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米拉·艾克拜爾, 阿布都克尤木·阿不都熱孜克, 王文全, 阿依夏木·沙吾爾,朱文文, 如則·艾合麥提
(1.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xué)資源與環(huán)境學(xué)院, 烏魯木齊830052;2.新疆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農(nóng)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 烏魯木齊 830091;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種業(yè)發(fā)展中心, 烏魯木齊 830006;4.新疆莎車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 新疆 莎車 844700)
豆類泛指所有產(chǎn)生豆莢的豆科植物,也常用來稱呼豆科蝶形花亞科中用作食物和飼料的豆類作物。食用豆類(Food legumes)是以收獲籽粒兼作蔬菜食用的豆科作物的統(tǒng)稱。食用豆類作物屬豆科蝶形花亞科,多為一年生或越年生[1]。國外將大豆劃為食用豆類,而我國習(xí)慣將大豆劃為油料作物,因此我國食用豆類是指除大豆和花生外,以食用籽粒為主的各種小宗豆類的總稱[2]。我國食用豆類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分布于全國各地,主要有蠶豆、豌豆、綠豆、小豆、菜豆、豇豆、鷹嘴豆、飯豆、小扁豆等,是食用豆類的生產(chǎn)大國[3]。豆類富含氨基酸、蛋白質(zhì)和B族維生素等,豆類蛋白質(zhì)有較好的氨基酸組成模式,是膳食中蛋白質(zhì)的良好來源[4]。
8個大豆品種名稱及產(chǎn)地見表1。
表1 8種食用大豆的名稱和產(chǎn)地Table 1 The name and habitat of eight kinds of edible soybeans
將每品種豆子分成5等份,共40份樣品。將樣品置于50 ℃干燥箱內(nèi)5 d后取出,保存于干燥器內(nèi),用于光譜測定。
將樣品粉碎碾細,按照試劑與樣品90∶1的比例稱取優(yōu)級純溴化鉀 (干燥粉末)200 mg,選取樣品1~2 mg放入研缽中研磨,將其分散均勻,采用壓片裝置將混合物制成透明薄片,并用島津IR-435紅外光譜儀對其進行紅外光譜測定。以純溴化鉀片作為對照。
島津IR-435紅外光譜儀,真空熱電偶檢測器,光譜范圍4 000~400 cm-1,波數(shù)精度4 000~2 000 cm-1為±5 cm-1,2 000~400 cm-1為±2 cm-1。
表2 豆類主要紅外吸收峰解析Table 2 Analytical of main infrared absorption peaks of beans
圖1 蠶豆和紅小豆的紅外光譜Fig.1 Infrared spectra of broad beans and adzuki beans
圖2 花云豆和紅云豆的紅外光譜Fig.2 Infrared spectra of Huayun bean and Hongyun bean
圖3 青豆和鷹嘴豆的紅外光譜Fig.3 Infrared spectra of green beans and chickpeas
圖4 黃豆和綠豆的紅外光譜Fig.4 Infrared spectra of soybeans and green be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