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山西·白晉華
最北漠河供銷社
在計劃經(jīng)濟時代,供銷社是大家購物的主要場所。如今,超市網(wǎng)購電商微商異常繁榮,曾經(jīng)紅火的供銷社已失去往日的風采。然而,近段時間,“供銷社”頻上熱搜,再度走紅。目前全國各地供銷社數(shù)量正在不斷攀升,那些頗具年代感遺存下來的老供銷社,仿佛歲月的遺珠,無聲地閃爍著時代微光,成為人們旅游打卡之地。
位于黑龍江省漠河縣的中國最北村鎮(zhèn)——北極村(原名漠河鎮(zhèn)),因其祖國“最北”的特殊地理位置,賦予了它特殊的魅力。隨著旅游經(jīng)濟的發(fā)展,北極村早已城鎮(zhèn)化。在眾多的新式建筑中,充滿年代感的供銷社依舊紅火,鋪面雖老,卻是賓客盈門。漠河供銷社始建于1956年,木刻楞建筑,是當年漠河村唯一的國企單位,1977年在原址上翻修重建為一棟磚房,營業(yè)至今,仍保留著老供銷社的原汁原味。走進漠河供銷社,大缸醬油、滿缸醋香加之東北純糧酒的醇香,散發(fā)著老供銷社獨有的味道。老式的貨架,木制的玻璃柜臺,映入視線的這些老物件仿佛凝固了歲月。商鋪的名目、出售的商品仍舊是老式傳統(tǒng)的售賣編制,盤秤、算盤、量布用的刻度木尺,鍋碗瓢盆、油鹽醬醋茶,特別是一些計劃經(jīng)濟時期的宣傳畫,色彩鮮艷如初。這一切,都無聲地見證著祖國最北端計劃經(jīng)濟時期商品流通的模式。
店主叢秉武今年64歲,是供銷社現(xiàn)在的經(jīng)營者,他曾是供銷社的一名職工,2002年供銷社轉(zhuǎn)制時,他出資盤下了這個門面。幾十年來,老供銷社一直是北極村的商業(yè)中心,店里擺放著1000多種商品,經(jīng)營面積480平方米,被列為漠河市文物保護單位。每天早上供銷社一開門,村里的大爺大媽們就會陸續(xù)來到,他們天南海北地聊著,十里八鄉(xiāng)的大事小情就都知道了,“座談會”是供銷社幾十年不變的景致。
店主人叢秉武
地址:黑龍江省漠河縣北極村。
交通:哈爾濱、齊齊哈爾有前往漠河縣的火車,漠河縣城到北極村有班車。
在晉冀豫三省交界的平順縣大山深處,有一處被譽為“空中村落”的岳家寨。山村因為道路艱險,幾乎與世隔絕,村里的商店還延續(xù)著老名稱——岳家寨供銷社,保持著40多年前計劃經(jīng)濟時代的原貌。
店內(nèi)的柜臺是用青磚砌起來的,靠墻擺放的木制貨柜擺滿商品,上至鋤頭農(nóng)具、鍋蓋笤帚,下到香煙打火機、針頭線腦,琳瑯滿目?;ú?、解放膠鞋、棉花、松緊帶、鞋釘?shù)鹊?,充滿了年代感,這些曾經(jīng)都是人們最需要最實用的生活必需品。
管理商店的,是已年過七十的岳晚增老人。供銷社自1971年建成到現(xiàn)在,他是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的售貨員。1983年改制時,他舍不得離開,遂承包經(jīng)營至今,把他四十余載時光都奉獻在這里。因為有大山的隔絕和岳晚增老人的愛護,供銷社至今保持著當時的整體風貌。
堅守在岳家寨供銷社的老兩口
地址:山西省長治市石城鎮(zhèn)岳家寨村。
交通:到岳家寨最好是自駕游,也可在石城鎮(zhèn)或平順縣包車前往。石城鎮(zhèn)距離岳家寨17公里。
在繁華的北京鐘鼓樓東北側的一條小胡同里,順著青磚灰瓦,遠遠就能看到轉(zhuǎn)角處老式平房上“趙府街副食店”紅色的大字,漆紅色的老式門臉上招牌的字跡已剝落,掀開綠色泛黃的門簾,一進門立馬聞到一股獨有的醬香,不足百平米的店中,還保留著六七十年代經(jīng)營的品種和方式,老秤桿、老柜臺、老算盤……四周泛黃的墻皮上掛著那個年代的油彩商品宣傳畫,據(jù)說這是北京唯一一家現(xiàn)存的老式副食店。
北京最后一家趙府街副食店
網(wǎng)紅小店趙府街副食店
小店的經(jīng)營者是李瑞生夫婦,李瑞生是1987年接父親班來到趙府街副食店上班的。他回憶說,最初的趙府街副食店有100多平方米,售貨員有二十來人,在那個買肉要肉票、買菜要菜票的計劃經(jīng)濟年代,這家副食店負責附近幾條胡同1400戶的日常生活。自開業(yè)以來,店里的柜臺位置就沒有變動過,貨架上擺放的日常用品一應俱全,老北京二鍋頭、“中國紅”葡萄酒、大前門香煙,其中最吸引老主顧的還是柜臺上擺的幾盆醬菜和幾大缸散裝黃醬、麻醬……這些老北京人喜愛的吃食,幾十年如一日地保持著原有的味道。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qū)趙府街67號趙府街副食店。
交通:北京趙府街副食店。途經(jīng)公交車有107電車,635路,60路,地鐵2號線內(nèi)環(huán)(M2),5路,44內(nèi)環(huán)。
供銷社、代銷店、副食店這些時代老店大多是零星地存在于各地的犄角旮旯里,而山西昔陽縣卻難能可貴地完整地保留了五十年多前的供銷一條街。昔陽縣城不大,地處山西省中部。老城建筑在黃土山坡的臺地上,一條南北走向的老街縱貫其間,遠遠就能看見毛主席的畫像,下面寫著“農(nóng)業(yè)學大寨,紅旗一條街”。街道兩邊清一色水泥石子抹就的墻體立面,在白灰勾縫中被分割成規(guī)整的條塊形狀,門、窗、屋檐橫豎交織著的線條錯落有致,商鋪門前時有大紅的水泥立柱映襯出房屋的高大氣派,而斑駁對開的棗漆木門又透著歲月的滄桑。街道兩旁都是當年的機關或者商店,保留著原來的“人民商場”“人民郵電”“新華書店”“副食品商店”的地名和門牌。高出屋檐的墻上寫有“繼續(xù)革命,奮勇前進”“農(nóng)業(yè)學大寨,工業(yè)學大慶”“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標語。
今年七十多歲的李毛壽土生土長在這里,見證了這條老街的風風雨雨。李大爺說,這條街過去叫上城街,街上的百貨商店叫“人民商場”,里面格局是四方形的。記得商店里曾有一臺黑白電視機,每到中午,好多人蹭著看看稀罕的電視節(jié)目。當時這條街上還有一個很神圣的地方——新華書店。推開厚重的大門,里面安靜而整潔,書都放在玻璃柜臺里或是柜臺后面的書柜上,非買不能讀,可遠觀不可“褻玩”?;赝@條不長的老街,房頂上那制式的花邊、鑲嵌的標語、充滿革命故事情節(jié)的裝飾畫,給老街平添了許多生氣和美感,彰顯出特定年代的風采。
地址: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上城街。
交通:在太原市或陽泉市可坐到昔陽縣的班車。自駕從天黎高速昔陽出口下可到達昔陽縣城。
昔陽紅旗一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