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火拉茲 紅色皇后
中文正名:鼯貍
學(xué)名:Coelomaia①
異名:風生獸,猦母
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靈貓科-風貍屬
風貍最早引起人關(guān)注的原因,是它竟然匪夷所思地“殺不死”。它神奇的脊骨,可以讓一個成年人踩在背上而不傷,又可以扭曲成U形而不骨折;從高處摔下,它會張開皮膜當作降落傘,因此也很難摔死。
《海內(nèi)十洲記》描述這種動物刀槍不入,入火不燒,打之如灰囊,遇風則復(fù)活——神奇的是,這種動物的描述雖然有夸張和舛誤之處,卻也有著現(xiàn)實基礎(chǔ)。
風貍所屬的靈貓科動物在亞熱帶、熱帶地區(qū)并不罕見,著名的“貓屎咖啡”所說的“貓”,就是靈貓。風貍是靈貓科動物在特定環(huán)境下發(fā)生演化的結(jié)果:它們演變出了和鼯鼠、鼯猴等類似的短距離滑翔能力。
但風貍最神奇的地方并不是會飛,而是其獨特的骨骼結(jié)構(gòu)。和生活在密林中的鼯鼠、鼯猴不同,風貍主要生活在熱帶的椰林、棕櫚林中,由于缺少茂密的枝杈,滑翔時從空中摔落的情況并不罕見,為此它們演化出了獨特的肌肉骨骼結(jié)構(gòu),以便能從高空摔落中幸存。不過,一旦落到地上,風貍也需要能夠快速逃跑,因此,它的皮翼不可能太大,這又反過來制約了它的滑翔能力。風貍就是在這種妥協(xié)和平衡中演化出來的。
動物那些在人類看來神奇的異能,背后其實都有著痛苦的淵源。對于風貍來說,盡管經(jīng)常從滑翔中摔落,卻已經(jīng)幸運到足以保命了。
靈貓
風貍體型小,類似鼬,有小皮翼,看起來就像鼯鼠和鼬的雜交物種。風貍被毛為泛著藍輝的黑色,上有不規(guī)則的黃褐色斑點,因此在中國古人的記錄中,有“似豹,青色”一說。為適應(yīng)樹棲生活,風貍的腕骨非常靈活,爪尖利不能回縮,腳趾可以對握,但與靈長目不同,風貍的拇指和食指與其余三指對握。尾亦如貂,粗大而尾毛蓬松,約占體長的30%—40%,后半部分有黑黃環(huán),尾端黑色。
風貍身上最奇特的部分是脊椎骨。它的整根脊柱非常粗壯,占體重的8%,腰椎骨數(shù)比一般的靈貓科多出一倍,因此很有柔性,可以做出各種曲折轉(zhuǎn)圜的動作,能讓風貍鉆進很小的縫隙。當肌肉收縮時,脊椎骨會通過特殊而發(fā)達的突出骨結(jié)構(gòu)相互咬合,使它的背變得異常強韌。這和現(xiàn)存的盔鼩鼱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它們之間并沒有直接的血緣關(guān)系,這屬于典型的趨同進化。風貍的另一個獨特之處是肋骨與脊椎骨的連接關(guān)節(jié)可以小幅活動,這使風貍可以通過上下滑動縮小胸腔厚度,這也是它能鉆進窄縫的另一個原因。最神奇的是,風貍的胸骨、肋骨、鎖骨和脊椎骨可以聯(lián)合為一體,這會讓它的整個胸腔具有極強的抗壓能力,可以禁得起一百千克的重量而不受傷。不過,由于這時的胸腔擴張幅度減小,會令其呼吸變得困難,無法持續(xù)太久。
