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敏
自幼我便喜歡唱歌,常常在做家務的時候都會哼上幾句。1972年母親去世,是父親把我養(yǎng)大。家中共有五姊妹,十二歲那年,剛好我姐去趕集聽到原巴中縣曲劇團到中興鄉(xiāng)演出,還要招收幾位小演員的消息,家人見我熱愛唱歌、嗓音清亮,便強烈建議我去試試。
小小的我不知怎么的,竟充滿了勇氣,走到曲劇團面試老師的跟前。當天帶隊的正好是巴中縣曲劇團團長劉懷恪、沈安莉,還有好多老師和大哥哥大姐姐,她們被我的自信和勇氣所打動,親自面試。我一連唱了近十首歌,在沒有音響的情況下,我的聲音響徹了整個大禮堂,還驚動了外面趕集的人,他們紛紛跑到禮堂來看是誰嗓子這么好?因為我的嗓音清亮甜美,極具唱歌和表演天賦,幾天后便接到錄取通知,成了當年唯一被招進曲藝團的小演員。從那天開始,我這個農家女孩走上了曲藝表演之路。
進團之后,劉懷恪團長、沈安莉團長每天帶我和師兄師姐們一起練功,由于個子小不能穿戲服,就安排在樂隊上打小鑼,學二胡。我為了能夠留在團里,總是比別人更加努力刻苦。有時我在想:“如果不努力練功,就會拖團里的后腿,甚至卷鋪蓋走人,回農村老家去?!贝蛐【托愿窬髲姷奈遥瑘詻Q不服輸,就算是在后臺打雜,也一直不放棄,堅持練功學習。
每次師兄師姐表演結束,我總喜歡擺弄他們的戲服,渴望著自己有一天能以主角的身份登上舞臺。幸運的人總會受到命運之神眷顧,1983年春節(jié),有一場戲的主演因家中有急事請假了,我就被團長安排為臨時主演。我心里有些惴惴不安,生怕演砸了,但一穿上戲服,耳邊響起了那聽了千萬遍的音樂,由內而外的熟悉感使我很快就進入了表演狀態(tài)。演出結束,老師和師兄師姐們都豎起大拇指夸獎我!從那以后我就正式上臺演出了。
那時候,我擔任的角色是“娃娃生”“架架旦”,還不是專攻四川清音的。由于時代的進步,在電視電影的沖擊下,戲劇的市場不太景氣了。84年的一天,我團在閬中演出,剛好四川省曲藝團也在閬中演出,我們全團去觀摩學習,他們的表演形式多樣、通俗易懂,很受觀眾喜愛,從那以后我們也慢慢轉變?yōu)楸硌萸嚵?,我便開始主攻四川清音。
但現實總是有些殘酷,我表演之路才剛走上正軌,市場經濟的浪潮將曲藝推向商業(yè)化發(fā)展,傳統(tǒng)藝術受到巨大沖擊。劇團沒有觀眾,自己滿腔的“壯志”無處施展,突如其來的變化讓我有些手足無措。無奈之余,我與丈夫上街擺地攤,在舞廳當歌手、樂手、主持人來維持家用。那會兒身邊很多人都南下掙了大錢,他們回鄉(xiāng)邀我一起“下海走穴”,但是我舍不得我的曲藝,放不下我的四川清音,堅持留在了巴中。一邊擺地攤、一邊唱清音。我始終堅信,曲藝一定會有春天。
實踐證明,我的堅守沒有白費,1993年巴中撤地設市,我演唱的四川清音《小康村里春意濃》在全市文藝調演中獲得一等獎和優(yōu)秀演員稱號,該節(jié)目2003年曾在中央電視臺“巴山歡歌”錄制播放,2004年參加全省曲藝、雜技、皮影比賽獲一等獎;2014年,我演唱的四川清音《中華醫(yī)藥》獲得全國“群星獎”,一時間,沉寂許久的曲藝再次響遍巴中的大街小巷,我生命中的曲藝春天翩躚而至,巴中曲藝的身影走向北京、天津、山東、重慶、河南、福建等全國各地。
后來,我演出的四川清音《竹頌》,輔導的少兒清音《審狐貍》《秋娃娃》《摘枇杷》《閃閃紅星》,參加演出的四川揚琴《守望》《雪梅 雪梅》《黃荊樹》《蜀道》等一個個優(yōu)秀作品紛紛獲得多個國家級大獎,在老一輩曲藝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下,讓“中國曲藝之鄉(xiāng)”落地巴州。
成功之余,我沒有迷茫。回想自己從藝四十多年的艱辛,在我?guī)煾敢笄邢M投谙拢疑钪约杭缟蠐环葜刂氐呢熑?,那就是將這門藝術傳承下去。正是如此,我利用節(jié)假日開展四川清音培訓,常態(tài)化開展曲藝進校園、進社區(qū)、進鄉(xiāng)村,讓更多的人了解它、學習它、愛上它。一時間,“學曲藝、唱清音”在巴中成為一種時尚。這些成績離不開政府和主管部門的重視和支持,離不開作詞作曲的:秦淵、向勝、李多、成堯肇、劉懷恪等優(yōu)秀創(chuàng)作人員。
但因自身條件或學藝艱苦,一些學生沒有堅持到最后,還有老一輩由于身體或其他原因不能再出山輔導,讓我有了感觸,“要傳承,要推廣,為啥不讓我的孩子帶頭學?”在一次下鄉(xiāng)開展輔導的路上,一個大膽的想法在我心里猛然而生。雖然,這個想法對兒子有些殘酷,因為兒子吳鑒峰剛大學畢業(yè),已過了學藝的黃金期,而且從小我也沒讓他學過曲藝。但是,我沒有顧慮更多,當即打電話將兒子從成都喊回來。一開始,他有些抵觸,但經過我和丈夫輪番做工作,他答應學曲藝。根據兒子自身條件,我建議他從學樂器揚琴和金錢板開始。
學藝晚,意味著將付出更多。金錢板的基本功講究嘴皮子功夫,兒子的嗓子經常練到充血、沙啞,半年時間里,他刻苦練習,先后在成堯肇老師、羅大春師父兩位大師的悉心指導下,很快掌握了金錢板基本功和鬧臺的打法和曲目的演唱。作為母親,為了讓兒子能在曲藝學習上有一定的進步,我常引導他多看曲藝專場演出,感受曲藝之美,給他找老師指導學習。因我的工作忙碌,加之我的身體一直不好,我總覺得我的時間不夠用,對事業(yè)上的堅守我無愧于心,但是在生活中我仍然覺得對他們的關心、照顧太少,而我的家人們始終非常支持我為自己深愛的藝術奮斗,這讓我在工作中、生活中有了更多的底氣!
成功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兒子的曲藝之路初見成效,目前他正活躍在巴中的曲藝表演事業(yè)中,并先后參加四川曲藝劇《周永開》、四川揚琴《蜀道》《幸?;ㄩ_又一年》、四川清音《義無反顧》等劇目和惠民演出。通過兒子的成長,我看到了巴中曲藝的希望。今天,曲藝在巴中已初具規(guī)模,我深知這份成果來之不易,我一定堅守那份初心,陪伴曲藝一路前行,讓曲藝之花在巴山大地遍地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