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靜 高春娟
(西安市人民醫(yī)院(西安市第四醫(yī)院),(1.日間手術室;(2.眼外傷,陜西 西安 710004)
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也稱為滲出性或者新生血管性的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主要是由于眼底黃斑部位的病變所引起,對患者的視力和視功能造成損害[1]。臨床上將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分為早、中、晚三期,晚期可導致患者失明,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zhì)量,對患者晚年生活造成巨大影響[2-3]。對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采用藥物治療雖然具有一定的療效,但是對患者心理造成的傷害卻無法改善。心理護理是臨床對于產(chǎn)生負性情緒患者常用的護理手段,本文旨在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56.25±2.54)歲;體質(zhì)量(63.98±6.47)kg;變性分期:早期12例,中期17例,晚期11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56.53±2.65)歲;體質(zhì)量(63.24±6.78)kg;變性分期:早期13例,中期18例,晚期9例。納入標準:確診為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精神疾病患者;不同意參加臨床實驗患者;中途轉院或退出實驗患者。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疾病知識宣教,對患者的疑慮進行解答。觀察組:采用心理護理干預,成立心理護理干預小組,對治療過程中患者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并參考相關文獻制定出相應計劃;為患者營造出安靜、溫馨的環(huán)境,當患者出現(xiàn)疑問時耐心對其進行解答,經(jīng)常與患者進行溝通,取得患者的信任;提供針對性一對一護理,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完善患者的治療方案;為患者及其患者家屬的需求提供專業(yè)的服務,介紹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疾病的相關知識,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為患者的心理進行疏導,緩解患者焦慮、自卑、抑郁、沮喪等多種不良情緒;責任護士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對其制定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方案,并每周對患者進行3次心理護理干預;幫助患者掌握心理放松方法,使患者學會自我調(diào)節(jié)與放松;責任護士每日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對患者家屬進行指導,使患者家屬進行配合,給予患者心理支持,減輕內(nèi)心壓力;對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開展?jié)裥阅挲g相關性黃斑變性健康宣教,每周組織1次知識講座;對護理人員進行每周1次的定期培訓,提升專業(yè)技能。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前后平均眼壓和黃斑中心厚度;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情況;觀察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包括生理功能、社會功能、情感智能、精神健康以及活力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zhì)量越好;應用護理滿意度自擬問卷對患者調(diào)查護理滿意度。
2.1平均眼壓和黃斑中心厚度比較 護理后,兩組患者的平均眼壓和黃斑中心厚度均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t=6.213、51.161,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平均眼壓和黃斑中心厚度比較
2.2負性情緒比較 護理后,兩組SAS、SDS評分均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t=8.601、6.349,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比較分,n=40]
2.3生活質(zhì)量比較 護理后,兩組生理功能、社會功能、情感智能、精神健康以及活力評分均較護理前提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t=3.421、2.534、2.487、2.212、2.534,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分]
2.4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非常滿意29例、一般滿意10例、不滿意1例,滿意度為97.50%;對照組非常滿意10例、一般滿意21例、不滿意9例,滿意度為77.5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χ2=5.600,P<0.05)。
研究[4]表明,將心理護理應用于眼科患者當中,可以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本文結果表明,護理后兩組患者的平均眼壓和黃斑中心厚度均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將心理護理干預應用于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當中,可以降低患者的平均眼壓和黃斑中心厚度。因為心理護理干預成立專門的護理小組,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提升護理的專業(yè)性,另外每周開展一次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知識講座,為患者以及家屬進行知識講解,提高患者和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從而更好地進行治療,減少病情惡化的情況,改善患者眼壓和黃斑中心厚度。
兩組負性情緒對比,護理后SAS、SDS評分比較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將心理護理干預應用于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當中,可以改善患者的負性心理。心理干預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與患者進行親切友好的溝通,并每日與家屬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及時緩解患者焦慮、自卑、抑郁、沮喪等多種不良情緒,并對患者家屬進行指導,使患者家屬進行配合,給予患者心理支持,減輕內(nèi)心壓力[5]。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將心理護理干預應用于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當中,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以及護理滿意度。因為心理護理干預為患者制定護理方案,并定期對患者進行訪問,介紹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疾病的相關知識,對患者產(chǎn)生的疑惑進行耐心的講解,促進患者康復,進而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與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