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新中國的搖籃。從1935年到1948年,黨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戰(zhàn)斗了13個春秋,領導中國革命事業(yè)從低潮走向高潮、實現(xiàn)歷史性轉折,扭轉了中國前途命運。13年崢嶸歲月,是中國革命史上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黃土地上最絢麗奪目的火紅,培育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保留了星羅棋布的革命文物遺存,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延安楊家?guī)X革命舊址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2.5公里處,原名五家坡。后改為楊家陵。中共中央機關遷來后,改“陵”為“嶺”至今。
楊家?guī)X是延安時期黨中央機關的集中所在地。1938年11月20日,日本侵略者飛機首次轟炸延安城,中共中央機關當晚由城內的鳳凰山麓遷駐楊家?guī)X。先后設在這里的機關有:中央書記處、辦公廳、組織部、宣傳部、統(tǒng)戰(zhàn)部、政治研究室、財經(jīng)委員會、職工委員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婦女工作委員會等。毛澤東、張聞天、朱德、周恩來、劉少奇、任弼時、陳云等領導同志都在這里居住過。一時間近千名干部云集,幾十家單位進駐,楊家?guī)X迎來了它前所未有的繁榮與輝煌。
黨中央各機關在楊家?guī)X駐守了近十年,領導全國人民主要完成了五件大事:一是召開了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把毛澤東思想寫上了黨的旗幟;二是開展了延安整風運動,使全黨達到了空前的團結和統(tǒng)一;三是發(fā)起了大生產(chǎn)運動,實現(xiàn)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目標;四是召開了延安文藝座談會,吹響了新民主主義先進文化的號角;五是領導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贏得了全面抗戰(zhàn)的偉大勝利。
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楊家?guī)X期間,做了大量的理論研究工作,深刻總結了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的基本經(jīng)驗;科學分析了中國的社會性質、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制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綱領。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理論飛躍,使毛澤東思想得以成熟并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1947年3月,胡宗南侵占延安后,這里的建筑物遭到嚴重破壞。1953年后陸續(xù)修復,1959年楊家?guī)X革命舊址正式對外開放。1961年3月,楊家?guī)X革命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7月,被中宣部公布為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根據(jù)中央印發(fā)的《關于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中關于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向社會免費開放的要求,楊家?guī)X革命舊址對外免費開放,2019年被國家文旅部公布為全國5A級旅游景區(qū)。2010年之前楊家?guī)X革命舊址一直由延安革命紀念館管護,2010年6月市直單位機構改革后,延安楊家?guī)X革命舊址管理處成為獨立法人單位,隸屬于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延安市文物局)。楊家?guī)X革命舊址堅持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認真履行革命文物保護傳承的職責使命,守護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家園。不斷加強管理修繕、環(huán)境整治,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持續(xù)加大整體保護;以弘揚延安精神為主線,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社教活動,建設廣大青少年和干部群眾接受紅色教育的生動課堂,進一步發(fā)揮了愛國主義、革命傳統(tǒng)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的作用。
時光流轉70載,適逢黨的七大召開70周年,2015年2月14日上午,正在陜西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延安楊家?guī)X革命舊址,瞻仰中共七大會址。站在中央大禮堂內,習近平總書記動情地說道:“這里我來過多次,插隊時每次到延安都要來看看,每次都受到精神上的洗禮。”黨的七大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為黨領導人民奪取抗日戰(zhàn)爭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提供了堅強保證。
臨走時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我們:在歷史的深挖和考究上下功夫,以便歷史和現(xiàn)實更好地結合起來。
離開黨的七大會址,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延安市楊家?guī)X福州希望小學,看望教職工,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戰(zhàn)線的廣大教師致以新春問候。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第二次到訪這所小學,習近平總書記在擔任福州市委書記時,提出開展“千家企業(yè)建千?!被顒?,這所希望小學就是1995年由福州市捐資興建的。2009年11月,他曾專程來到這里,1995年和2008年,還先后兩次寫信寄語學校師生。兩次通信、兩次到訪,傳遞出習近平對這所小學的特殊牽掛。習近平總書記察看學校辦學情況,看展板,進教室,觀墻報,詳細了解教學情況,同老師們進行交流并關切詢問教師待遇如何、孩子們營養(yǎng)午餐落實得怎么樣。他走進學生手工展室、科學試驗室和教室,仔細觀看學生們的學習和課余活動成果展示,了解師資情況,對學校辦學給予肯定。在圖書角他拿起一本《走復興路 圓中國夢》的漫畫書,邊看邊說:“這個好。要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宣傳中國夢,從小學就進教材進課堂?!睂⒁x開學校時,習近平總書記對大家說,教育很重要,革命老區(qū)、貧困地區(qū)要脫貧致富,從根上還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能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要重視教育,國家的資金會向教育傾斜、向基礎教育傾斜、向革命老區(qū)基礎教育傾斜。言語中傳遞著習近平總書記對革命老區(qū)和貧困地區(qū)教育那份沉甸甸的牽掛。