鼯猴
風貍的外皮和身體之間有著發(fā)達的筋膜,這讓它們摸起來像一張可以隨意揉搓的皮草。當風貍受到擠壓時,堅固的胸腔會像保險箱一樣保護好心肺,而腸胃等柔軟的腹部臟器則在拱形的脊椎骨、筋膜和肌肉的保護下安然無恙。
盔鼩鼱是一種非常小的原始哺乳動物,生活在非洲中部,長得像老鼠,卻并不屬于嚙齒類??汓狊w重只有五克左右,卻能承受超過六十千克的壓力,承重超過體重一萬兩千倍,其中的關(guān)鍵原因,就是它們演化出了超級結(jié)實的獨特連鎖狀脊柱。
風貍攀爬本領(lǐng)極高。斑點狀的花紋能讓它與樹影混為一體。它們擅長跳躍,還能做短距離的滑翔。
風貍看起來非??蓯?,卻和它的近親一樣,是兇猛的肉食動物。因為體型小,新陳代謝快,風貍一天要吃相當于體重三分之一的東西。它牙齒鋒利,性情兇猛,會攻擊樹上的一切小動物,松鼠、鳥、蜥蜴、昆蟲,甚至年幼的猴類。風貍喜歡猛咬獵物后頸將其殺死,如果獵物比較大,它們則會牢牢抱住獵物的后背,利用長頸咬住獵物頸部的大血管,吸飲血液。
盔鼩鼱(下)具有獨特的脊柱結(jié)構(gòu)
風貍白天蜷伏不動,憑借保護色隱蔽自己,極少的情況下會突襲捕獵;夜里則像飛一樣地在樹間騰躍,主動奔襲獵物,攻擊夜間視力不佳的鳥和幼猴。
在缺乏大型獵物的時候,風貍主要捕食昆蟲。由于身體柔韌,它們甚至可以鉆進棕櫚科植物狹窄而堅硬的葉?;?,用抗壓力極強的脊背將其頂開,捕捉里面的蛀蟲。
風貍的野外壽命約為六年。
發(fā)情期在春季,此時雌性風貍分泌物散發(fā)特殊的氣味,招引雄性。雄獸則非常暴躁,為交配權(quán)激烈爭斗。
妊娠期45天。每胎1—5仔,在樹洞或廢置的鳥巢中產(chǎn)仔。幼獸有毛,不睜眼,由雌獸獨力撫育。出生后,45天可以在外活動,60—65天斷奶,十個月性成熟。
獨居性。地盤性強。肛門下方的一對腺體會分泌出乳白色的氣味物質(zhì),涂抹在樹上標記領(lǐng)域。對同類有很強的攻擊性。
鼯鼠
海南及周圍海島。
日本的特有物種鐮鼬①與風貍同屬,形狀和習(xí)性都與風貍相似,滑翔能力卻更強。它脊椎的樣子很普通,但前腳拇指上的爪特別尖長,會尋找動物喉部的大血管,攮刺進去,快速殺死獵物。被大動物(包括人)抓到時,也用來猛戳敵人自衛(wèi)。鐮鼬能用風把人的皮肉切開的傳說可能因此而來。
龍齋閑人正澄《狂歌百物語》中的鐮鼬
南宋名臣范成大曾在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至淳熙二年(1175年)間任廣南西路靜江府(今廣西桂林)知府,其間接觸過風貍。在《桂海虞衡志·志獸·風貍》一書中,他記載:
風貍,狀似黃猿,食蜘蛛。晝則拳曲如猬,遇風則飛行空中。其溺及乳汁,主治大風疾,奇效。
從這段并不準確的記述中可以猜測,范成大或許并沒有親眼見過風貍,但他或者他周圍的人被風貍尿和乳汁治療過,才聽當?shù)赝寥苏勂?,從而知曉這種方外奇獸。
范成大說風貍像猿猴,可能是受到了唐朝段成式《酉陽雜俎》的誤導(dǎo)?!队详栯s俎·諾皋記下》記載:“南中有獸名風貍,如狙,眉長,好羞,見人輒低頭。其溺能理風疾”,和歷史上的風貍(風生獸)決然不同,這顯然是一種靈長類動物,很可能是懶猴科的懶猴或小懶猴。
