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裕祁
坐公交還是乘地鐵?牛肉飯還是雞肉飯?奶茶要中杯還是大杯?筆記本買好看的還是實用的呢?啊——每天要面對的選擇也太多了吧!誰來救救選擇困難癥患者!
小盧同學就是這樣一個容易陷入到選擇的泥沼里的孩子,面對選擇,他經(jīng)常把時間都花費在了猶豫和糾結(jié)上。深受選擇困難癥困擾的她,最近來到了學校的心理輔導室。這一次,他糾結(jié)的是,興趣班該選什么。
“老師,能選的興趣班太多了,輪滑、編程、籃球、街舞……我糾結(jié)了好久,最后在輪滑和編程中,我實在選不出來,你要救救我呀!”
“嗯, 做選擇有時確實好難,老師能理解你現(xiàn)在的心情,我們先做個深呼吸,冷靜下來,一起來整理一下思路。”看著因為選擇困難而陷入焦慮的小盧,我安撫著他的情緒,腦海中浮現(xiàn)出了一個工具——“決策平衡單”,不過是簡化版的。
我拿出了一張白紙,對折3次,分成了8個格子。然后在豎著的兩列分別寫下“輪滑”和“編程”,橫著的四行標上“自己+”“自己-”“他人+”“他人-”后交給小盧。
“我們想一想,如果你選了輪滑,對自己和別人,有什么好處,又會帶來什么不太好的影響呢?”
一邊寫,小盧一邊嘀咕道,“編程,最近還挺火的,班里好多同學在學,應該會找到共同的話題,之前他們討論我都插不進去嘴。不過我時間比較少,學編程要連續(xù)不斷地學習,我的時間保證不了……”一會兒工夫,小盧就把表格寫完了。
“看你剛才寫得很快,好像沒怎么糾結(jié)呢?”我笑著說道。
“是呀,不要讓我同時想太多的方面,我就沒那么焦慮了?!?/p>
我把紙翻到背面,然后開始引導小盧思考自己報興趣班,最在意最想要的是什么。最終,小盧寫下了兩個關鍵詞:身體、時間。將這張紙翻回到有選項的一面后,又讓小盧把和“身體”“時間”有關的內(nèi)容都圈了出來。
思考片刻,小盧點點頭,說道:“謝謝老師,我選好了。我體能不太好,報興趣班的初衷也是想鍛煉身體,這么看,輪滑更合適。時間的話,學編程的地方比較遠,我也擔心平時沒那么多的時間練習。相對于學編程帶來的好處,我更在意輪滑帶來的直接提升?!?/p>
很多時候,我們的選擇困難,一方面因為對自己的核心需求不明確,另一方則是不能接納自己選擇后所帶來的結(jié)果,適當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和責備很重要。
簡單來說,面對選擇,你可以積極嘗試“縮”選項,列表對比優(yōu)劣項,對照需求做判斷,降低要求不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