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小暖
單位有個女同事,大部分時間都會回家吃飯。我們點外賣或者在公司食堂解決一日三餐時,她就騎著電動車,樂呵呵地回家吃飯。
一開始我們覺得她是嫌棄外賣或者公司里的伙食,后來才知道,她是媽媽一手帶大的獨生女,現(xiàn)在媽媽退休在家,如果她不回家吃飯,媽媽就會用冷飯、榨菜隨便應付一下,只有她回家了,媽媽才會和她一起用心地對待每一餐。
她的家離公司不遠,騎電動車大概20分鐘。每當她踢開腳撐,插上鑰匙,跨上電動車時,我們部門里的同事就會用羨慕的眼光目送她回家。其實我們羨慕的,不僅是她能回家吃上可口的飯菜,還有她能每天陪在家人身邊的小確幸。
看到她,我總能想起小時候和伙伴們在外面瘋玩,等到夕陽西下,媽媽就會喊我回家吃飯。她總是需要一催再催,我才肯拍拍身上的泥土,依依不舍地和伙伴們告別。
“媽媽等我回家吃飯”,以前總覺得稀疏平常,現(xiàn)在卻成了在外漂泊的我時不時要拿出來回憶的溫情片段。
剛開始工作那會兒,我一心撲在工作上,如果沒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絕對不會輕易回家,更不會為了回家吃飯這件“小事”而放下工作。在我高強度的努力下,工資待遇有所提高,而我的幸福感卻在降低。我感到孤獨,日子過得冷冷清清,上班逐漸缺乏動力。
在媽媽的強烈召喚下,我才開始放慢腳步,隔三岔五回家吃飯。只要我回家,爸媽比誰都高興。他們早早到菜市場選購食材,鄭重地準備好一桌菜,然后坐下來等我。
到家門口的時候,聞到那熟悉的飯菜香,我會覺得有安全感和踏實感。父母做的菜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色香味俱全。糖醋里脊、番茄炒蛋、魚香肉絲、油燜大蝦……因為融入了愛,這些菜變成了一件件需要我用一生去欣賞的藝術品。
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能吃到家里的飯菜就像一種新型的“炫富”。有空多回家吃飯,只是簡簡單單、平平淡淡的一餐,就能讓你平靜下來,獲得歡愉和幸福。心有歸處,漂泊的靈魂有了安頓,饕餮盛宴都比不過家常小菜。
編輯|饒春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