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斐
(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內(nèi)蒙古烏蘭察布 012000)
鋼混組合梁橋采用剪力連接件將鋼梁和混凝土板連接成整體,在橫截面上兩種材料共同受力和變形[1]。將混凝土用于主梁上部受壓,鋼梁用于下部受拉,充分利用了兩種材料的特性。其鋼梁在工廠制造完成后運輸至現(xiàn)場架設,然后再施工混凝土橋面板,其中有大量的施工工序在工廠完成,保證了施工質(zhì)量,縮短了施工周期。以上情況符合當前國家綠色施工、裝配式施工的要求,是中小跨徑橋梁建設的首選[2]。
鋼混組合梁施工方法對鋼混組合梁的內(nèi)力和變形狀況影響顯著[3-6]。當不采用支架和臨時墩[7],施工時鋼梁的自重、橋面臨時施工荷載及混凝土橋面板的自重僅有鋼梁承擔,鋼筋混凝土橋面板不參與,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時混凝土板和鋼橋完成組合共同承擔活載,該類型組合梁稱為活載組合梁;當采用臨時支架或臨時墩施工,鋼梁和混凝土的自重施工時全部由支架承擔,待施工完成后鋼梁和混凝土完成組合,此時拆除臨時支架,恒載全部轉(zhuǎn)移到組合梁上,鋼梁和混凝土共同承受結(jié)構(gòu)的自重和運營期的活載作用,該類型的組合梁稱為恒載組合梁。本文對鋼混組合梁翼緣板混凝土澆筑的支架進行分析研究。
本文討論的鋼混組合梁為單箱單室矩形結(jié)構(gòu),主要由頂板、腹板、底板、腹板加勁肋、底板加勁肋、橫肋板、空腹式橫梁組成。鋼主梁采用等高設計,鋼梁高度1.5m 和1.4m,鋼梁頂寬12.48m,底寬11.64m,腹板采用直腹板設置。
鋼主梁采用Q345qE 槽形鋼梁,混凝土橋面板和鋼主梁通過剪力釘連接。結(jié)構(gòu)斷面由混凝土橋面板及整體成槽形的鋼梁組成,槽形鋼梁整體上由頂板、腹板、底板、空腹式橫梁、實腹式橫梁、腹板加勁肋、底板加勁肋組成;頂板板厚16~28mm,寬0.9m;腹板板厚14~22mm;底板板厚14~20mm;腹板上布置T 型豎向腹板加勁肋;底板上布置Ⅰ型縱向加勁肋,通過設置過焊孔穿越空腹式橫梁,縱向連續(xù)布置;每隔3~4m 布置一道空腹式橫梁,空腹式橫梁由T 型腹板豎向加勁肋、T 型橫向底板加勁肋以及水平和斜向無縫鋼管等組成;支點處布置實腹式橫梁,實腹式橫梁腹板板厚24mm,如圖1 所示。橋面板采用整體現(xiàn)澆,懸臂板端厚為22cm,跨中厚為26cm,根部板厚為40cm。
圖1 鋼箱梁三維示意圖
為了不中斷交通,對于懸臂板的澆筑制訂兩種施工方案分別如下:
方案一,翼緣板采用三角架,三角架支撐與鋼箱梁上。三角架上搭設楔形方木和模板,箱內(nèi)采用鋼管內(nèi)支架由上而下結(jié)構(gòu)為:5cm 木板+采用48 型盤扣體系支架(間距橫縱90cm,步距1.2m)+10#工字鋼+8.5×8.5 方木+1.5cm 竹膠板。
方案二,翼緣板采用落地腳手架,由下而上分別為鋼管、工字鋼、支架、方木和模板,箱內(nèi)支架同方案一。
為了準確計算支架和鋼箱梁的受力狀況、變形性能和穩(wěn)定性,采用三維有限元分析軟件Midas Civil 建立兩種支架方案的有限元模型[8]。鋼梁翼緣板、腹板、底板及加勁肋板均采用板單元模擬,鋼梁橫梁和支架采用梁單元模擬,選取1 個標準段建立翼緣板和箱內(nèi)支架的有限元模型,如圖2、3 所示。
圖2 翼緣板支架有限元模型圖
圖3 鋼箱梁內(nèi)部支架有限元模型圖
計算施工期間荷載主要包括模板、支架等自重、混凝土濕重、施工荷載、風荷載。
竹膠板容重取6kN/m3,其單位面積自重為g1=6×0.15=0.9kN/m2。
支架:程序自動計算。
混凝土的容重取26kN/m3。懸臂板根部厚度為40cm,端部為22cm,懸臂板保守計算統(tǒng)一按40cm 取值;跨中頂板混凝土厚度為26cm。懸臂板混凝土濕重g2=26×0.4=10.4kN/m2;跨中頂板混凝土濕重為g2=26×0.26=6.76kN/m2。
