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 汪久龍 徐裕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為氣流受限引起的肺部疾病,可導致患者呼吸困難,若不及時治療,隨病情進展,可發(fā)展為呼吸衰竭、肺心病,嚴重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分析與慢阻肺患者病情程度有關的指標并積極采取干預措施,對控制患者病情進展、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臨床意義。研究指出,炎癥為慢阻肺疾病進展的的核心機制,而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在此疾病進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2]。T淋巴細胞亞群是反映機體免疫功能狀態(tài)的重要細胞群,機體內T淋巴細胞亞群間相互作用,協(xié)同發(fā)揮免疫調節(jié)作用,維持機體正常免疫功能,若T淋巴細胞亞群出現(xiàn)紊亂,可導致機體免疫紊亂并產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3]。且有研究指出,T淋巴細胞及其細胞因子參與了慢阻肺的疾病進展及轉歸,在慢阻肺患者的氣道炎癥中具有重要作用[4]。基于此,本研究進一步分析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與慢阻肺患者病情程度的關系,旨在為臨床治療方案的擬定提供參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收治的196例慢阻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196例患者中男135例,女61例;年齡42~79歲,平均年齡(67.84±4.37)歲;體重指數(shù)18.65~25.43 kg/m2,平均(22.10±1.13)kg/m2。196例慢阻肺患者經GOLD分級評估,GOLD分級1級(輕度組)45例(22.96%);GOLD分級2級(中度組)84例(42.86%);GOLD分級3級(重度組)67例(34.18%)。且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患者本人已簽署知情同意書。3組患者性別比、年齡、體重指數(shù)、家族慢阻肺史、合并基礎疾病、吸煙史、酗酒史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8)》[5]中慢阻肺診斷標準,且經胸部X線檢查確診;②認知功能正常,可配合完成本研究。(2)排除標準:①合并肺癌、肝癌等惡性腫瘤疾病;②合并肺結核、支氣管哮喘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③伴有自身免疫障礙性疾病;④既往有肺部手術史;⑤近期使用過激素類、免疫抑制劑等藥物。
1.3 方法
1.3.2 病情程度評估及分組方法:參照相關標準,使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global initiative for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分級評估患者病情程度,1級:FEV1預計值的百分比≥80%;2級:FEV1預計值的百分比50%~79%;3級:FEV1預計值的百分比30%~49%。依據(jù)GOLD分級進行分組,分別將GOLD分級為1級的患者納入輕度組,GOLD分級為2級的患者納入中度組,GOLD分級為3級的患者納入重度組。
1.3.3 基線資料收集方法:①由研究者設計基線資料調查表,詳細統(tǒng)計患者一般資料:性別(男、女)、年齡、體重指數(shù)、家族慢阻肺史(有、無)、合并基礎疾病(是、否,如高血壓、糖尿病)、吸煙史(吸煙指數(shù)≥400,吸煙指數(shù)=每天吸煙支數(shù)×吸煙年數(shù))、酗酒史(喝啤酒≥5瓶/次或血液中酒精含量≥0.08 g/dl)。②實驗室資料:采集患者入院時空腹靜脈血10 ml,置入乙二胺四乙酸管,分別加入CD4-FITC、CD8-PE、CD3-PerCP熒光單克隆抗體,室溫避光靜置10 min,再加入BT-2100型溶血素(南昌百特生物高新技術有限公司)靜置10 min,以1 500 r/min 離心處理15 min,離心半徑為10 cm,分離上層血清,使用DxFLEX型流式細胞儀[貝克曼庫爾特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檢測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CD4+/CD8+)。CD3+參考值:61%~85%;CD4+參考值:28%~58%;CD8+參考值:19%~48%;CD4+/CD8+參考值:0.9~2.0。
2.1 3組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重度組CD3+、CD4+、CD8+、CD4+/CD8+水平依次低于中輕度組、中度組,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3組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2.2 3組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與病情程度相關性分析 經Kendall's tau-b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慢阻肺患者CD3+、CD4+、CD4+/CD8+與病情程度呈負相關(r<0,P<0.05),CD8+與病情程度呈正相關(r>0,P<0.05)。見表3。
2.3 3組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與病情程度的關系的Logistic回歸分析 將慢阻肺患者病情程度作為因變量(1=輕度,2=中度,3=重度),將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CD4+/CD8+)水平作為自變量,建立有序logistic回歸模型,檢驗慢阻肺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與病情程度的關系,結果顯示,CD3+、CD4+、CD4+/CD8+高表達是慢阻肺患者病情程度的保護因子(OR<1,P<0.05);CD8+高表達是其危險因子(OR>1,P<0.05)。見表4。
表4 3組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與病情程度的關系的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慢阻肺的發(fā)生、發(fā)展與呼吸道感染、空氣污染等因素密切相關,患者病情可呈進行性發(fā)展,不完全可逆的,呼吸困難癥狀隨病情進展不斷加重,導致患者活動受限,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6]。研究指出,不同病情程度的慢阻肺患者所采取的治療方案及預后不盡相同[7]。因此,需尋找與慢阻肺患者病情程度的相關指標,以指導臨床治療方案的調整,控制患者病情進展。
綜上所述,慢阻肺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與病情程度有關,因此針對T淋巴細胞亞群異常表達的慢阻肺患者,臨床可積極采取免疫調節(jié)劑治療,以控制患者病情進展,改善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