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xué)們,江南春晚,花繁木盛。經(jīng)過一整個春天的鋪墊,百花叢中的王者——牡丹終于姍姍登場,為春之盛會獻(xiàn)上最華美的衣裳。牡丹雍容華貴,繁艷芬馥,變易千種,絕少倫比,觀賞價值極高,自盛唐以來,一直被人們所珍愛。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如何歌頌?zāi)档さ摹皣煜恪薄?/p>
│植物名片│
牡丹
科屬:芍藥科,芍藥屬。
特征:落葉灌木,4—5月開花,8—9月結(jié)果;花單生于枝干頂端,有單瓣或重瓣,色彩豐富;品種多達(dá)上千種,有“花王”的美譽(yù);根部的皮有藥用價值,稱為“丹皮”。
用途:園林觀賞;藥用。
│詩詞賞析│
賞牡丹
[唐]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
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河南洛陽人,中唐著名詩人。他長期遭到貶謫,仍不屈不撓,樂觀奮發(fā),詩風(fēng)英邁軒昂,有“詩豪”之稱。
這首詩是唐人詠牡丹的名作,詩人賦予了牡丹“國色”的崇高地位,反映出當(dāng)時人們對牡丹的狂熱。與劉禹錫同時代的翰林學(xué)士李肇在《國史補(bǔ)》中描述了唐人愛牡丹的風(fēng)氣,“京城貴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為恥”,說明玩賞牡丹已成為長安城里貴族階層的時尚。本詩也從這種耽溺玩賞的心態(tài)著筆。在詩人看來,芍藥、芙?。春苫ǎ┡c牡丹相比,要么缺少格調(diào),要么缺少情韻,它們不能稱為“國”字頭的花,只有開放時整個京城都為之傾倒的牡丹,才當(dāng)?shù)闷鹛熳藝馁澴u(yù)。
│典故鏈接│
牡丹自古就有,是我國的原生植物,但全社會賞牡丹蔚然成風(fēng),是盛、中唐時期才形成的現(xiàn)象。當(dāng)時,上至帝王貴族,下至黎民百姓,都愛好牡丹。例如唐穆宗李恒在位時(820—824),每逢宮里的牡丹花盛開,他就下令用雙層頂蓋的帳子把牡丹周圍的欄桿全都遮蔽起來,對牡丹加以保護(hù)。穆宗還設(shè)置了惜春御史的官職掌管這些事務(wù),稱其為“括香使”。據(jù)《太平廣記》記載,韓愈有一個遠(yuǎn)房侄子善于種植牡丹,經(jīng)他培育的牡丹,花的色彩有白有紅,有黃有綠,每朵花上還有一句詩,文字的顏色是很顯眼的紫色。愛牡丹的風(fēng)氣一直延續(xù)到五代十國,后蜀大臣李昊喜歡把幾枝牡丹花連同長安特產(chǎn)的興平酥油分贈給朋友,并對他們說:“等到牡丹花要凋謝了,就用這酥油煎炸花朵食用,不要把濃艷的花丟棄了?!?/p>
主持人
石潤宏,文學(xué)博士,安徽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古代文學(xué)教研室教師,主要著作有《古詩詞里的動物植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