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學段對習作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對于進入第二學段的學生,“習作”具體的要求是: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而日記就是適合三年級學生進行習作練習的一個較好方式。打開三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三年級已經(jīng)開始讓學生學習寫日記了。在具體的日記教學中,教師通過激發(fā)學生寫日記的興趣,巧用各種教學方式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拓寬學生的視野,并讓學生不要拘泥于書面日記形式,促使學生對寫日記產(chǎn)生興趣,使學生敢于去寫、樂于去寫,在“潤物細無聲”中幫助學生推開寫日記的“大門”,在此基礎之上把日記寫好。
一、培養(yǎng)寫日記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剛剛開始學習寫日記的時候,培養(yǎng)興趣是很重要的。在習作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去搜集一篇自己最喜歡的日記。在課上,請大家展示自己所搜集的日記,同時把自己喜歡的原因與大家分享,教師要給予學生積極正向的評價。然后,從分享的結(jié)果中,引導學生明白:日記的內(nèi)容是豐富多彩,可以寫動物,可以寫植物,可以寫人物,可以寫事情,也可以寫自己的想法……只要是自己想寫的,都可以記錄到日記中去。這在無形中消除了學生害怕寫日記的心理,原來寫日記這么簡單,想寫什么都可以,沒有具體的約束。在教室里,教師還帶領(lǐng)學生布置了一塊“日記墻”,學生可以在這里展示自己搜集的日記,在搜集的這篇日記中,用彩筆標注或?qū)懗鲎约赫J可的部分。學生也可以展示自己所寫的日記,用彩色筆標出自己寫得好的地方?!叭沼泬Α敝械淖髌罚菍W生感興趣、愿意展示的日記。不僅如此,教師還發(fā)現(xiàn),學生會悄悄更換最新的日記作品。每天下課后,“日記墻”成了最吸引學生的地方,大家在這里議論著,那開心的樣子真讓人高興。
二、積累寫日記的素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日記也是同樣的道理。學生如果平時沒有積累好詞好句,那在寫日記時就會出現(xiàn)詞語匱乏、有話說不出的情況。為此,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除了抓住課本里面的好詞好句,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記憶,還讓學生每個人準備一本“采蜜集”,鼓勵學生把自己在課外閱讀中遇到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記在“采蜜集”這個本子上。一個學期下來,學生的“采蜜集”里便有了很多好詞好句、名人名言、富有哲理的句子等,這些好詞好句在學生寫日記的時候就派上用場了。
教師還可以利用班級的“學習交流群”,把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在群里朗讀給學生聽,也請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句子等,然后讓群里的同學進行評價,教師再作出正向的評價。這樣一來,大家會在群里爭先恐后地分享朗讀,學生對寫日記的興趣被充分激發(fā)出來,學生得到激勵評價后的滿足,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除了摘抄好詞好句,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把平時看到、聽到的有趣事物隨手記在“采蜜集”上,等自己寫日記時,打開“采蜜集”,就能獲得寫作的靈感或者素材。由此,寫日記就變成了很平常、很容易便能夠完成的事情,因為學生有話可以說,有物可以寫。
三、豐富寫日記的內(nèi)容
剛剛進入三年級的學生,對于寫日記還是有些困難的,他們不知道日記要寫些什么,日記到底該怎么寫,這就需要教師及時指導。在作文課上,教師可以出示幾篇學生展示在“日記墻”上的作品,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告訴學生日記的內(nèi)容是很廣泛的。比如寫動物,可以寫生活在水里的青魚、螃蟹、鯊魚、龍蝦等,可以寫生活在陸地上的熊貓、花狗、雞鴨等,可以寫在天上飛的大雁、老鷹、螢火蟲、蜻蜓等,讓學生知道,各種動物都可以成為日記的主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定期收看《動物世界》,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對動物的認知,這樣,學生筆下關(guān)于動物的內(nèi)容就生動了許多。
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每天上課的內(nèi)容寫日記。學生每天除了上語文、數(shù)學、英語這三門課之外,還有音樂、科學、體育、美術(shù)等課程。學生對美術(shù)課、體育課是非常感興趣的,因為美術(shù)老師會教同學們剪紙,體育老師會組織同學們進行足球比賽……這些都是同學們喜愛的活動,可以引導學生寫出在這些課上他們都做了些什么,怎樣做的。
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觀察四季天氣的變化,讓學生體會酸、甜、苦、辣的滋味,讓他們體驗勞動的快樂,體驗做父母的辛苦……這樣,學生日記里的內(nèi)容就變得豐富多彩了。可見,生活是日記的源泉,生活的內(nèi)容豐富,學生的日記內(nèi)容也就豐富起來了。
四、多種寫日記的形式
學生寫日記的形式也是多樣化的。有寫在日記本上的書面日記,也有錄成音頻的口頭日記。如果當天的作業(yè)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未完成,可以把書面日記改成“口頭日記”。在說日記時,語句要求通順,圍繞一個中心來說。采取此種方式來“寫”日記,可以有效減輕學生的壓力。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寫“小組日記”:每個小組有一個日記本,小組成員按照上一位同學寫的內(nèi)容,接著再寫四五句話,幾個小組成員所寫的內(nèi)容合起來就是一篇完整的日記。這種日記形式得到了學生的喜愛,同學們都很期待能展示自己小組的日記,也都想看一看在第一個同學寫了日記的開頭之后,大家在后面都寫了些什么內(nèi)容。在展示時,有的內(nèi)容在大家意料之中,有的內(nèi)容超出了大家的想象,分享“小組日記”時,教室里充滿了歡樂。
綜上所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教”是圍繞著學生展開的。在學生學習“寫日記”之初,難免會出現(xiàn)疑惑與困難,這便需要教師做好引路人,巧妙地引領(lǐng)學生走進“寫日記”的大門。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寫日記”的興趣,讓學生積累素材并樂于表達,促進學生語文學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張莉(南京市揚子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