定位成依附者的角色,以至于毫無尊嚴和地位[2]49。第六次,在灣仔新春市場上,薇龍對喬琪喬笑道:“我愛你,關(guān)你什么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2]52喬琪喬用愛情的枷鎖牢牢地將葛薇龍?zhí)自谏磉?,但她卻沒有絲毫怨言,依舊對他萬般順從。
1.3 放蕩不羈
喬琪喬放蕩不羈,是一個典型的浪子。他生活在當時表面繁華,內(nèi)里卻污濁不堪的香港,給人一種荒誕、精巧、滑稽的感覺[2]2。他父親靠巴結(jié)英國人獲得了成功,并且有二十幾房姨太太、十幾個兒子。他的母親是澳門賭場數(shù)籌碼的“葡萄牙娘子”,嫁給他父親沒多久就失寵了,并沒有給他留下多少家底。而喬琪喬自己又不上進,不學(xué)無術(shù)的他總?cè)锹闊闪烁赣H最不喜歡的兒子。他出生于一個富裕之家,習(xí)慣了香港上流社會紙醉金迷的生活,雖然好逸惡勞,但擁有挺拔的身姿、英俊的臉蛋,還擅長說動人的情話,在小說中精明如姑媽那樣的人也經(jīng)不住他的撩撥。他清楚自己的優(yōu)勢,也善于發(fā)揮自己的長處,用他自己的話概括就是“天生的是個招駙馬的材料”[2]46。他不愛葛薇龍,也不愛其他女子,只想利用自己引以為傲的外貌找到一個可以幫他維持奢靡生活的人。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他也是一個依附者。
2 時代困境與悲劇底色
2.1 依附父權(quán)的悲劇
父權(quán)是造成葛薇龍和喬琪喬愛情悲劇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男性主導(dǎo)下的父權(quán)制社會導(dǎo)致女性處于被動的地位;另一方面,其留給女性的生存發(fā)展空間太過狹窄。
2.1.1 男性主導(dǎo)、女性被動
男性家長制既決定了政治、經(jīng)濟、生活資源的分配,又禁錮了女性的發(fā)展,其要求女性毫無保留地服從男性。在小說中,葛薇龍的父親不再支持她的學(xué)業(yè),也正因如此,她不得不向姑媽求助。在舊時代,男性處于絕對的支配地位,掌握著女性的命運,可以左右女性的人生發(fā)展軌跡。他們以父親、丈夫或其他身份對女性的成長施加決定性的影響,葛薇龍就在這些男性的操控下,一步步走向了墮落,走向了愛情的悲劇?;楹螅饼埐粌H要幫姑媽弄人,還要掙錢養(yǎng)夫,更可怕的是,她還要面對丈夫的不忠,以及容顏老去之后丈夫的拋棄。
2.1.2 女性以依附者角色出現(xiàn)
舊社會沒有所謂的男女平等,女性只作為商品而存在,即使她們完成學(xué)業(yè),社會也沒有多少出路供她們選擇。男性則與之大相徑庭,小說中,家庭一般的盧兆麟與姑媽曖昧,完全可以靠姑媽的幫助順利完成學(xué)業(yè)。雖然小說沒有交代他的最終結(jié)局,但是不難想象他學(xué)成歸國的大好前景。男性有多條道路可以選擇,他們可以活躍在各種場所,而女性幾乎只有回歸家庭這一條路。就如同薇龍,選來選去也逃不開結(jié)婚。她與沒有經(jīng)濟實力且生性放浪的喬琪喬結(jié)婚,這就注定了他們之間的不平等,最終故事只能以悲劇收場。在小說結(jié)尾,薇龍在灣仔新春市場撞見兩個英國水兵夾持著一個被凍得瑟瑟發(fā)抖的十三四歲的姑娘行走,發(fā)出了自己與其并無差別的感慨。這不僅表明了女性的謀生之難,而且隱喻了薇龍的愛情悲劇。
