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本浩
糖尿病血管病變主要損害腦血管、冠狀動脈和外周動脈,其發(fā)病率較非糖尿病患者高出幾倍到十幾倍,發(fā)生年齡也較非糖尿病患者年輕,并且嚴重得多。
1.腦血管損害糖尿病引起的腦血管病大多是缺血性的,表現(xiàn)為腦梗死。病情輕者主要是腔隙性腦梗死,臨床上可以沒有任何癥狀或只有輕度的頭暈、語言不清及肢體無力,嚴重者發(fā)生的腦梗死面積較大,臨床上可有明顯的偏癱表現(xiàn)。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容易反復發(fā)生,而且每次復發(fā)腦功能將進一步受到損害,從而使病情進一步惡化甚至導致死亡。
2.心血管損害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在糖尿病患者發(fā)病時常常表現(xiàn)為“無痛性”,即沒有明顯的胸痛癥狀。這主要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導致患者對疼痛感知缺失?;颊叱32荒芤蛐赝锤兄呐K病發(fā)作,喪失及時治療的機會。所以糖尿病患者發(fā)生急性心臟事件比非糖尿病患者具有更大的危險性。
3.下肢動脈損害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導致下肢血液供應不足,表現(xiàn)為兩腳冷感、間歇性跛行、休息痛或夜間痛,嚴重時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足部缺血變黑;若合并神經病變,下肢感覺減退或消失,局部抵抗力減弱,微小的創(chuàng)傷如不合適的鞋子擠壓,胼胝、雞眼處理不當,皮膚輕微破潰,都可導致感染,足底潰瘍,足趾足跟壞疽,發(fā)生糖尿病足。
除積極控制血糖外,還要根據血管病變部位進行相應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或缺血性心臟病,要給予擴血管藥物治療,增加心腦的血液供應,應用營養(yǎng)神經和心肌細胞的藥物,促進細胞代謝,增加對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加大細胞的存活,并使用抗血小板聚集、防血栓形成的藥物治療,改善微循環(huán),預防疾病復發(fā)。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或發(fā)生糖尿病足時,除應用擴血管藥物和營養(yǎng)神經藥物以外,還應根據糖尿病足發(fā)病的具體情況,給予強力抗生素治療和實施外科清創(chuàng)治療。
1.每日檢查足部要注意足趾縫間,看有無水泡、擦傷、裂口,有沒有胼胝、雞眼、趾甲周炎、甲下出血等。如有異常,及時到醫(yī)院治療。
2.堅持溫水洗腳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患者淺感覺減退,對溫度變化不敏感,最好有家人檢查水溫,水溫在30℃—40℃度為宜;洗腳最好用中性肥皂,10分鐘左右即可;用柔軟毛巾輕輕擦干,然后涂抹潤滑油。
3.及時修剪指甲趾甲過長易斷裂,傷及周圍皮膚,因此應及時修剪。糖尿病患者常因眼病視力下降,最好由家人幫助,注意不要傷及皮膚。胼胝和雞眼應到醫(yī)院找??漆t(yī)生處理。
4.保持皮膚潤滑糖尿病患者由于自主神經病變,出汗少,皮膚干裂,因此應每日涂抹羊脂等油類潤滑劑。若為汗腳,為防真菌感染,在洗腳時加少許醋酸,因為酸性環(huán)境能夠抑制真菌生長。
5.穿舒適柔軟鞋盡量穿著寬松的鞋,即腳跟穩(wěn)固、鞋頭寬闊的款式。要避免穿著人造革材質,鞋頭過尖或過緊的鞋。應選擇真皮或棉質透氣性好的鞋。若足、趾有畸形,應穿定做特制鞋。如有條件,最好能穿著專門為糖尿病患者設計的“糖尿病治療鞋”。其內襯柔軟平滑,鞋頭空間大,鞋底襯墊可以分散壓力,能避免局部皮膚承受巨大壓力,防止擠壓傷和潰瘍發(fā)生。
循證醫(yī)學研究結果表明,單靠良好的血糖控制并不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血管病變的發(fā)生,只有同時積極控制高血壓和高血脂,大血管病變的發(fā)生才能明顯降低。這也說明糖尿病的治療應該全面改善糖尿病的各項異常指標,即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高黏血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