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蓉華
“她的世界純真無邪,快樂天真。當(dāng)你擁抱她,陪伴她,了解她,你會不知不覺地被她感染、被她牽引、被她改變……”從女兒仔仔發(fā)出第一個雙音節(jié)詞起,女作家葛少文就以卡片形式記錄下女兒的零碎話語,等到女兒背上書包踏入小學(xué),2000多個日子里,積攢了481次溫暖表達(dá)。循著成長足跡,把這些閃亮的小珠子串聯(lián)后,便形成了一本動人可愛的親子隨筆集《童言趣語》。在作者真情流露的字里行間,能夠感受到育兒的真諦,不是拽起孩子走進(jìn)成人世界,而是蹲下身子耐心傾聽,走進(jìn)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
翻開書,一幕幕或溫馨、或感動、或幽默的童言稚愛場景躍然紙上。養(yǎng)育兒女的辛苦自不必說,但又有著太多的幸福和美好時刻,讓我們心情愉悅,渾身放松。譬如,孩子脫口而出的那些“小情話”,既傻氣,又純真,恰似一條小小的溪流,在春風(fēng)的輕撫中,浮動著彼此的日間光影與歲月靜好。
孩子,或許是世界上最優(yōu)秀、深情的療愈師。作者筆下的仔仔跟爺爺玩耍時,會摩挲著爺爺粗糙有力的大手問:“你的手怎么這么老?”不等回答,她又問:“怎么才能不老?”見到媽媽不開心時,她會大聲喊:“媽媽,大擁抱!”撲進(jìn)媽媽懷里,學(xué)著媽媽哄她的樣子說:“摸摸毛,嚇不倒(著)?!迸c腳趾受傷的爸爸一起出行時,她會小心翼翼地攙扶,麻利地一腳踢開前方的小石頭,提醒爸爸:“這兒還有(石頭),那兒也還有,你小心點?!睕]有目的,沒有功利,孩子只是真實地反映自己的想法,然而越是如此,越讓人動容。
孩子的語言,率真之余,也有一點專屬的小心思,需要家長去用心理解。“媽媽你在干嘛?”“我在養(yǎng)手串呢。”“那我呢?”仔仔不解地問。酸溜溜的醋意,在紙上彌漫開來。作者還講述了一則差點釀成“沖突”的故事:媽媽不小心把積木掉到桌子底下,連忙彎腰去撿。仔仔笑了一聲:“你傻了,笨媽媽?!眿寢尯苌鷼猓骸澳愫驼l學(xué)的,不許這樣說別人,很不禮貌。”仔仔不語。“如果你在幼兒園這樣說其他小朋友,人家就不和你玩兒了?!弊凶休p輕一笑:“我在幼兒園不舍得說?!笔裁瓷笛剑垦?,不見得就是臟話,關(guān)起家門講,或許這正是孩子向最親近的人表達(dá)愛意的一種方式,此時需要換一種思維去領(lǐng)會。
世界上有一種語言叫做“嬰語”,能聽懂的人,大概只有媽媽。書中提到兩歲的仔仔初學(xué)說話時的情景,有點大舌頭,吐字不清,很難聽懂她在說什么?!巴绦?,吞咩不撅肖,嘟嘟溫梯裊,謁來風(fēng)與蹬,花蝸雞多刀……”仔仔講得一臉陶醉,爸爸卻聽得目瞪口呆,悄悄問媽媽:“她在說什么呢?”“她在背《春曉》?!弊髡甙底缘靡?,也不由感慨,無論孩子的讀音多么離譜,作為媽媽的自己總能聽懂孩子的“嬰語”。而這也成了媽媽心中的小確幸,因為每當(dāng)有家人對孩子的言語不明所以時,都會毫不猶豫地把頭轉(zhuǎn)向媽媽問:“她說啥?”
教孩子聽話,不如聽孩子說話。除了記錄女兒的童言趣語,書中還有多篇“育兒遐思”,慢慢體味與孩子相伴的每一道風(fēng)景。而在提及為什么要創(chuàng)作這樣一本書時,作者表示:“我想讓她知道我們所有人對她的愛。我想讓這些愛成為她的精神底色,成為她人生路上披荊斬棘的力量?!睖剀?、相愛、難忘的親子時光,留下了些許痕跡,共同對抗著歲月的無情流逝,給予生活以最深情的回饋。
傾聽孩子的“小情話”,我們將擁抱一片純真無瑕的園地。孩子就像一個小小的魔法師,讓我們可以瞬間回到童年,一起天真爛漫,一起簡單純粹,任何的煩擾和痛苦都會被輕松療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