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美華
朝陽散落山澗,四野有了暖意,峽谷中的定曲河水碧波蕩漾。落光了樹葉的柳樹、核桃樹枝虬曲挺拔。童山濯濯,一畦畦田地橫呈在河畔。田地邊空曠的山坡上,幾處斷垣殘壁孤立地聳峙,枯黃野草在風中搖曳,經久的溝渠里流水潺潺,村莊炊煙裊裊,沉睡一夜的寨子慢慢醒來。山水畫面般的納西山寨古老中透出靜謐。這里,納西曾經雄霸四方,金戈鐵馬的場景已經遠去,百年城墻早已傾圮,卻還在風雨中年復一年述說滄桑。
史書記載,天順六年(1462年),云南麗江木氏向北擴張勢力,開始向康南用兵,至明末,其勢力范圍達中甸、木里、巴塘、得榮、理塘、康定及西藏昌都以南地區(qū)。木氏并遷移大批納西人民到上述地區(qū)戍守,此后這些納西人大都融合于藏族中。
很早便仰慕納西文化,正好單位上有納西族同事,農歷十月下旬,同事紛紛向單位告了假,回家宰殺年豬,釀制米酒,置辦年貨,并一再邀請我們到白松鄉(xiāng)下過納西新年。
白松,當?shù)卦捯庵浮叭值堋?。除了理解字面意思以外,當?shù)乩夏耆诉€有更意味深長的解釋,大都與木氏興兵至此、開疆擴土相關。
在康南一隅之得榮,納西族聚居在白松鎮(zhèn)下轄的白松、門扎、日麥三村。因年代久遠,文化融合,得榮的納西人在語言和服飾上與周邊村落相差無幾。他們自稱“降”,其他村寨也一直沿用這一稱謂。
農歷十一月初一是納西新年。
內心早已被好奇心驅動,如約前往。汽車在陡峭的峽谷中穿行一個多小時,眼前頓時豁然開朗,延綿在定曲河谷的一大片平坦農田展現(xiàn)在眼前,阡陌縱橫,溝壑分明。溝渠里清澈的溪水汩汩作響,歡暢地布滿在田間。冬小麥和早稻剛剛破土而出,嬌柔地探出頭來,不畏霜寒,像是要感受一番冬日的凜冽。白色房屋依山傍水,集中建在田地邊的半山坡。靈動的納西村莊赫然顯現(xiàn)在眼前。
因為事先有約,同事早已在村莊外的公路邊等候我們。走過一段狹長的小巷后,身穿節(jié)日盛裝的村民手拿哈達在門口迎接,村子里老老少少身著節(jié)日盛裝,過年的氣氛彌漫在寨子里。同事和他的親朋好友簇擁著我們步入客廳,香味立即撲鼻而來。餐桌上擺滿的米酒、香豬肉、紅米飯、豬羊血腸和本地山珍菜肴映入眼簾。待一一寒暄落座后,同事給我們斟滿用當?shù)丶t稻自釀的米酒,主人禮數(shù)周全,開始依次給客人敬酒。令眾人耳目一新的是,白松納西年的手抓紅米飯,多少有點貌似印度吃法。熱氣騰騰的紅稻米飯盛在盤中,一邊擺放著煮熟后切成小塊兒的土豬肉,省卻了刀、叉、筷,就這么直接用手抓來吃!略有糙味的紅米飯,經由肥瘦相間的土豬肉浸潤,在手中捏成團,指間很快溢出絲絲香氣,特別爽口。
大快朵頤后,主人向我們娓娓道出白松納西新年的由來。
資料記載和主人介紹的大體一致。得榮的納西族是麗江木氏土司向西征戰(zhàn)擴張后自云南麗江、鶴慶等地遷入,戰(zhàn)時為戎,平時從事農耕。代代繁衍生息,世居得榮白松已有四百余年的歷史,并和周邊藏族居民和諧共處,相互尊重,互通有無。因久居高原,整村至今仍保存著納西屬性,但民族融合又使得當?shù)氐娘L俗,異于麗江等地而別具特色。
與其他民族相同,白松納西人也把過年當成大事。
白松三村的納西人,要在新年前的三四天之內,就開始張羅年慶。三個村中要提前選出十二名精明強悍的年輕小伙組成“都吉如”(一種年慶時的臨時組織),他們只需要承擔兩個任務:負責上山砍伐祭祀用的吉祥樹,專事節(jié)日期間集體活動時的治安和雜務。年慶活動結束,“都吉如”自行解散。
當?shù)丶{西人善良淳樸,禮敬自然。過年,祭祀禮是重頭戲。首先要由“都吉如”準備好祭祀用的三棵吉祥樹。吉祥樹頗有講究,一棵柏樹、一棵青杠樹、一棵松樹,分別稱為“米”“達”“速”,象征天、地、山三神。
過年有特別的儀式感。