離開學校前,聞訊趕來的群眾向習近平總書記問好。總書記走到他們面前說,我是延安人,回來看一看,向大家拜年。群眾也齊聲向總書記拜年。
2022年10月27日,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2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等領導乘車來到楊家?guī)X革命舊址。在瞻仰中共七大會址時,他指出,黨的七大在黨的歷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標志著我們黨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走向了成熟。在政治上,黨通過延安整風,使全黨團結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實現(xiàn)了黨的空前統(tǒng)一和團結。在思想上,黨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把毛澤東思想寫入了黨章。在組織上,黨形成了一支高舉毛澤東旗幟的久經(jīng)考驗的政治家集團。黨的七大在黨的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為黨后來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開辟了正確道路。隨后,習近平總書記等來到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舊居,重溫老一輩革命家在楊家?guī)X的革命經(jīng)歷,了解革命舊址保護情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延安革命舊址見證了我們黨在延安時期領導中國革命、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光輝歷程,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每次來都溫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啟示。要管理好、研究好,結合現(xiàn)實講好楊家?guī)X的故事、講好黨的七大的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延安文博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奮,為我們做好新時代文物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愈加堅定了我們做好文博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近年來,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論述、來陜考察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圍繞“建設中國革命博物館城”的目標,加大文物保護力度,增強舊址展示功能、創(chuàng)新宣傳形式,強化社會宣傳教育功能、深挖時代內涵,提升科研展示水平。在設施建設、文物保護、陳列布展、宣傳教育、工作機制等方面扎實深入開展工作,不斷開創(chuàng)革命文物工作新局面。
(一)加強文物保護,強化設施建設
近年來,我們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tài)度,樹立踐行“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不斷增強新時代做好文物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認真履行革命文物保護傳承的職責使命。堅持保護第一原則,筑牢文物安全底線,切實加強修繕管理和環(huán)境整治,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持續(xù)加大整體保護,不斷提升參觀環(huán)境,打造美麗景區(qū)建設。完成了革命舊址周邊環(huán)境改造提升工程,為革命舊址保護利用騰出更大發(fā)展空間,革命舊址周邊環(huán)境面貌得到較大改善。
為創(chuàng)建全國5A級景區(qū)、全國文明城市,革命舊址有這樣一支志愿者隊伍,穿起“山丹丹紅”衣服穿梭于革命舊址各個角落進行環(huán)境衛(wèi)生巡查,清理白色垃圾;維護景區(qū)交通秩序。在革命舊址公共場所醒目位置刊播展示公益廣告,做好創(chuàng)建宣傳工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明風尚有機融入各類宣傳場景,持續(xù)保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生機活力,實現(xiàn)功能作用的充分發(fā)揮。
我們把充分利用館藏資源進行愛國主義、延安精神、革命傳統(tǒng)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全方位、多渠道開展文物征集、整理、研究,認真做好館藏文物展示利用工作。歷年來,致力于全面提升文物保護管理利用水平,中央大禮堂、毛澤東舊居、朱德舊居、劉少奇舊居、周恩來舊居以及各部委舊址等保護良好。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嚴格堅持不改變革命文物原狀的原則,堅持全面保護、整體保護,統(tǒng)籌推進搶救性與預防性保護、文物本體與周邊環(huán)境保護,最大限度地保持革命文物的歷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續(xù)性。
我們加強文物安全管理,組織干部職工學習文物保護相關法律知識,承辦文物安全宣講活動。不斷推進革命舊址消防系統(tǒng)工程,為文物安全做好硬件保障,為觀眾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參觀環(huán)境。
延安楊家?guī)X革命舊址設有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商店“延安歲月”,滿足公眾需求。通過微信公眾號,推出線上展覽與觀眾互動交流。2020年推出的“智慧導覽”項目,更方便游客線上觀覽,文物保護研究成果的社會共享逐步深化。
(二)深挖紅色資源,提升陳展水平
延安楊家?guī)X革命舊址在不斷挖掘文物故事的同時,通過舉辦基本陳列、專題陳列等舉措,不斷提高館藏文物的利用水平和展陳水平,努力讓文物藏品真正活起來。