懶猴
如果參考鼯鼠、鼯猴的命名方式,風貍的正式名稱應(yīng)該為“鼯貍”或者“鼯貓”才對,只是因為風貍和風生獸之名流傳甚廣,為了方便理解,避免增加新的混亂,一般都遵從習(xí)慣以風貍為名。
風貍中的“風”字,最初可能只是代表它們乘風而行,后來卻神化為風貍有風就能起死回生。風貍當然沒有起死回生的異能,它也不是裝死,而是在重壓之下,因為胸腔變形導(dǎo)致呼吸不暢而昏迷,就像死掉了一樣。如果這時候沒有了擠壓力,胸腔便會在肌肉的作用下復(fù)原變闊,從而擴張肺部,使風貍慢慢恢復(fù)呼吸。這一過程非常痛苦和危險,一旦擠壓時間過長,導(dǎo)致臟器尤其是大腦缺氧壞死,即便之后壓力消失,風貍也難以幸存。而如果像古人所說的那樣“以石上菖蒲塞其鼻”,更會很快死去。
傳統(tǒng)中醫(yī)往往因名定性,“風”字后來還增加了中醫(yī)中“風”癥的概念。范成大提到的風貍功效,甚至被《本草綱目》認可。
在古代關(guān)于風貍的記載中,《十洲記》是目前可查最全面的:
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崖九萬里,上有風生獸,似貂,青色,大如貍,張網(wǎng)取之,積薪數(shù)車以燒之,薪盡而此獸在火中,燃其毛不燋,斫刺不入,打之如皮囊,以鐵椎鍛其頭數(shù)十下,乃死,以其口向風,須臾便活而起,以石上菖蒲塞其鼻,即死。取其腦,菊花服之,盡十斤,得壽五百歲。
世界上并不存在不怕火燒的動物,火燒不死只是風貍不怕錘壓的演繹?!妒抻洝繁揪褪侵竟中≌f,并不嚴謹,這可以從《十洲記》里,另一則對“火鼠”的記載中確證:
有火林山,山中有火獸,大如鼠,毛長三四寸?;蛟唬荷娇砂倮镌S,取其獸毛,績以為布,名曰火浣布,國人衣服之,此布垢洿,以水浣濯之,終日不潔,以火燒布,兩食久許出,其垢即去,白如雪。
所謂的火浣布,就是石棉,《十洲記》卻將之與火獸混淆在了一起。無獨有偶,由于火獸不怕燒而風貍不懼捶壓,后來人們又將這兩者混為了一談。事實上,風貍的皮和鼯鼠很相似,薄脆而無實用價值,更別說被火燒了。
不幸的是,和很多具有古怪特征的動物一樣,風貍還被視為具有神異的力量,《十洲記》就說吃十斤風貍腦能長壽五百歲。雖然一看就是無稽之談,但這類迷信卻仍然層出不窮,而且并非古人專利,現(xiàn)代人同樣認為它的肉能滋補身體。更可笑的是,由于風貍脊骨堅韌,竟被做成車掛飾物,用來保佑車行平安。
如今,風貍已經(jīng)因為非法捕殺而滅絕了,連其近緣種日本的鐮鼬也受到重創(chuàng)(雖然鐮鼬根本沒有特殊的脊椎骨)。在人類的踩踏下,這種向風而生的動物,最終還是無法起死回生了。
【責任編輯?:竹?子】
①??古希臘語Koilos(空)和Maia(母)組合而成。本名由中國地質(zhì)大學(xué)副教授邢立達先生擬定,特此致謝。
①??鐮鼬是日本傳說中的一種旋風妖怪,形似鼬鼠,會用像鐮刀一樣的利爪襲擊人,被害人雖然會被劃開很長的傷口,但不會感覺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