“都吉如”從大山里將三棵象征諸神的吉祥樹砍伐回村時,可謂萬人空巷。村中男女老少都要趕到村口,焚香迎接吉祥樹??谡b平安經文,山呼諸神尊稱,以示虔敬。這些儀式隆重簡潔,稍一會兒,吉祥樹就要安放在村里潔凈處,供過年期間舉行祭天活動時使用。
時間很快就到了農歷十月三十日。這一天是納西人的除夕,也意味著漫長的一年就將成為過去,轉瞬便要拉開新年帷幕,跨入新年門檻,年味陡然增加。
除夕,注定是村中的不眠之夜。歡笑聲不斷從屋內傳來,親人們圍在火塘邊拉家常,擺談一年收獲和往事,一邊展望來年。零點入夜交年時,年輕人開始起身,打著手電筒走出門外去搶“頭水”(又稱金水)。深夜,村莊空曠,星光稀疏,凜冽的寒風中一盞盞電筒光在游動,與星空相映成趣。大伙快步走到河邊、溝渠旁用隨身所帶的桶盛滿“頭水”背回家。“頭水”,顧名思義,是新年里從山間溪谷最先流淌出來的水。村里人搶得第一桶水,寓意人勤春早,家和萬事興,來年好運連連。
搶過“頭水”后,開始別樣的請客。趕在東方尚未顯出魚肚白,雞鳴犬叫,過年才算正式開始。村中人家又開始忙碌、張羅。早在年前約定好,每兩戶人家之間進行“保保”(意為請客)?!氨1!蓖τ兄v究,一般在親戚或世交友好的兩家人中進行,一戶當東家,一戶做客。食物幾乎全部是當?shù)刈援a的米酒、肉類和紅米飯,奇特之處竟然是年夜飯要趕在天亮之前吃完,還要由東家將客方送回家中。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依傳統(tǒng)只能說納西話。這是讓平素里慣用當?shù)胤窖越涣鞯娜藗?,時刻記住先祖的一種方式。村里人用本族語互致問候,互道安康。長者講述納西先輩作戰(zhàn)時英勇頑強、蕩氣回腸以及和平年代纏綿悱惻、婉轉動聽的故事。人們身著節(jié)日盛裝,戴上各種飾品,通宵達旦載歌載舞。
大年初二,在村組間輪流請客,比除夕夜間還要熱鬧。
濃濃的年味當中轉眼便迎來了年初五。這天為祭天日,村民們都要到祭天場,并把從自己家里帶來的上等食物,擺放在事先從大山中砍伐象征神圣的三棵吉祥樹前,奉獻三神。這時,由東巴的后代宰殺一只雄雞,然后把雞肝、雞脾、雞心分別系掛在吉祥樹丫上,念誦祭詞。僧人念經祈禱,祭祀上蒼,感恩其所賜的恩惠。這些儀式甫一結束,眾人瞅準時機,群起搶摘神樹枝條視作吉祥。人人手持一束香,點燃后磕頭祈福。
在當?shù)丶{西年俗中,最熱鬧有趣的還要數(shù)初五這天的分年豬肉了?!岸技纭痹缫衙Φ貌灰鄻泛?,把先前準備好的年豬肉,依照戶數(shù)悉數(shù)分割成塊,細心編上記號交給東巴后代保管。時辰一到,東巴后代站在壩子中央,顯得莊重又神秘。他提著世代相傳的精致小口袋,里面裝著的是與豬肉對應記號的小紙團。一聲令下,每戶派出一人,像抓鬮一樣依次從口袋里抽出一個紙團,報出號數(shù)。再到“都吉如”處去對號領取豬肉。抽紙團時,所有人屏聲靜氣,整個壩子頓時鴉雀無聲,人們的心情既緊張忐忑,又充滿幻想。在納西人看來,豬肉“部位”分“優(yōu)劣”,所領取不同“部位”的豬肉,預示當年家庭年景的兆頭。都期望自家領到的是豬耳朵,寓意大吉大利;退而求其次,領到豬頭部位,也預示會交好運;要是領到頸子以下,就屬平平淡淡,談不上“好壞”。若是領到豬腳,則認為一年忙到頭,一無所獲。納西人眼里,這還算不了是下下簽,他們最不愿意的是領到豬尾巴,依習俗,意味著這年的光景將不堪設想。
這些都是過去沿襲下來的一種古老習俗。現(xiàn)在僅把這個儀式作為傳統(tǒng)文化延遞罷了,多了一些娛樂和營造節(jié)日氣氛的活動,而不再有心理顧慮。
聽完主人的介紹,米酒勁涌起,置身在滿屋飄香的氛圍中,憧憬著那一幕幕別樣的場景??蛷d里已有人拉響聲調悠揚的弦胡,青年男女圍成圈跳起歡快的鍋莊舞。美食、美酒、動聽的故事令客人意猶未盡,起身隨村民翩翩起舞。
年慶就在相互宴請,載歌載舞中,一直到大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