2.2 不徹底的女性
小說中無論是被封建禮教束縛的姑媽還是接受了新式教育的葛薇龍,都是不徹底的女性。尤其是葛薇龍,雖然她接受過新思想的洗禮,但是她的意識并沒有真正覺醒,她仍然受傳統(tǒng)規(guī)則的束縛。
姑媽當年力排眾議,嫁給香港富商做小妾,在熬到丈夫去世后搖身一變,站在了男性家長的位置,過起了呼風(fēng)喚雨的生活。她以自己的青春美貌換取財富和權(quán)力,但當她獲得了金錢和地位之后,并沒有重獲自由,只是轉(zhuǎn)換了角色,穿著新式的衣服,配上新式的妝容,然后以舊思想去禁錮、壓迫另一群人。她渴望愛情,卻得不到愛情,她如饑似渴地尋覓著愛,但換來的只有永遠填不滿的空虛和寂寞。
接受過新式教育的葛薇龍想打破傳統(tǒng),過一種新的生活,但出走之后的人生道路太過曲折艱難,因此她選擇回到原點,依靠有錢有勢的人。她的思想并沒有真正覺醒,她也未能獲得自由,只是混跡各種交際場所,依附有錢有權(quán)的男性謀生,在面對侍者時,則擺出一副主人的姿態(tài),這是她選擇的人生道路,也是她的生存法則[3]。
2.3 不被認同的群體
喬琪喬作為混血兒,很難在香港社會發(fā)跡。正如其同父異母的妹妹周吉婕說的那樣,混血兒在香港是得不到認可的。混血兒的對象幾乎都是混血兒,接受外國教育的他們跟中國人合不來,跟純血的外國人也談不攏。因為外國人的種族觀念更強,如果他們?nèi)⒘艘粋€混血兒或者東方人,他們的事業(yè)就會戛然而止。中國人則講究門當戶對,自古以來幾乎都是嫁高娶低,娶妻尚不能是混血兒,更何況是挑選丈夫呢?對喬琪喬來說,連同為混血兒的妹妹都瞧不上他,更何況一個千金小姐呢[4]?不被社會承認,自己又游手好閑,為了維持現(xiàn)有的奢華生活,他只能娶一個甘愿為他花錢的葛薇龍,哪怕自己并不愛她,而這種不是用真情換來的愛只能以悲劇收場。
2.4 無愛時代與無愛人生
喬琪喬追求無愛的人生,他不去謀愛也不需要愛,他只想擁有足夠的金錢以保障自己繼續(xù)過上流的生活。他拒絕薇龍的告白,說自己從未對她說過謊話,這只不過是算準了她愛自己。雖然他知道自己不能給薇龍想要的生活,但是卻理所當然地享受著薇龍的付出。喬琪喬是舊社會香港社會的失敗品,他自愿走上了縱情聲色、利用他人的道路,只為獲得短暫而虛假的快樂。他不在乎外界對自己的看法,也不在乎自己的尊嚴,只想娶一個有錢的女子,給他足夠的金錢供其揮霍。他放棄了愛,也不需要愛,更不會付出愛,因此他的一生只能是無愛的一生,而這種悲劇則是物欲對他的懲罰。
葛薇龍明知喬琪喬不愛她,但仍天真地幻想他會變好,而她自己也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她是在清醒中一步步走向墮落,走向愛情悲劇的。小說精心描繪了葛薇龍與喬琪喬的三次會面。第一次是在姑媽舉辦的園會上,喬琪喬用葡萄牙語說著情話。第二次是在收到司徒協(xié)送的金剛石手鐲后,她向喬琪喬示好,但他卻表示只提供快樂不提供愛。第三次是在灣仔新春市場上,喬琪喬突然良心發(fā)現(xiàn),覺得他們倆之間不公平,薇龍則物傷其類。
同樣精彩的還有對薇龍心理變化的描寫,這比對兩人見面的描寫更為重要。
