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建明 陳勇
“我從來就沒有堅持不下去的想法,也沒有想過要放棄,因為你有一個孩子在,她在叫你媽,你有當媽的資格,還能享受別人叫你媽的權利,我覺得挺幸福的。”胡燕均動情地說
西安19歲女孩華楠不幸遭遇車禍導致特重型顱腦損傷,變成了“植物人”。此后的10年,她的父母只有一個信念,一定要喚醒女兒。為了更好地照顧女兒,華波、胡燕均夫婦相繼提前退休,節(jié)衣縮食,靠著不多的退休工資和打零工的收入,為女兒買藥看病。每天給女兒喂藥、喂飯、按摩、翻身……成了這對夫婦的日常。母親更是用20本日記記下女兒每一個細微變化。最終,堅強的父母用愛喚醒了女兒。如今,華楠不僅能與父母簡單對話,還能背誦唐詩和乘法口訣。
醫(yī)生說:沒有救的意義了
堅定的父母說:“救!”
今年57歲的胡燕均退休前是陜西省建筑構建公司的一名員工,跟西安市郵政中心局的員工華波結婚后,1994年生下女兒華楠。不幸的是,2013年,19歲的華楠遭遇車禍,讓原本幸福的一家三口陷入困境。
“女兒發(fā)生事故那天我至今難忘,那一夜太難熬了。”胡燕均回憶,2013年7月21日凌晨,她接到電話,“醫(yī)生說女兒遭遇車禍,快不行了,在搶救,然后電話就斷了。”胡燕均立即往醫(yī)院趕,中途又接到醫(yī)生電話,“你娃摸不著脈搏了,你趕緊過來見娃最后一面吧。”
彼時的胡燕均不相信這件事是真的,“她就是跟同學騎摩托車出去玩,咋就沒命了?”她不知所措,慌亂中還跑錯了醫(yī)院。后來,她請求救護車將女兒送到西安最好的醫(yī)院進行搶救。胡燕均比救護車先到,看到女兒被抬下救護車,“臉蠟白蠟白的,沒一點生機”,她心如刀絞。
醫(yī)生告訴她,華楠頭部受傷,有一處凹陷,呼吸很微弱,救活的希望很渺茫。
她哭著不停地喊女兒,似乎是感應到媽媽的到來,原本一動不動的華楠,突然有了動靜,“胸部開始有了起伏,有了心跳?!边@讓胡燕均看到了希望,這個時間點,也深深刻在了胡燕均腦海里:7月21日凌晨零點46分。
“大概半個小時后,女兒嘴和鼻子不停往外出血,我當時跪下來求醫(yī)生救她。我說娃反應這么大,趕緊想辦法把血止住,讓她平穩(wěn)下來?!焙嗑f,醫(yī)生又把女兒推進急診室,掛水、做全面檢查。
拍完CT后,醫(yī)生對胡燕均說,沒有救的意義了,建議她放棄。“手術中說不定就走了,即使挺過來也是植物人?!钡诙欤谕獾爻霾畹娜A波匆匆趕回來,聽了醫(yī)生的說法。胡燕均很堅決,“我對他說,咱們拼一下,無非就是兩種結果,要么手術臺上下不來,要么搏一下,孩子就救下來了。”隨后,他們夫妻對醫(yī)生說了一個字:“救!”
精心護理近10年
一聲“媽媽”讓她淚流滿面
手術過程很快,就半個小時,醫(yī)生把華楠腦部碎的顱骨取出來。受限于當時的醫(yī)療條件,她的顱骨沒有修補就縫合了,結束手術后她被送進了ICU。
“我們母女關系非常好,女兒在學校時,我們每天都要通電話,半個小時到40分鐘,無話不說?!焙嗑f,她懷女兒時出現過先兆性流產,她一手帶大的女兒活潑漂亮,仗義懂事。她覺得女兒雖然受傷了,但肯定能感受到媽媽就在身邊,于是女兒被搶救了18天,她就在ICU門外守了18天。
“醫(yī)生說我女兒是重度顱腦損傷,有三個出血點,已成了植物人,基本沒有希望蘇醒?!钡嗑J定女兒一定會醒來,“說不定哪天,你給她念一篇稿子,或者說一段話,她突然就醒了?!?/p>
女兒的病情穩(wěn)定后,胡燕均將女兒轉到當地一家有針灸科的醫(yī)院進行康復治療。這里沒有按摩項目,胡燕均就籌錢在外面請了一個按摩師。這一住,就是11個月。
雖然情況沒有之前嚴重了,但華楠持續(xù)高燒,吃什么藥都沒用,打什么針都過敏,氣管是切開的,胃部插著管……這讓胡燕均心疼不已。2014年7月,因難以繼續(xù)支付女兒的住院醫(yī)療費,華波、胡燕均夫婦選擇帶女兒回家保守治療。
之后的幾年間,給女兒喂藥、喂飯、按摩、翻身……成了胡燕均夫婦的日常,他們還自學護理知識,他們堅信女兒一定會醒過來。
第一個奇跡發(fā)生在2016年。胡燕均給女兒做按摩時,發(fā)現女兒用右手指勾了她一下?!澳X部受傷的,大拇指頭是往內卷著的,我按摩她虎口時,她用手指頭勾了勾我,我激動地趕緊喊她爸來看,我說你娃有反應了。他正在做飯,過來看到女兒用手指勾我,好像是跟我按摩,像是說你辛苦了,我也連忙給她按按?!焙嗑腋5鼗貞?。
2018年冬天,女兒能用手把衣服的扣子解開了,把蒸好的包子遞給她,她能用手把包子送到口中。胡燕均很興奮,那種本能的進食反應至少說明女兒越來越好了。
最讓胡燕均激動的是2020年,她在給女兒做理療時,突然聽到一句“媽媽”的聲音?!拔也桓蚁嘈?,起初還以為是自己的幻覺。為了確認,我盯著女兒說再喊我一次,于是我又聽到了一句‘媽媽。我趕緊拿手機錄了下來,我真是太激動了,那一天是10月3日?!焙嗑f,女兒以前也哼哼唧唧的,但不能確切地說出詞語,這次不一樣。
