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延
本屆蘇迪曼杯賽,共有16支球隊前來參賽。除了最終奪冠的東道主中國隊,其余參賽的15支球隊同樣在蘇杯的賽場上得到了不一樣的體驗與收獲。
相比起其他八強隊伍,丹麥隊是最難以被看好的。丹麥隊以往在每個單項都曾有過一流選手,比如女單悍將鮑恩(拉斯姆森)、男雙強檔鮑伊/摩根森、女雙強力組合卡米拉/彼德森、混雙佳配尼爾森/彼德森等,這些頂尖高手在他們的時代都曾具備著超強的競爭能力,也曾在像蘇杯、湯尤杯這樣的團體大戰(zhàn)中成為丹麥隊沖擊冠軍的有力籌碼。
然而,這次來到蘇州參加蘇杯賽的丹麥隊則失去了昔日的風采,在五個單項中,只剩奧運會男單冠軍安賽龍這一個強有力的奪分點,其他四項則很難從強隊手里搶分。不幸的是,1/4決賽迎戰(zhàn)馬來西亞隊,安賽龍在迎戰(zhàn)李梓嘉時大腿拉傷,無奈退場,丹麥隊最終無緣四強。
駱建佑和駱建賢兩兄弟無疑是新加坡隊的核心和最大亮點。尤其是駱建佑,小組賽時,他與安賽龍一戰(zhàn)之精彩甚至蓋過了當時中國隊首秀的光芒。駱建佑在成為世界冠軍后首次到中國比賽,得到了無比熱情的支持。
在本屆蘇杯賽的16支球隊中,代表非洲出戰(zhàn)的埃及隊是球員人數(shù)最少的一支球隊,只有8人,而這8人中,只有3名職業(yè)選手,其余5人則是學生或上班族。與其他參賽隊相比,埃及隊的整體實力無疑是最弱的,但能夠站上代表世界羽壇團體最高水平的舞臺,他們就已經(jīng)很開心了。
小組賽首秀對陣中國隊,埃及隊特意安排僅有的8名球員全部登場,讓大家都可以感受一下與頂尖高手對抗的美好。在埃及隊看來,結(jié)果并不重要,快樂最重要。
印尼隊的整體實力毋庸置疑,但問題就在于他們每個單項都沒有絕對的得分能力,就如他們最有集團優(yōu)勢的男雙都在小組賽與德國隊一戰(zhàn)中丟分。小組賽,印尼隊2比3不敵泰國隊,以小組第二的身份出線,這直接決定了他們本屆蘇杯的路難行。
1/4決賽,印尼隊遇上了中國隊,盡管他們派上的混雙“奇兵”差一點就“偷分”成功,但最終仍無力改寫失利的結(jié)局。0比3負于中國隊后,印尼隊再次止步蘇杯八強。
泰國隊在蘇杯歷史上曾三次登上領(lǐng)獎臺,且都是在近10年里,足見他們的進步。
本屆蘇杯,泰國隊也令人眼前一亮。小組賽,他們3比2拿下印尼隊,成功奪得小組第一;1/4決賽,與日本隊大戰(zhàn)五場,其中有四場都打滿三局,最后僅在決勝場的決勝局3分惜敗,整場比賽歷時長達7個小時。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蘇杯,泰國隊年輕的男單和女單選手昆拉武特、李美妙保持全勝,他們在場上所展現(xiàn)出的實力證明他們正在快速邁向世界一流行列。
德國隊最大的亮點當屬在印尼和泰國兩支強隊手中抓取了男雙這一分,尤其是能擊敗以男雙著稱的印尼隊。這里面固然有印尼隊輕敵或發(fā)揮的問題,但德國的馬文/馬克一直是有能力的男雙。
盡管整體實力較弱,但加拿大隊最后擊敗德國隊獲得小組第三,這樣的成績對他們而言已經(jīng)相當不錯。在加拿大隊中,原本只有女單李文珊稍有競爭力,而本次蘇杯又多了一位進步較快的男單選手楊燦。楊燦是最早加入安賽龍迪拜訓練營的選手,得益于在訓練營的訓練,楊燦近年來在國際比賽中時常會有亮眼表現(xiàn),這次他更是從泰國隊的王高倫手里搶得一分。
上一屆在芬蘭萬塔,年輕的馬來西亞隊在李梓嘉的帶領(lǐng)下歷史上第二次站上蘇杯領(lǐng)獎臺;這一次在蘇州,構(gòu)成類似但整體實力大有進步的他們再次拿到銅牌,可以說是發(fā)揮出了隊伍的最大能量。
盡管身處“死亡之組”,但馬來西亞隊小組賽三戰(zhàn)全勝;淘汰賽他們又抽得好簽,1/4決賽擊敗丹麥隊晉級;半決賽面對韓國隊,雙打的失利讓他們無緣決賽。