施工人員、施工材料堆放荷載取q3=2.5kPa。
振搗混凝土產(chǎn)生的荷載q4=2.0kPa。
作用在模板支撐上的水平風荷載標準值,按下式(1)計算。
式(1)中:wk為風荷載,kPa;uz為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取1.0;us為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豎直面取0.8;w0為基本風壓,取0.35。
式(2)中:
ωk——風荷載標準值為0.196kN/m2;
h——縱橫水平拉桿的計算步距為0.6m;
la——立柱迎風面的間距為0.9m;
Mw——立桿由風荷載設計值產(chǎn)生的彎矩;
Mw=0.85×1.4ωklah2/10=0.85×1.4×0.196×0.9×0.6×0.6÷10=0.007kN/m 風荷載影響較小,可忽略不計。
提取方案一三角架受力,如圖4 所示。三腳架上部桿件受拉,下部斜桿受壓。最大拉力為49.92kN,最大壓力為55.36kN;鋼箱梁內(nèi)撐桿最大拉力為100kN,最大壓力為51kN;鋼箱梁最大拉應力為253MPa;各部件滿足安全性要求。計算其變形知最大變形為10mm。
圖4 方案一受力圖
計算方案一鋼管樁、工字梁、腳手架的強度,如表1 所示,可知各感覺均符合安全要求。
表1 方案1 支架各部件應力結(jié)果
計算其支架變形,如圖5 所示。支架中部變形最大。最大變形為8.8mm,其跨度的四百分之一(即9000/400=22.5mm),滿足安全要求。
圖5 支架變形圖
為了確保箱內(nèi)支架支撐于鋼箱梁內(nèi),以滿足鋼箱梁結(jié)構(gòu)的安全,對其進行驗算。驗算結(jié)果,如圖6所示。
圖6 鋼箱梁應力圖
計算可知:鋼箱梁最大von-Mises 應力位于鋼箱梁跨中頂板翼緣,最大應力為280MPa,小于Q345 鋼材的設計應力310MPa;標準組合下不考慮材料堆放荷載、振搗荷載,鋼箱梁最大變形為跨中部位,最大變形為25.03mm,鋼箱梁結(jié)構(gòu)安全。對鋼管支架驗算可知:鋼管支架的最大軸向應力為90MPa,小于Q235 結(jié)構(gòu)穩(wěn)定允許應力215×0.813=175MPa,鋼管支架滿足強度和穩(wěn)定性要求。
鋼管支架的最大軸向應力為90MPa,小于Q235 結(jié)構(gòu)穩(wěn)定允許應力215×0.813=175MPa,鋼管支架滿足強度和穩(wěn)定性要求。計算其他各部件應力,如表2所示。
表2 方案2 支架各部件應力結(jié)果
計算鋼箱梁變形狀況,如圖7 所示。標準組合下不考慮材料堆放荷載、振搗荷載,鋼箱梁及支架的整體最大變形為25.92mm,鋼箱梁受荷載后變形為25.02mm,支架和模板變形為0.9mm,滿足施工要求。
圖7 鋼箱梁支架作用下的變形
對兩種支架臨時方案計算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結(jié)論:
第一,方案一支架強度滿足要求,但是鋼箱梁受力和變形較大,如采用方案一需采取必要措施連接鋼箱梁頂板,加強鋼箱梁橫梁抗彎剛度。
第二,方案二各部件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均滿足要求,當需要落地支架,影響交通且需要準確預留支架的變形。
第三,箱內(nèi)支架使鋼箱梁翼緣板受壓,最大壓應力為280MPa,小于Q345 的設計應力,不會對鋼箱梁結(jié)構(gòu)造成破壞;支架作用將引起槽型鋼梁跨中產(chǎn)生25.92mm 的變形,該變形可通過預拱度設置。
綜上所述,兩種方案均能滿足施工要求,但需通過施工措施設置相應的預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