女兒每一次明顯的好轉,對胡燕均來說,都給生活注入了新的希望。
20本日記記錄女兒細微變化
有人叫聲“媽媽”是一種幸福
2016年,女兒的右手第一次動了起來;2018年,女兒第一次能解衣服的扣子;2020年10月3日,女兒第一次喊媽媽;2022年,女兒第一次無意識接唐詩的下句……對于胡燕均來說,這都是大事,除了記進腦海里,也必須寫進日記里。
“你比鬧鐘還準,六點鐘叫醒媽媽,好起床做家務……開始一天的工作,給你喂藥、喂飯,把洗腳水熬上。先按全身,又拍打;打靜膜槍,翻背;按頸椎、按頭,一系列下來就到十點了。”“然后,蹬車子,站床,做中頻……”
在胡燕均的日記里,她這樣記下了一天的“工作”內容。最近8年的時間里,除了外出求醫(yī),她基本是按這個流程周而復始地重復著,日記的內容也多有這樣的重復。
為保證女兒的營養(yǎng),胡燕均每天要做三頓飯,準備兩次水果;為幫助女兒更好地恢復意識,她要時常給她朗讀,放她曾經愛聽的音樂……
正是數年如一日的重復,女兒華楠的情況越來越好?!氨热?,我說1乘1等于幾,她能答出1;我說出英文one,她能接出two;我念唐詩‘床前明月光,她能接出‘疑是地上霜……”胡燕均說,現在她們能實現簡單的對話。另外,當胡燕均拿出抱枕,華楠會自然而然地用右手舉起來,開始自行做康復運動……
“從2013年8月開始記日記,可以說是從被動到主動。開始是醫(yī)生要求每天記女兒的出入量,就是吃了多少排出來多少。后來我主動加些東西進去,比如今天退燒了沒,今天誰給她扎針沒扎進去,還有每天的變化,包括我的心情、希望、盼望之類的?!焙嗑f,記日記成了習慣,如今已寫下了近20本。
照顧女兒已近十年,胡燕均說,這既是對體力的考驗,更是對意志力的考驗?!翱粗畠旱拿恳稽c進步,都會覺得所有的付出是值得的?!焙嗑f,今年10月15日,是丈夫的生日,女兒華楠對他說了一句“生日快樂”,丈夫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我從來就沒有堅持不下去的想法,也沒有想過要放棄,因為你有一個孩子在,她在叫你媽,你有當媽的資格,還能享受別人叫你媽的權利,我覺得挺幸福的?!焙嗑鶆忧榈卣f。
滿滿的愛心潮涌而來
讓華楠從“無知”到“有知”
在胡燕均的記憶里,曾有兩個說法深深地刺痛了她,“第一個是醫(yī)生說這個搶救沒意義,第二個是很多人都說要讓孩子蘇醒是不可能的?!钡F實中,她讓這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說到這里,胡燕均頗有些自豪。她說,自己的一個同學當初也是這樣說的,如今她改口了。“我的同學和朋友都說我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甚至連醫(yī)生也說真沒想到,這是個奇跡?!焙嗑f,如果當初說不救了,那這些年來自己肯定一直深陷后悔與自責之中。
女兒當初在ICU住了18天花光了家里20多萬元的積蓄。此后,為了女兒的后續(xù)治療,他們又向親戚朋友借了80多萬元的外債。女兒出事后,他們夫妻相繼辦理了提前退休,退休工資也從當年的3000元漲到如今的6000多元,債務還了大半,還剩下20多萬沒還。
胡燕均一再表示,他們一家要感謝來自社會和政府對女兒華楠的關愛,正是這些如潮水般涌來的愛心,給這個家庭注入動力。胡燕均告訴記者,女兒的治療費大部分走醫(yī)保,如今在當地愛心人士及政府的關心下,自費的醫(yī)藥費也有了著落。
她回憶,就在她和丈夫決定賣掉唯一的住房給女兒治病時,所在的西安市未央區(qū)緯二十九街社區(qū)書記史西平得知后,立即組織社區(qū)志愿服務隊前來幫忙,多次幫華楠聯(lián)系好的醫(yī)院。當地多個部門組織募捐,籌措醫(yī)療費超過15萬元;志愿者們每周六上門,一邊給華楠做按摩,一邊給她講周圍發(fā)生的故事。
“女兒的頸部不能獨立,還需要輔助,腳踝也有一些問題,需要穿矯正鞋?!焙嗑f,自己已去世的父母留有一處房產已拆遷,等拿到錢后,先把外債還掉,然后帶女兒到北京或者上海條件較好的康復醫(yī)院,讓女兒更快恢復。
“我有兩個愿望,一個是給女兒做顱骨修補手術,希望有前沿技術的人能聯(lián)系我們,聽說可以用3D打印技術,配合生骨粉。另一個就是等女兒完全康復后,我要把這么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來,寫一本書,幫助更多的植物人家庭?!焙嗑f。
在胡燕均的每篇日記結尾,她都寫上同一句話:“丫頭加油!媽媽愛你!”
牛兒摘自“紫牛新聞”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