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海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xiāng)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薄稗r家書屋”作為全民閱讀在基層的思想文化陣地,就是通過讀書為農民鑄魂,為農村鑄魂,為鄉(xiāng)村振興提供思想保障、精神動力、文化氛圍和知識力量。在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過程中,滿足農民文化需求愈發(fā)重要。作為廣大農村地區(qū)公共文化服務的一張響亮的名片,“農家書屋”對于滿足農民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筆者運用“使用與滿足”理論,分析受眾對媒介的使用動機和獲得需求滿足,農民對“農家書屋”的需求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知、實、新、趣4種基本特征。
知:獲取專業(yè)技術和科普知識的需求
農村義務教育普及后,農民獲取信息、學習知識、提升自身文化水平和素養(yǎng)的意愿愈來愈強烈。比如,當前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進程,大力實施“一村一品”,很多農村都涉及種植、養(yǎng)殖的專業(yè)技術或科普知識。農民獲取相關知識,需要借助一個快捷、方便的平臺,“農家書屋”能夠為其提供公共文化產品服務。但在村級圖書室的建設過程中,許多圖書構成種類較為單一或陳舊,音像制品缺乏,無法與農民多層次、多方面信息和文化知識需求相適應。
實:切實解決生產和生活問題的需求
農民的閱讀具一定的針對性和目的性,使用“農家書屋”主要是解決農業(yè)生產、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關于農業(yè)生產,筆者曾調研柑桔種植防蟲問題,村民可通過“農家書屋”,閱讀有關科普知識獲取農業(yè)科技病蟲防害技術,如頻振燈殺害蟲技術、黃板誘蚜技術等,同時在有關專家的指導下進行病蟲防害工作,從而保證柑桔產量。關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如太陽能和沼氣等新能源在具體利用過程中的裝置安裝、使用等問題,都可以在科技類書籍中找到解決方案。然而筆者在調研中發(fā)現(xiàn),筆者所調研地區(qū)的“農家書屋”構成種類中科技類有608本,所占比重最大,但這類書籍重復率極高。
新:同步了解國家相策、時事動態(tài)信息的需求
農村居民在新農村建設政策的推行和實施中不斷受益,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從而更加關注國家制定的相關政策以及相關的時事動態(tài)。“農家書屋”及時更新,特別是現(xiàn)代化網絡設備引入“農家書屋”,更能讓農民借助網絡獲取最新、及時、準確的動態(tài)信息。據(jù)調查,許多“農家書屋”設有電腦等設備,可供網上查詢和閱讀,但因許多電腦設備陳舊并且因無人使用而成為擺設。村民想通過網絡及時了解國家相關政策、獲悉時事動態(tài)的需要也就無法在“農家書屋”中得到有效的滿足。
趣:文化娛樂休閑的需求
“農家書屋”讀物和音像制品可以滿足農民繁重的勞動之后的休閑放松需求。“農家書屋”工程建設須具有針對性,根據(jù)不同受眾主體、不同群體的文化需求添設相應的書籍、音像制品。針對婦女閱讀群體,則需要提供更多有關生活類讀物,兒童和老人可多添設各類音像制品。但目前據(jù)筆者調研,音像制品類缺乏,讀物分類雜糅混亂,加上開設時間不長,導致農民無法從“農家書屋”中滿足需求。
“農家書屋”肩負著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使命,對保障農民基本文化權益、鑄牢農村思想文化陣地、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要根據(jù)新時代背景下農民對“農家書屋”的需求特征,建好、用好、用活“農家書屋”,讓其在鄉(xiāng)村振興中更好發(fā)揮作用。
(作者單位:湖南省株洲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