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趙楊子 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qū)關工委
17 歲那年
在雷鋒精神的感召下
他參軍入伍
要成為雷鋒式的好戰(zhàn)士
從1963 年至今
學雷鋒
他堅持了60 年
學雷鋒日記
他記了60 年
他人在哪里
就把雷鋒精神帶到哪里
段榮會的紅色宣講是隨時隨地的。按現(xiàn)在年輕人的說法,段榮會絕對是一位“社?!?。
他自己家里開“紅色家庭傳承站”,把社區(qū)黨校和雷鋒精神宣傳站一路從河北開到北京。從幾個孩子的小課堂,到幾千人的大場面,段榮會都能講得投入,講得清晰,講得有吸引力。
但這些,還不足以展現(xiàn)段榮會的“社?!睂傩裕€有更厲害的。
在旅途的火車上,他能與年輕的乘務員們聊一路,在車廂里完成了一次對青年工人的紅色教育。在飛機上,他能和鄰座的乘客推心置腹,用自己對雷鋒精神的堅定信仰贏得陌生人豎起大拇指的真誠贊揚。甚至是在遠離家鄉(xiāng)2000 多公里、人生地不熟的海南,他也能在海邊晨練的時候發(fā)現(xiàn)并幫助一位患有抑郁癥的少年。
“住一處紅一片,走一路紅一線。毛澤東思想是源泉,雷鋒精神代代傳”這是段榮會常掛在嘴邊的話。
可神就神在,他真的做到了。而且一做就是60年。
“1963 年3 月5 日,毛澤東主席為英雄戰(zhàn)士雷鋒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我當時17 歲,被雷鋒同志的事跡深深感動。從那時起,雷鋒同志就是我一生的榜樣?!闭f起自己宣傳雷鋒精神的起源,段榮會眼中依然充滿光。
1964 年,段榮會參軍到了山海關。17 年軍旅生活,他除了完成部隊軍政任務外,還主動擔任起駐地多所中小學的校外輔導員,利用業(yè)余時間為孩子們宣講革命歷史、雷鋒事跡,積極倡導青少年學雷鋒。
20 世紀80 年代初,段榮會轉(zhuǎn)業(yè)回到家鄉(xiāng)邯鄲。在地委、市委黨校工作時,他把自己的辦公室辦成了雷鋒精神宣傳站。
退休后,段榮會先在邯鄲市邯山區(qū)百樂苑社區(qū)創(chuàng)辦了“四點鐘課堂”。后來他又在自己家中設立了“紅色家庭傳承站”,用兩個臥室陳列自己制作的有關雷鋒事跡的10 余塊展牌和100 余份雷鋒精神相關的照片、報紙、書籍,還有他從1963 年3 月起連續(xù)寫了60 年的學雷鋒日記。每當有青少年來家中參觀學習,段榮會都會精心布展,根據(jù)參觀人員特點進行講解。
2010 年,段榮會搬到石家莊居住。安頓下來,他就主動聯(lián)系當?shù)仃P工委和他居住的世紀花園社區(qū)黨支部。當年6 月,在社區(qū)黨支部大力支持下,段榮會組織成立了石家莊首家社區(qū)黨校和黨員驛站。后來,社區(qū)還建立“段榮會工作室”,依托這個工作室,他創(chuàng)辦了“退役軍人社區(qū)黨?!保嫦蛉珔^(qū)退役軍人黨員開展“忠誠奉獻”主題教育。
定居石家莊期間,段榮會把自己的宣講版圖拓展到了首都北京。他的女兒段紅娟在北京朝陽區(qū)工作生活,段榮會每年都會去小住。段紅娟沒想到,父親到了北京,竟然幫著附近三個社區(qū)分別建起了一個社區(qū)黨校、一個學雷鋒實踐基地還有一個雷鋒精神傳承站?!八轿疫@兒根本就不是來休息的,簡直比在家里還忙?!倍渭t娟說。
想讓父親好好放個假的,還有段榮會的兒子段紅軍。“我父親一輩子都沒真正休息過,我們就想著帶他來海南住一段時間。”結(jié)果,海南,也被段榮會納入了自己的宣講版圖?!拔覀冏≡谌f寧,有一次他去參加了萬寧市的一個‘候鳥人才交流座談’,會議之后就有市里的很多相關部門領導請他去學校給孩子們講課?!倍渭t軍說:“在附近十幾公里內(nèi)的學校講講也就算了,有一次他還毛遂自薦跑到離萬寧50公里的陵水一所學校給人家講。我們一天找不到他,還以為他走丟了,都急壞了。好不容易聯(lián)系上他,他還告訴我們‘丟不了’。別人家的老人來海南都是休閑放松的,他,到哪里他都要宣講,根本歇不下來?!?/p>
