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君
摘 ? ?要:火龍果適合在山區(qū)種植,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價值,因此備受廣西種植戶青睞。文章對火龍果種植中的選種、種植場地選擇、種植技術標準化、嫁接育苗技術、病蟲害防治及采摘、運輸、存儲等方面進行詳細論述,旨在為廣西火龍果種植提供依據(jù)。
關鍵詞:廣西;火龍果;種植技術
文章編號:1005-2690(2023)07-0100-03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667.9 ? ? ? 文獻標志碼:B
火龍果營養(yǎng)豐富、口感軟糯,深受人們的喜愛,在我國具有較大的市場,種植火龍果有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火龍果種植業(yè)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發(fā)展。廣西是我國典型喀斯特(巖溶)地區(qū),全區(qū)35%的面積為巖溶地貌,土壤貧瘠,非常適合種植火龍果。
近年來,廣西火龍果種植業(yè)發(fā)展非常迅速,截至2018年,廣西火龍果種植面積已超10 000 hm2,南寧市已超過貴州省羅甸縣成為我國最大火龍果產(chǎn)區(qū)。2016年廣西舉辦了火龍果產(chǎn)銷對接峰會,成立了廣西火龍果聯(lián)盟,加強了對火龍果種植前、種植中和種植后的管控,提高了廣西火龍果的知名度和銷量[1-2]。隨著火龍果種植規(guī)模不斷擴大,火龍果種植的科學現(xiàn)代化、種植標準化、病蟲害防治以及采摘、運輸、保存就顯得尤為重要。
1 種植前準備工作
1.1 種植園地的選擇及設施配套建設
火龍果喜陽耐陰,應該選擇背風向陽的園地種植。種植園地年平均溫度不應低于19 ℃,每年1月最低氣溫要高于8 ℃,且近20年的最低溫度平均值不應低于0 ℃,連續(xù)48 h日平均溫度不能低于0 ℃?;瘕埞麑ν寥酪蟛桓?,最好選擇透氣性較好沙質土壤,土壤pH值為6~7.5。園地需要具備良好的排水性能。
選好火龍果種植園地后,要做好火龍果種植場地周邊及內(nèi)部水、電、路規(guī)劃建設。就近選擇電網(wǎng)接入點,將種植園區(qū)的電路并入電網(wǎng),保障園場的規(guī)劃建設用電和日常管理用電;為園場接入自來水,保障園場灌溉等日常工作的用水需求,同時在園場內(nèi)做好排灌設施和蓄水池建設,利用蓄水池收集雨水用于灌溉,提高雨水利用率,節(jié)約水資源。根據(jù)火龍果種植場地的面積,設置種植場的主干道、支干道和園場小道,利用道路將種植場分為若干個小區(qū),每個小區(qū)面積宜為3~14 hm2,方便日常管理。
火龍果樹的生長需要向上攀爬,可以設置支架,一是為火龍果提供攀爬環(huán)境,二是起到加固火龍果樹的作用。支架一般為水泥柱,水泥柱的規(guī)格宜為180 cm×8 cm×8 cm,插入地面40 cm,在水泥柱頂端設置十字交叉支架,并做防腐處理。水泥柱在平地的設置間距宜為2.5 m×2.2 m,在山地設置間距宜為2.2 m×2.2 m。在水泥柱的周邊種植火龍果,并在火龍果生長的過程中及時用鐵絲固定果樹,提供更好的支撐。
1.2 品種選擇
選擇火龍果品種需要考慮場地環(huán)境以及種苗生產(chǎn)環(huán)境。目前市場上火龍果品種較多,如紅寶龍、黃麒麟、紅水晶、蜜味白、金都一號、紅玫瑰9號、呈祥1號及紫水星等,也有很多已被淘汰的品種,因此要認真對比,選擇品質高、口味好、產(chǎn)量高、適應性強、抗病能力強的品種。目前廣西種植較多的品種是紅寶龍、金都一號等,這些品種的火龍果口感軟糯,口味甜蜜,市場銷量好,深受人們喜愛[3]。
2 種植技術要點
