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克存
春天是萬紫千紅的季節(jié),食花可謂正當時。
古人食花,歷史久遠。春秋戰(zhàn)國時期,屈原在《離騷》里留下“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佳句?;ㄊ状伪蝗速x予靈魂,象征人的高尚品格。東晉時期,陶淵明以花為“侶”,朝夕相伴,留詩:“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碧諟Y明不僅愛種花,還用花泡酒,飲得絕美,一杯接一杯。從此,菊花與陶淵明再也分不開,正如楊萬里所說:“菊生不是遇淵明,自是淵明遇菊生。歲晚霜寒心獨苦,淵明元是菊花精。”因為陶淵明淡泊名利的品格,菊花成了高潔、孤傲的代言花,而陶淵明也成了那個站在菊里看著夕陽飲酒的真隱士。此后,食花便成了美食界的一件風(fēng)雅樂事。
“以花入饌,食之有道。”兩漢時期,人們既用菊花和蘭花做酒,又用芍藥制醬。史料記載:“漢昭帝游柳池,有芙蓉,紫色,大如斗,花葉柔甘可食,芬氣聞十里之內(nèi)?!碧瞥瘯r期,花食品種進一步豐富?!端逄萍言挕防镉涊d,在花朝節(jié)時游園賞花,武則天見百花齊放,隨命宮女采集各種花朵和米一起搗碎,做成“百花糕”,還用牡丹花制作“牡丹餅”,賞賜群臣。一輩子顛沛流離、奔波在路上的杜甫也吃槐花,以槐花入面填飽肚皮。他還以錦帶花煮羹,留詩為據(jù):“青青高槐葉,采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薄盎瑧浀窈?,香聞錦帶羹。溜匙兼暖腹,誰欲致杯罌。”古人制作的味味花食都是春天的一口鮮,也都是入口的一份清雅。
宋元時期,鮮花入饌之風(fēng)更盛,桂花、杏花、梨花、梅花、櫻花、芙蓉花、玉蘭花、紫英花、金雀花、玫瑰花、茉莉花等均在美食單上,且吃法多種多樣,不僅煮粥、入湯,做糕點,還煎、炸、炒,吃的是鮮香味美、文辭溢彩。楊萬里為梅花賦詩:“剪雪作梅只堪嗅,點蜜如霜新可口。一花自可咽一杯,嚼盡寒花幾杯酒。先生清貧似饑蚊,饞涎流到瘦脛根。贛江壓糖白於玉,好伴梅花聊當囪?!倍寄馨衙坊ǔ猿鋈獾南阄秮怼LK軾“油炸牡丹”,作詩稱“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明日春陰花未老,故應(yīng)未忍著酥煎”,品著味道不錯。辛棄疾看春吃春,就愛那美美的薺菜花,留下名詞佳句:“城中桃李愁風(fēng)雨,春在溪頭薺菜花。”至元朝,出現(xiàn)了最早的熏制花茶,人們開始“喝花”,皇家宴會上,人們喝薔薇酒,享用杏花酸酪等花制食品。元代倪瓚的《云林堂飲食制度集》中就記載了“蓮花茶”“茉莉茶”及花制湯料等詳細的制作方法。
到了明清時期,吃花已然更加精致。王象晉在《群芳譜》中寫道:“金雀花,花生葉傍,色黃形尖,勢如飛雀,甚可愛。春初開即采之,滾湯,入少鹽微焯,可作茶品清供。”而《花卉入肴菜譜》干脆把鮮花列進其中,蘭花火鍋、梅花玻璃魷魚羮、杏花燴三鮮、玉蘭花扒魚肚、桃花魚片蛋羮、梨花雞淖魚翅、牡丹花爆雞條、玫瑰銀粉絲、月季花翡翠蠶豆、茉莉花熏雞、荷花棗泥卷等一眾花制美食都“香名”在譜,全然可湊一桌“百花宴”。
春食花,古人“知時而食”。鮮花餅、鮮花茶、鮮花醋、鮮花粥、鮮花湯……在古人眼里,萬花皆可成菜飲,一盤盤鮮花“秀色可餐”是美食,也是雅趣,既美顏,又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