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
正是無數(shù)后起劇集一次又一次向著“類型天花板”挑戰(zhàn)摸高,才造就了當下劇集市場的繁榮
春夏之交,正是熱劇換檔的季節(jié)。這期間看了幾部劇——體育的、生活的、懸疑的……一方面感慨近段時間各平臺上劇集類型的豐富;另一方面又深感經(jīng)過了近些年市場所涌現(xiàn)的優(yōu)秀劇集的累積,各類型劇的“天花板”都已初具規(guī)模,新劇集欲向“前輩”發(fā)起挑戰(zhàn),制作水準和運氣還真都不可或缺。
看了幾集新上線的《不就是拔河么》,體育運動題材,劇名吸引人,不過因為涉及的競技項目不算熱門,多少覺得不夠過癮,看來挑戰(zhàn)類型新高不是那么容易。這類劇,觀眾對人物性格的激情起伏和動感攝影鏡頭,多少都會抱有一定預期,有時還會忍不住聯(lián)想、對比北京冬奧會期間播出的《超越》等劇??吹饺藲忸H高的王濛出現(xiàn)在《不》劇里是個驚喜,可很快還是感覺她的形象與拔河的關系不如與短道速滑更近。這就是知名體育明星出演體育題材影視作品容易受限的地方——專業(yè)上太出名了!你很難想象請鄧亞萍去客串一部保齡球題材的電視劇,或是請梅西出演乒乓球題材影視作品。
家庭劇《龍城》表現(xiàn)不錯,只是白宇的那張臉總讓人想到《喬家的兒女》里的“老大”,《龍城》中“鄭西決”時刻考慮家人的性格,也離“喬家老大”不算太遠。沒辦法,都怪《喬家的兒女》之前太成功了,這次更溫情的劇情主題,反倒讓人一時不大適應,有時還會質疑“鄭西決”這一角色背后的生活邏輯是否合理。
劉琳、高鑫的臉,會讓我馬上聯(lián)想到他們在其他劇集里塑造的成功角色,尤其是那些轟動一時的家庭倫理劇,說看《龍城》讓人時有“串臺”的感覺,并不夸張。馬伊琍的新造型與以往不同,表演也一如既往出色,但之前她塑造過的那些鮮明形象,多少還是對眼前的角色有些沖抵效應,這算是無奈吧,它獨屬于那些有過高光代表作的演員。當然,這種情形有時還是會有正面加持效應,如涂松巖這樣的演員,一旦在家庭劇里露面,觀眾就會知道那劇肯定不會差。
《龍城》在微小細節(jié)上仍有瑕疵:比如,“鄭東霓”生在德國的兒子起了個美式名字“杰弗瑞”,而非德式名字;一個“親子鑒定”的梗,在“鄭東霓”身上從父母用到兒子……這些也許會阻礙它挑戰(zhàn)《喬家的兒女》《都挺好》《小敏家》曾抵達的美譽度。
《漫長的季節(jié)》演員表現(xiàn)強悍,尤其陳明昊,一曲國標拉丁舞,甚至比某些專業(yè)舞者更具南美式的陽剛風情,劇中人物不服輸、不服老的性格也出來了。憑此一段,遠可以致敬約翰·特拉沃爾塔在《低俗小說》里的舞姿,近可以挑戰(zhàn)秦昊當年在《青紅》里的迪斯科炫技。該劇美中不足就是化妝有些過分,尤其一開始,幾位主演老年版的造型像被電腦換了臉。當代人的臉,老得其實并沒有那么快,化妝時的“做舊”要適可而止。
今年的涉案劇好像都比較偏愛穿插回憶敘事。這種敘事,偶爾來個一兩次,顯得敘事手法豐富,再多,反倒容易覺得累贅。稍早的《塵封十三載》也存在這個傾向。建議以后的涉案劇,不到非用不可的時候,還是盡可能減少回憶橋段的設置。有一些觀眾在網(wǎng)上比較該劇和《他是誰》的高下,雖說同為涉案劇,劇情中又都有陳年舊案的懸疑,但兩劇倒也不需要“比拼”——畢竟都屬于同類型劇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作品,各有短長。誰讓今年《狂飆》的余熱太猛呢,這種情形下,大家極容易對所有涉案劇既高度熱望,又投以挑剔的目光。
類型劇成就佳作的難,在于后起劇集總是不得不被觀眾拿來和已有的同類型“天花板”作品相比,且不以投資人和拍攝團隊的意愿為轉移??催^導演奇道談《無間》創(chuàng)作經(jīng)過的一篇文章,大意是在構思該劇之初,已經(jīng)意識到伴隨著《潛伏》《暗算》《黎明之前》三部“天花板”級作品的存在,想拍出有特色的諜戰(zhàn)作品,必須嘗試全新路徑。這大約也是所有清醒且有追求的類型劇導演和編劇一直孜孜以求的。
既然想走出新路,創(chuàng)作上的冒險在所難免,構思時妙用反常規(guī)思維在所難免,播出時遭遇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批評和質疑也就在所難免,畢竟在文藝領域,榮譽從來都是由挑戰(zhàn)和探索而來。正是無數(shù)后起劇集一次又一次向著“類型天花板”挑戰(zhàn)摸高,才造就了當下劇集市場的繁榮。那么,大家干嗎不繼續(xù)拼搏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