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奕 蘇徽
2023二季度我國將邁入新一輪信用擴張周期,疫后供需缺口放大有望推升物價,并帶來中下游利潤率的重新擴張。投資上應當聚焦傳統(tǒng)賽道中具備競爭優(yōu)勢的龍頭白馬。
2023二季度我國有望邁入新一輪信用擴張周期。
2022年我國在內外部負面擾動下面臨著較大的增長壓力,悲觀的經濟預期以及短期疫情的負面沖擊使得投資者對于信用擴張與需求修復的節(jié)奏充滿了疑慮。
但與市場的躊躇不同,我們認為2023二季度我國將邁入新一輪需求回暖、信用擴張、盈利預期提升的周期。
第一,參考海外疫情放松經驗,一輪完整疫情沖擊大約經歷3-6個月,我國選擇在四季度放松疫情防控,有望縮短疫情沖擊時間,以最大程度減少對經濟的擾動,這意味著2023年3月起的旺季開工需求可能超出市場預期。
第二,新增企業(yè)中長貸自8月起便開始趨勢性回升且增量顯著(11月企業(yè)中長貸MA5同比增長59.8%,甚至超越2020年同期),但悲觀預期下市場始終對企業(yè)需求修復的持續(xù)性充滿擔憂,并未對此充分認知。
第三,歷史經驗來看,一季度往往是全年信貸投放的高點,占比通常超過30%。預期照進現(xiàn)實往往就在不經意間,對于2023年信用擴張與需求復蘇的預期應更樂觀一些。(見圖一)
參考海外經驗,我們發(fā)現(xiàn)疫情防控放松后往往會經歷多輪感染高峰,但疫情對于經濟活動的沖擊卻在邊際減弱。
居民出行、零售以及餐飲活動在第一輪疫情高峰時明顯承壓,但在后續(xù)疫情反復中波動卻顯著收斂,原因或在于隨著居民對于病毒認知的提升以及相關醫(yī)療資源的完善,恐慌情緒的回落致使出行消費意愿對疫情逐步鈍化。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近期我國主要城市地鐵客運量、百城擁堵延時指數、全國貨運流量指數、快遞攬收/投遞規(guī)模以及電影票房等數據均出現(xiàn)了觸底回升的趨勢,消費、物流與出行的邊際修復暗示著本輪疫情感染高峰已過,經濟壓力最大的時點或已經過去。
我們發(fā)現(xiàn)2022一季度亞洲各國防疫全面放松后商品與服務消費價格均出現(xiàn)了較為明顯的上漲,彼時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已開始顯著回落,亞洲各國勞動參與率也迅速回升至疫前水平,甚至各國產能利用率也都處于相對高位。
原材料、勞動力成本上漲,疫后生產受限等因素似乎都無法對此做出較好解釋。我們認為,過去兩年疫情沖擊帶來了諸多實體與服務行業(yè)的供給側出清,短期需求快速擴張帶來的供需矛盾加劇,才是推動亞洲各國物價上漲的核心。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相比之下,我國的產業(yè)鏈更為豐富,且諸多中下游制造業(yè)及消費服務業(yè)同樣在疫情期間經歷了深度虧損與供給側出清。隨著防疫優(yōu)化下消費場景釋放,以及促消費政策加碼,需求快速修復帶來的供需缺口放大同樣有望推動物價上漲,并帶來中下游利潤率的重新擴張。
疫后我國諸多行業(yè)出現(xiàn)了明顯的供給出清與優(yōu)化,擁有資源優(yōu)勢、競爭壁壘牢固的龍頭企業(yè)獲取了更多市場份額,競爭優(yōu)勢提升使其在弱復蘇與信用寬松的環(huán)境下具備更優(yōu)的凈利率修復彈性與加杠桿能力,有望在利潤再分配中顯著擴大盈利優(yōu)勢。
通過復盤我們發(fā)現(xiàn),龍頭公司超額收益來源于公司維度的超額盈利(ROE),我們預計2023年龍頭的預期ROE為19.2%,與非龍頭的差為5.5%,相比22年的4.7%明顯提升。經過前期較大幅度的調整,當前龍頭白馬估值相對非龍頭已顯著收斂,持倉擁擠度亦明顯緩解,低估值、低預期結合中期復蘇的高彈性,重視龍馬行情的回歸。(見圖二)
牛市第一階段在過去兩年經歷深度估值折價的順經濟周期價值股有望卷土重來,關注地產鏈、金融與消費品。推薦金股:1)食品飲料:絕味食品/千味央廚/寶立食品;2)家電:老板電器/海信家電;3)建材:東方雨虹/旗濱集團;4)化工:萬華化學/森麒麟;5)石化:榮盛石化;6)鋼鐵:方大特鋼;7)機械:紐威股份/歐科億;8)通信:威勝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