目前廣西火龍果的種植模式根據(jù)不同地形可以劃分為平地、山地、平地與山地結合3種種植模式。不同地形的種植方式也不同,例如平地模式可以采用立柱式和排式的種植方式;山地種植模式一般是讓火龍果依靠石縫或是攀附山體巖石生長;平地和山地結合模式則是2種種植模式的結合,即在平地采用立柱式,在山地采用攀附周邊巖體種植的方式。
現(xiàn)在火龍果種植大多是依靠經(jīng)驗,還未形成種植標準化流程,育苗、嫁接技術相對落后。文章總結試驗研究結果,結合當?shù)貙嶋H情況,編制了適合廣西平地種植和山地種植技術標準化規(guī)程,并詳細介紹火龍果嫁接、育苗技術,為火龍果種植提供技術支持[4]。
2.1 平地種植技術標準化規(guī)程
采用標準化、流程化、規(guī)范化火龍果平地種植技術,更科學地完成火龍果的種植,具體規(guī)程如下。
1)根據(jù)上述種植場地的選擇條件,完成種植場地及場地周邊和內(nèi)部水電路的規(guī)劃建設。最好選擇集中連片、地勢平坦的種植場地。如果選擇的是較為平緩的丘陵,需將場地改為階梯式,以保持場地的水土。
2)根據(jù)種植場地環(huán)境確定要種植的火龍果品種后,選擇的火龍果樹苗高度應保證在20 cm以上,根須必須發(fā)達,根長4 cm以上,樹苗新芽長度10 cm以上,同時剔除有蟲害、新芽不飽滿的樹苗,從源頭上保證火龍果樹健康生長?;瘕埞荒晁募揪梢苑N植,但在春季或者雨季種植成活率較高[5]。
3)平地模式種植火龍果可以采用立柱式和排式種植。相對于排式種植,立柱式種植可以適當增加火龍果種植密度。按照上述設置要求安裝水泥柱支架后,在頂端十字架上套摩托車橡膠外輪胎,并在水泥立柱的四面播種火龍果樹苗,讓火龍果依附立柱生長。
4)水泥柱按照行距2.5 m×2.2 m設置,1 hm2設置1 950根水泥立柱,可以種植7 800株火龍果。在水泥立柱周邊挖半徑30 cm、深度30 cm的圓柱體坑,用于施肥。然后將磷肥0.7 kg、復合肥0.5 kg和腐熟農(nóng)家肥24 kg與挖出的土充分混合制成底肥,并分層回填至挖好的圓柱體坑內(nèi),高出地面10 cm左右即可。在離水泥立柱4 cm的地方種植火龍果樹苗,根系入土5 cm。把火龍果樹苗平的一面對著水泥立柱,并用繩子將樹苗固定在水泥立柱上,入土種植6~7 d后方可澆水。
5)剛種植的火龍果樹苗需要注意施肥量,一次施肥不可過多,否則火龍果樹苗容易爛根或燒根?;瘕埞麡涿玳L出新芽后可淋施適量水溶性有機肥以促進根系及植株生長。在火龍果樹開花之前,樹苗每次新發(fā)芽時,都需要施一次肥,肥料以水溶性有機肥為主,同時配合施用0.1%氯化鉀溶液和0.3%的尿素?;瘕埞灾惨荒旰箝_始產(chǎn)果。為了提高火龍果的含糖量,可以在開花期間施加鉀肥和鎂肥。2—4月是火龍果開花的季節(jié),可以對每株火龍果樹施加農(nóng)家肥、磷肥和花生麩混合有機肥25 kg,待8—10月結小果時,每株樹苗可以施加45%復合肥0.3 kg?;瘕埞酌缭跐駶櫟耐寥乐猩L較快,因此在春夏季節(jié)需要保證土壤水分充足,使火龍果根系充分生長。
6)在火龍果的生長過程中要及時修剪枝干?;瘕埞壬卵康哪芰^強,需要修剪老枝、盲枝以及新萌生的嫩芽,選留1個頂端的壯芽,以便引導火龍果沿著水泥立柱向上生長。修剪掉火龍果基部所有側芽,并及時用繩子每隔25 cm綁苗,待火龍果生長到水泥立柱的頂端后及時摘心,有利于火龍果開花結果。
7)火龍果開花后,應根據(jù)品種的不同選擇人工授粉或者自花授粉。授粉后的花朵隨著生長慢慢結出果實,當幼果最大直徑達2 cm時,需要進行疏果。每枝樹干留2個發(fā)育良好、沒有蟲害的幼果,可以有效促進幼果的快速生長。為了保證火龍果果皮著色均勻、提高火龍果甜度和縮短火龍果成熟時間,需要進行套袋處理。需要注意的是,應保證袋子底部的排水透氣孔始終打開,否則袋內(nèi)容易積水,影響果皮著色的均勻性。
2.2 山地種植技術標準化規(guī)程
山地種植火龍果標準化具體步驟如下。
