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赫璠
一棵槐樹,一個童年,一段斑駁流年。
我的童年是在鄉(xiāng)下的姥姥家度過的。在姥姥家院子的東南角有一棵高大的老槐樹,樹蔭足以遮蓋一面墻。那棵槐樹的枝條被姥爺修剪得很有層次感,就像一件藝術品。每到初夏,清風一吹,滿院都是槐花的清香,甚至走出胡同還能聞到空氣中散發(fā)的甜香。
小時候,我最喜歡待在老槐樹下。那時的我調皮、膽子大,最喜歡蕩秋千。姥爺經不住我的軟磨硬泡,在院墻和槐樹中間給我扎了一架秋千。自從那以后,我便每天都沉浸在蕩秋千的快樂之中。然而每次都覺得自己蕩得不夠高,于是讓姥爺使勁推我,隨著秋千的蕩起,槐樹葉也跟著我顫抖起來,“沙沙沙——”仿佛跟著我一起哈哈笑,笑聲回蕩在小院里,久久不散。玩累了,就開始“幫”姥姥做槐花餅,或是抓一把面粉模仿“下雪”,或是扯出一個不成樣的“圓”餅洋洋自得,任我怎樣胡鬧,姥姥都只是慈愛地笑著,并不責罵,一邊說笑一邊麻利地搟餅、烙餅。不一會兒,兩面金黃的槐花餅便出鍋了,香甜的味道讓我回味至今。
盛夏,樹上的知了會迫不及待地開演唱會,碎金一般的陽光從茂密的樹葉間傾瀉而出,美不勝收。我也很想加入到它們的演唱會中去,于是,我總趁著姥姥姥爺午休的時候爬上老槐樹,想看看它們高歌的盛況。誰知,我剛抓住一根枝條,就驚動了它們,剎那間,知了立刻停止了它們的演唱會。正當我失望的時候,突然“撲哧”一聲,一只知了的翅膀卡在了樹枝間。就這樣,它栽在了我的手里。我捉住它,麻利地爬下樹,找來一個瓶子,把它裝在里面,又摘了幾片樹葉,給它安了一個家。本想好好研究一番它是怎么唱歌的,可沒幾天這只知了就死了。為此我還難過了好幾天呢。春去秋來,一晃我到了上小學的年紀,離開了姥姥姥爺家,也離開了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樹。每當我聽到菜市場上叫賣槐花的聲音,就仿佛又看到了姥姥院子里的老槐樹——那棵陪我走過童年的老槐樹,留住我笑聲的老槐樹,留下我斑駁流年的老槐樹。
【山東淄博市遄臺中學】
●點評
作文內容充實,圍繞老槐樹行文,事件敘述詳略得當。作者飽含深情地講述了老槐樹的特征,在樹下蕩秋千、吃槐花餅,在樹上聽知了歌唱并捉住一只知了等歡樂的回憶,充分地體現(xiàn)了彼時的“我”的天真爛漫。結尾直抒胸臆,表達了“我”對童年生活深深的懷念之情。
(牟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