這一次,馬來西亞隊的核心李梓嘉保持全勝,是全隊最穩(wěn)定的得分點。另外,他們的混雙也有所突破。不過,女單依然是馬來西亞隊比較薄弱的一點,盡管有小組賽吳堇溦苦戰(zhàn)贏下辛德胡的驚喜,但到了淘汰賽,還是顯示出這一分的單薄。
手握男單、女單、男雙三分的中國臺北隊與任何一支隊伍都可一拼,但確實只是一拼。由于混雙和女雙的不均衡,對大部分強隊都難以搶分,這就要求中國臺北隊只能靠這三項奪分,不容有失。但這一要求也未免太苛刻,就算戴資穎狀態(tài)再好,也難免有遇到強手的時候,比如1/4決賽遭遇韓國隊,當時的安洗瑩確實是狀態(tài)太好,戴資穎失守女單;盡管周天成拿下男單,但隨著混雙落敗,男雙又在場上受傷,他們也只能止步于此。
印度隊的境況和中國臺北隊極為類似,都特別依賴男單、女單、男雙這三分。原本期待處在C組的他們能攪起風浪,但他們在本屆比賽中表現(xiàn)不佳,連輸馬來西亞和中國臺北,提前一輪無緣出線,甚至在對陣澳大利亞隊時都丟掉一分。印度隊最關(guān)鍵的敗因是三個核心單項一次未贏:名將辛德胡連負戴資穎和吳堇溦,男單又連負周天成和李梓嘉,男雙蘭基雷迪/謝提也是兩戰(zhàn)全敗。
身處C組,澳大利亞隊對出線沒有多大幻想,年輕人為主的陣容旨在歷練和享受。比如最有知名度的薩莫維爾是邊比賽邊兼職當記者;前中國隊名將唐鶴恬的一雙兒女于亞杰和于亞貝也都上場收獲經(jīng)驗。
“又是韓國隊”,這是一句令中國隊高度重視的話。翻開三大賽的歷史,可能只有韓國隊有著在三大杯賽上都戰(zhàn)勝過中國隊的傲人戰(zhàn)績。
韓國隊歷來排陣大膽,這一次他們甚至敢在半決賽這樣重要的場次派出金元昊/羅星升這樣的新人組合。就連中國隊的隊員們都感嘆,韓國隊總是能在團體賽中將力量釋放到極致,無論世界排名高低、公開賽成績?nèi)绾巍⒔皇钟涗浽鯓?,他們就是能在團體賽中超水平發(fā)揮,取得勝利。
在蘇州,沒人想到5月17日的那場D組頭名之爭會是韓國隊5比0大勝日本隊。而后,他們連續(xù)以3比1拿下中國臺北隊和馬來西亞隊,又一次進入決賽。更甚者,就像6年前在黃金海岸一樣,對面又是在半決賽浴血奮戰(zhàn)七小時擊敗日本隊的中國隊。所有人都想起了2017年,都害怕2017年的夢魘再次上演,只不過韓國人此番棋差一招。混雙拿到賽點卻手軟,男單疲軟難以拿分,這都是韓國隊這一次的軟肋。不過,還是再次讓所有人記住了他們“團體戰(zhàn)隊”的名號
比起韓國隊的越到團體賽越勇猛,整體排名和實力更勝一籌的日本隊卻是越到團體賽越難以盡情發(fā)揮。日本隊的蘇州回憶一定是不美好的,甚至可以說是慘痛的、滾燙的:小組賽0比5慘敗于韓國隊;半決賽幾乎到手的勝利卻生生被逆轉(zhuǎn);混雙渡邊勇大/東野有紗持續(xù)低迷,兩戰(zhàn)全敗;山口茜兩局不敵安洗瑩,在后場默默哭泣;小林優(yōu)吾/保木卓朗手握四個賽點被國羽男雙逆轉(zhuǎn);福島由紀/廣田彩花被“凡塵”打出個位數(shù),還沒離場就忍不住落淚……
這些瞬間都令人感嘆這就是競技體育的魅力和殘酷——勝者光芒萬千,負者冷暖自知。從2015年起,中國隊在近五屆蘇杯中每一次都要跟日本隊打一次,雖然10年以來保持全勝,但肉眼可見的困難是越來越大,比分越來越接近。無論怎樣,都要向?qū)κ种戮?,沒有強勁的對手就沒有自身的進步。
雖然未能撼動組內(nèi)日本和韓國兩支球隊,但法國隊并不是沒有得分點。比如混雙吉凱爾/德爾呂擊敗了渡邊勇大/東野有紗;波波夫兄弟能單能雙,從韓國男單手里拿下一分。最終,法國隊以5比0大勝英格蘭隊,獲得小組第三。
三場小組賽,英格蘭隊只從韓國男雙手上拿到一分,特別是爭小組第三時,竟然以0比5不敵法國隊,對他們而言無疑,這樣的結(jié)果難言滿意。盡管單打不佳,但英格蘭隊的三個雙打尤其是男雙和混雙都應該有一戰(zhàn)之力,本屆蘇杯,他們確實發(fā)揮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