第一次變化是在和喬琪喬初次談話之后,她想到了他老了之后的模樣,覺得盧兆麟與他相比顯得粗蠢多了,加之他能抵御姑媽的魔力,便對其增添了幾分好感[2]26。盧兆麟是在葛薇龍的世界中第一個出場的男性,她為他吃過醋,為他難受過,對他有一些特別的感情,但在遇到喬琪喬后,盧兆麟?yún)s變成“粗蠢”的人了。這一方面說明喬琪喬給薇龍帶來了更深的觸動,表明了她對喬琪喬的喜歡;另一方面用盧兆麟無法抵抗姑媽的“圈套”來體現(xiàn)薇龍對喬琪喬的認可更多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礎(chǔ)上,而不僅僅是外貌。
第二次想象幾乎完全決定了薇龍把盧兆麟排除意中人的行列轉(zhuǎn)而選擇喬琪喬。正是在這次想象中,葛薇龍為愛投降,從此認定了喬琪喬。此時,她忘卻了現(xiàn)實的困難,對喬琪喬的情感已失去了理智,變得不可思議起來[5]。
第三次是在與喬琪喬初次云雨之后,雖然張愛玲只用寥寥數(shù)語進行描寫,但是極其深刻地展現(xiàn)了葛薇龍的心路歷程——她因無法得到喬琪喬的愛而自卑,因自卑而在得到他一點點愛的時候就感到滿足,從而放棄理性,為獲取“無數(shù)小小的冷冷的快樂”而沉淪。
葛薇龍與喬琪喬的“浪漫愛情”多數(shù)時候是薇龍單方面的幻想。喬琪喬之于她從剛開始的吸引與認可,再到情感結(jié)合與身體感受,直至放棄理性思考,徹底屈從,這一系列的變化深刻且清晰地展現(xiàn)了薇龍的沉淪,也預(yù)示著她與喬琪喬的愛情悲劇。
3 結(jié)語
文章從人物畫像和時代困境這兩個方面揭示《第一爐香》中葛薇龍的愛情悲劇?!兜谝粻t香》中葛薇龍與喬琪喬的愛情是悲劇式的愛情,如果他們的愛能被稱為愛的話,那也是幼稚的。成熟的愛能夠讓雙方保持自己的尊嚴和個性,包含著關(guān)心、責(zé)任、尊重和了解這四個基本要素。然而葛薇龍與喬琪喬之間的愛卻與成熟的愛大相徑庭,他們的愛是一種共生性結(jié)合,只是相互間的需要、相互間的依附。一方面,葛薇龍需要喬琪喬給她所謂的快樂,受他的支配,完全依附于他,全然沒有獨立與尊嚴。另一方面,喬琪喬并不愛薇龍,只是利用薇龍來滿足自己花天酒地的需要。他不關(guān)心薇龍,也不了解薇龍真正想要的生活,一邊接受著薇龍的愛,一邊和其他女性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guān)系,完全不尊重薇龍,也完全沒有責(zé)任感。他們的愛情悲劇主要是葛薇龍的悲劇,她清醒地出賣著自己的肉體和靈魂,雖然她清楚喬琪喬是無情的,但是她仍然愿意為了偶爾的小小的快樂買單。
參考文獻:
[1] 宋瑞雪.《第一爐香》的女性形象與悲劇底色[J].傳媒論壇,2022,5(8):78-80,90.
[2] 張愛玲.傾城之戀[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社,2012:46-49,35,40-41,52,2,26.
[3] 王懷昭.雙重女性視角下的身體改造與主體呈現(xiàn):評電影《第一爐香》[J].藝術(shù)評論,2021(12):93-101.
[4] 張宇.無愛的人生與無愛的時代:從男性形象角度解讀《沉香屑:第一爐香》與《傾城之戀》[J].文教資料,2014(36):66-69.
[5] 邢少軒,劉川鄂.《第一爐香》:從小說到電影[J].南方文壇,2022(4):163-168.
作者簡介:范煒鋼(1997—),男,重慶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婚姻法、民事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