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焱
·特別策劃·
掌控血糖
血中的葡萄糖稱為血糖,是人體的重要組成,也是能量的重要來源。人體每天需要很多的糖為各組織、臟器的正常運作提供動力。低血糖會導(dǎo)致大腦功能障礙、意識喪失,嚴重者甚至死亡。相反,持續(xù)的高血糖,會損害全身重要組織器官,引起廣泛的代謝紊亂,引發(fā)心血管疾病、失明和腎功能衰竭等并發(fā)癥。所以血糖必須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維持體內(nèi)各器官和組織的需要。研究顯示,采用生活方式干預(yù)6年可使未來14年的Ⅱ型糖尿病累計發(fā)生風險下降43%。而糖尿病前期,通過3個月左右的積極干預(yù),約有50%的患者血糖可復(fù)正常。我們在生活中掌握了正確的血糖穩(wěn)態(tài)知識,就可以遠離糖尿病的侵害。
我國的糖尿病患病率近年來呈爆炸式增長。中國人的血糖為什么不好控制?專家給出了三個原因。
節(jié)約基因中國人有“節(jié)約基因”,“由儉入奢”之后,就容易肥胖,得糖尿??!所謂“節(jié)約基因”,是人在吃糠咽菜時,身體的某些基因會最大限度地吸收營養(yǎng)。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這種基因就造成營養(yǎng)過剩。
想要免受糖尿病之苦,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就得跟老祖宗學(xué)習“主食以谷物為主、少油少鹽、吃八分飽、辛勤勞作”的生活方式。
吃得精細近年來,我們的糧食越吃越細,精米、白面是日常生活所選。可精米、白面幾乎不含纖維,吃進體內(nèi),很快被消化分解代謝,會讓血糖急速升高。多余的葡萄糖不能被馬上消耗掉,活躍的胰島素只能把盈余的葡萄糖儲存起來。如果我們每天吃進去的熱量總消耗不掉,就造成了胰島素相對分泌不足,血糖值就越來越高了。身體若是長期處于這樣的狀態(tài),便會得糖尿病。
所以,現(xiàn)在更提倡的是粗細搭配,給米飯?zhí)硇╇s豆(紅豆、綠豆、蕓豆、豌豆等)、雜糧(糙米、大麥米、玉米碎、燕麥等)。如果愛吃面,就在白面中加些玉米粉、黃豆粉、紫薯粉等。
肌肉欠缺肌肉欠缺鍛煉,這也是中國人糖尿病高發(fā)的重要原因。肌肉中有肌糖元,肌肉一運動,肌糖元就把食物轉(zhuǎn)化的血糖消耗掉,血糖就會降下來。很多人吃飯之后血糖高,走半小時就降下來了,就是這個道理。從這個角度上說,年過四十的人,要長長肌肉,給未來預(yù)防和治療糖尿病預(yù)留空間。
長肌肉的辦法是適度的負重練習。如果你能堅持每天快走三四十分鐘,最好再保證每周兩次的負重練習,如舉啞鈴、綁上沙袋抬腿等,在運動時感到肌肉酸、累,這樣肌肉才可以得到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