“我是2022 年5 月份從萬寧回到石家莊的,今年年初海口市還請我去講課。當時受疫情的影響沒能回去,現(xiàn)在可能短時間內(nèi)也沒法回去,因為我有任務。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后,我們要學習、宣傳二十大精神。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學校、社區(qū)給青少年做宣講?!倍螛s會認真地說。
“段爺爺,您對我說的話使我產(chǎn)生了很多感悟,您所做的一切都讓我感受到溫暖,謝謝您?!边@是段榮會幫助過的一個孩子寫給他的信上的話語。段榮會與這個孩子的相遇,源于海邊一次偶然的緣分。
在萬寧的海邊,每天早晨,段榮會都習慣撿一根樹枝在海灘上書寫毛主席詩詞、雷鋒日記等內(nèi)容。一天,他在海灘的書寫吸引了一位路過的女士?!澳抢蠋煱??”女士問?!拔沂亲銮嗌倌杲逃ぷ鞯摹!倍螛s會回答。誰知聽到這里,那位女士深深嘆了一口氣,表情也變得沉重起來。段榮會忙問因由。原來,這位女士來自湖南,這次是帶著孩子來海南散心的,她家孩子小小年紀患了抑郁癥,無法正常學習,家人也只能陪伴,沒有別的辦法。聽到這里,段榮會覺得這事兒他一定得幫,便把孩子和家長邀請到家中做客,招待孩子吃飯聊天,把自己對世界和人生的看法、感悟分享給孩子?!昂⒆踊厝ヒ院蠼o我寫了信。我講的能有一些作用,我也很高興。她是個好孩子,一定會好起來的。”段榮會說。
“有一次我去南京旅游,在景點遇到一群小學生戴著紅領巾在那里組織活動。我就上前去問他們知不知道3 月5 日是什么日子,小孩子們答不出,帶隊的老師就請我來講一講。我就現(xiàn)場給孩子們講雷鋒故事?!闭f到這里,段榮會十分自豪。
段榮會總能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教育引導青少年的“線索”。有一回,他在小區(qū)遛彎,發(fā)現(xiàn)有4 個小男孩正在冒雨撿白色垃圾。之后,他專程到這幾個孩子所在的學校給全體師生作題為《學雷鋒從身邊小事做起》的報告,并當場表揚了這4 個孩子。4個孩子更加堅定了學雷鋒的信念,其他同學也都因為身邊的榜樣而充滿學雷鋒的動力。宣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辦“四點鐘課堂”,段榮會分文不收。每年暑期辦“少年國防知識訓練營”,他分文不取。60 年來,累積為百萬余人次做過紅色宣講,他完全義務。
段榮會擔任校外輔導員有兩個規(guī)矩:拒絕接送,拒絕招待。近處的學校,他騎自行車去,遠一些的就坐公交車。他說,這樣一是不給學校添麻煩,二是方便,遇到孩子們折樹枝、打鬧之類的事兒,他可以隨時下來“管管”。忙的時候,他一天要去五六所學校講課,學校提出派車接送,他也婉拒了。
有人陰陽怪氣地問他:“您這個級別,講課費應該不少吧?”段榮會就回四個字:“分文不取?!?/p>
趨利之徒是永遠不會明白他為什么這樣做的。然而,我們能從他60 年從未斷過的日記里,感受到一名“五老”對信仰的忠誠?!敖裉炝x務在樓道打掃衛(wèi)生,樓道幾天沒人打掃了,我義務干了,既鍛煉了身體,心里還舒服,時刻不忘雷鋒同志……”“我很想多為祖國的下一代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呵護孩子們健康成長。雷鋒同志把青春全部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他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需要有人去傳承,要在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斷發(fā)揚光大?!?/p>
這是一名堅定的雷鋒精神傳承者在行為上與榜樣的不斷對標,這是一名老戰(zhàn)士向心中的雷鋒同志每天匯報自己的一言一行。
“我以我心喚眾心,我以我行帶眾行?!?0 年,段榮會把學習雷鋒融入自己的人生。真正做到了“住一處紅一片,走一路紅一線?!?/p>
春光明媚,段榮會又出現(xiàn)在校園里,與孩子們一同重溫《雷鋒日記》。77 歲的他坐得端正,站得筆直。孩子們望著他,似乎看到了自己心目中的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