首先,舉辦好反映本革命舊址特色的基本陳列。2021年為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延安楊家?guī)X革命舊址為“讓歷史說話、讓文物發(fā)聲”,對《歷史盛會——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史實展》陳列展廳進行提質改造和升級,對基本陳列進行重新設計和布展。此外,新陳列廣泛吸收近年來中共七大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權威闡釋,實現(xiàn)了以物證史,以物證人。在對該展覽的展陳資料挖掘和研究基礎上,通過微電影、短視頻的新媒體方式,把中共七大的光輝歷程生動鮮活地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以此深刻了解鐫刻在中國共產(chǎn)黨輝煌史冊上的中共七大。
其次,我們始終堅持把實施革命文物陳列展覽精品工程作為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性工作常抓不懈。在重大節(jié)慶日、紀念日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推出一系列革命文物陳列展覽,先后策劃開辦了《延安時期青年運動史》、《周恩來在延安》、《延安時期中央黨務委員會》、《延安時期中央婦女運動委員會》等多個專題陳列,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也為兄弟單位或相關單位搭建了文化交流平臺。
革命舊址學習小分隊深入學習宣傳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將其貫穿融入崗位培訓、主題教育、社會實踐活動始終。采取“引進來、走出去、聚一起”的方式,立足崗位練兵和發(fā)揮輻射帶動作用,依托微信公眾號平臺創(chuàng)辦的“讀書俱樂部”、“紅故事大家講”兩個品牌欄目,創(chuàng)排推出的《五十塊大洋》、《陜北游擊隊第一位女指導員——任志貞》等延安歷史情景劇,開發(fā)的“弘揚七大精神 增強‘四個意識”、“中國的希望在延安”、“窯洞對”等精品課程,打造的“黨在我心中”主題微黨課,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三)做好研究闡釋,拓展教育功能
近年來,我們拓展工作思路、創(chuàng)新工作形式,以宣傳延安精神為主線,以各大時間節(jié)點為契機,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宣傳活動。一是辦好“我們的節(jié)日”主題活動。精心策劃“5·18國際博物館日”、“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以及“五一”、“七一”、“十一”等活動,圍繞活動主題舉辦展覽。圍繞重大歷史事件、主題教育活動等深入開展延安精神宣講。舉辦了“講好延安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紅故事大家講“六進”活動、“百年青年夢、奮斗強國路”、歲月回音壁、紅故事講臺系列特色宣教活動,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普遍贊譽。二是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工作在組建、管理、培訓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發(fā)展。志愿者們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開展了“巾幗心向黨 奮斗新征程”以及“紅色基因代代傳 鄉(xiāng)村支教在行動”志愿服務系列活動,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彰顯文博擔當,積極拓展延伸服務領域,增強基地輻射影響。涌現(xiàn)出“山丹丹志愿者”等一批革命舊址優(yōu)秀志愿服務項目。三是開展紅領巾講解員活動。延安楊家?guī)X革命舊址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年來,不斷利用革命舊址得天獨厚的豐富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加強館校合作,舉辦“紅領巾講解員”培訓實踐活動。紅領巾講解員用自己的小聲音傳播大能量,以少先隊員的視角講述歷史,成為延安的一張靚麗名片。四是舉辦外展獻禮重大節(jié)日。2019年以來,革命舊址先后與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山西省右玉干部學院聯(lián)合開展了《歷史盛會——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史實展》活動,與西安西京學院聯(lián)動開展了《百年青年夢 奮斗強國路——延安時期青年運動史》陳展專場和“弘揚延安精神 踐行初心使命 講好延安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主題宣講報告會,架起了雙方互通學習延安精神的紅色橋梁,同時也積極展示了延安講解員的風采、促進了紅色文化的傳播。特別是今年以來,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延安楊家?guī)X革命舊址管理處開展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專題展及系列宣傳教育活動。讓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學習黨的七大歷史,從歷史中汲取信仰力量,助力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先后在西安市委、市政府、武警陜西省總隊、西安高新區(qū)管委會、西安石油大學、西安工業(yè)大學、陜西科技大學、西安翻譯學院等78家政府機關、企事業(yè)單位舉行全省巡展和宣講活動,服務人數(shù)超10萬人次,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學習強國、中國文物報、文旅中國、陜西日報等30多家新聞媒體宣傳報道,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
重溫革命歷史,目的在于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在于提醒我們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在于提醒我們始終使命在肩。闊步新征程、昂首向未來,我們責任無比重大,使命無上光榮?!把影哺锩f址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作為新時代的延安文博工作者,這本書我們不僅要讀好,更要用好,真正做到常讀常新、常講常新;要管理好、研究好,結合現(xiàn)實講好楊家?guī)X的故事、講好黨的七大的故事,把延安時期的故事講進新時代,將延安時期的好作風弘揚在新時代,在推動新時代延安文博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中寫好楊家?guī)X革命舊址的奮進之筆,以昂揚姿態(tài)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出發(fā)!“永遠讀不完的書”,永遠激勵我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