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四年,江蘇吳縣人陳初哲金榜題名,高中頭名狀元。
在一個陽光和煦的日子里,陳初哲請假回鄉(xiāng)省親。當(dāng)路過一個名叫甜水鋪的村莊時,在一戶農(nóng)家小院前,他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腳步。
一個漂亮的少女吸引了他的眼球,他便主動和少女搭訕起來,少女笑而不語,把她的母親叫了出來。
見到少女的母親,陳狀元自我介紹說:“我是狀元。”母親不解:“狀元是個什么東西???”“進士的第一名,我們的名字都要寫在金榜上的?!蹦赣H又問:“幾年出一個啊?”“三年出一個?!迸⒔釉捳f:“我還以為狀元是千古一人呢!原來三年就有一個?!?/p>
不管母女倆有沒有文化,懂不懂狀元的含金量和輝煌的前程,反正陳狀元是烏龜吞秤砣——鐵了心。他已看上了女孩,拿出兩錠黃金交給女孩的母親,說:“這兩錠黃金就請您收下,權(quán)作我的聘禮吧!”母親手捧金錠摩挲后,問:“這是什么東西???聞著沒香味,還冰涼冰涼的?!北M管母女倆連黃金也不認(rèn)識,但并不能動搖陳狀元想娶姑娘為妻的決心。于是他又耐心解釋說:“這個東西叫黃金。黃金就是錢,拿到街上可以買衣服、買糧食,買任何東西?!迸⒛赣H恍然大悟說:“我以為啥稀世珍寶,原來也是錢??!我家有桑樹百棵,良田數(shù)十畝,不會挨餓受凍的。這兩塊金子你還是拿回去吧!”母親把兩塊金子塞到陳狀元手里,叫著女兒說:“走,進去!”母女倆走進木門,“嘎”的一聲,兩扇木門緊緊地關(guān)上了。
陳狀元被晾在那里,像是遭了當(dāng)頭棒喝,半天才醒悟過來。想不到不知“狀元”為何物的母女倆,竟給自己上了一堂人生價值觀的課。
(摘自《做人與處世》 楊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