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濕氣重,很多人都有飲用祛濕茶的習(xí)慣,采用一些具有滲濕止瀉、行氣化濕的食材或藥物,起到解表化濕的作用,以幫助祛除濕氣,緩解不適癥狀。但需要注意的是,濕氣也分寒熱,飲用祛濕茶前先辯證,分清所受的是“寒濕”還是“濕熱”。
一般來說,“寒濕”者身體多有陽虛癥狀,平時較怕冷,喝熱水感到更舒服,舌質(zhì)比較淡或淡胖,苔多薄白或稍膩,口淡,甚至有口甜感覺;“濕熱”者平時比較壯實,舌質(zhì)紅苔黃、厚、膩,口干口苦,大便黃爛、排便不爽,尿黃。
寒濕者:可選用草豆蔻10克、扁豆30克、玉米100克、茯苓50克、高良姜15克等煲豬瘦肉或豬骨,起到溫陽化濕功效。
濕熱者:可選用高良姜、扁豆加溪黃草30克、土茯苓30克以利濕清熱,或直接煮溪黃草水來飲用,有祛濕、清熱功效。
老人:煲祛濕湯時不宜選太寒涼或燥熱藥材,可加適量補氣養(yǎng)血湯料。可選用黨參30克、大棗20克、枸杞子10克、淮山30克、生苡仁30克煲粥或煲湯,以起到益氣健脾、淡滲利濕之效。
孩子:因小孩器官發(fā)育尚未完全,且脾常不足,煲祛濕湯選料用量不宜過多,宜考慮加健脾消食湯料??蛇x用淮山30克、玉米15克、芡實10克、山楂1個煲粥,以助消食和健胃、健脾利濕。
(摘自《長壽養(yǎng)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