1)種植場地應選擇沒有樹、石塊連片、陽光充足的地方。種植前需要對場地進行3遍人工除草或者化學藥劑除草,將場地內(nèi)的雜草及雜草種子清理干凈。選擇靠近石頭的地方種植火龍果幼苗,方便幼苗攀附石壁向上生長。在種苗的地方松土,按照平地種植技術相同方法制備直徑為60 cm且高于地面10 cm左右的樹盆。
2)山地種植火龍果選苗條件與平地種植相同,同樣是一年內(nèi)均可種植,最好在每年的春季或者雨季。每公頃種植6 900株,火龍果苗平的一面對著石壁,在距離石壁3 cm的地方種植,讓上部根莖依靠在石壁上,種苗根須入土8 cm左右。
3)新種植的火龍果施肥方法和平地模式相同,即在每次新發(fā)芽后及時施肥。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在雨前或雨后按照1∶1的比例施尿素和復合肥300~375 kg/hm2,頻率宜為2次/月。
4)火龍果在種植一年投產(chǎn)后,后續(xù)的施肥、剪枝、授粉、套袋和采摘與平地模式相同。
3 火龍果嫁接育苗技術
火龍果品種改良一般采用嫁接技術。在嫁接前需要用酒精對鋼刀等嫁接工具消毒,避免火龍果樹感染病菌。嫁接技術按照切口的不同,可以分為平接法、切接法、芽接法和肉接法,其中平接法應用最為廣泛。
以霸王花品改火龍果平接法為例,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1)用消毒后的鋒利小刀沿水平方向迅速割斷距霸王花剛抽出嫩芽的根莖底部3 cm處,保證切口光滑,得到嫁接需要的砧木。
2)選擇和霸王花根莖粗細相同的火龍果嫩肉莖,用小刀沿水平方向割斷,切口表面需保證光滑和水平,至此得到了嫁接需要的接穗。接穗上3條莖邊必須有1個芽點,即每條芽條有3個生長點,芽條的長度宜為3 cm。
3)將砧木和接穗的切口相互貼緊并來回搓動至出現(xiàn)黏液,砧木和接穗依靠黏液連接后。輕輕拉動接穗,使接穗的髓心和砧木髓心對齊。
4)利用防水膠帶將切口纏繞固定,增加其牢固性。待嫁接3 d后切口逐漸愈合,拆除膠帶。
4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應遵循“預防為主,整治為輔”的原則,農(nóng)業(yè)措施、物理措施及化學措施相結合,到達有效防治病蟲害的效果。
農(nóng)業(yè)措施主要是選用無病蟲害和抗病性強的品種,加強種植場的通風和排水,及時清理種植場地內(nèi)雜草,科學施肥,及時補充鉀、磷,提高火龍果的抗性。
物理措施主要是利用害蟲的趨光性等生理特性誘殺害蟲,例如采用太陽能誘蟲燈誘殺害蟲。給火龍果套袋可以有效預防害蟲[6-7]。
化學措施是目前病蟲害防治使用最為廣泛的方法,具有操作簡單、見效快、成本低等特點,一般采用化學藥劑噴灑治理病蟲害[8-10]。表1統(tǒng)計了火龍果常見病蟲害及對應的化學治理措施。
5 火龍果采摘運輸
不同火龍果品種的成熟時間不盡相同。一般情況下,在火龍果開花后30~45 d,火龍果開始慢慢由綠變紅,并釋放出輕微的果香,說明火龍果已經(jīng)成熟,可以采摘;當果皮的顏色變得稍微暗淡時,說明火龍果已經(jīng)過于成熟。在采摘火龍果時,需要從火龍果果柄的基部剪下整個果實,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損傷火龍果。為采摘下的火龍果及時套上泡沫網(wǎng)狀保護套,分2層疊放,以避免在運輸?shù)倪^程中相互擠壓導致果實損傷。
6 結束語
火龍果是具有高適應能力、高營養(yǎng)價值、高經(jīng)濟價值的水果,推廣種植具有巨大意義。文章在研究火龍果種植技術的基礎上,總結了一套從種植場地選址、品種選擇、不同模式種植標準化流程、嫁接育種到采摘、運輸?shù)臉藴驶茖W流程,為廣西火龍果種植提供了可實踐的技術指引。
(編輯:許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