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是心血管內科常見的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發(fā)展到晚期出現(xiàn)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治療心衰常用的藥物有哪些呢?
1.血管擴張劑:如硝酸甘油、硝普鈉、硝酸異山梨酯等。
2.正性肌力藥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地高辛、左西孟旦等。
3.利尿劑:如呋塞米、氫氯噻嗪、托伐普坦等。
1.最初的“黃金搭檔”時期:普利或沙坦類+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或比索洛爾等)。
2.“金三角”時期:普利或沙坦類/沙庫巴曲纈沙坦+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或比索洛爾等)+醛固酮受體拮抗劑(螺內酯等)。
3.“四架馬車”(四重奏)時期:普利或沙坦類/沙庫巴曲纈沙坦+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或比索洛爾等)+醛固酮受體拮抗劑(螺內酯等)+鈉-葡萄糖協(xié)同轉運蛋白2(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抑制劑(達格列凈、恩格列凈等)。
目前,“四架馬車”是治療心衰的主要策略,不僅可以減少住院率,而且可以改善心衰預后,降低死亡率。
對于藥物治療效果差的頑固性心衰患者,可考慮心臟再同步治療(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
CRT包括心臟再同步治療起搏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pacemaker,CRT-P)和心臟再同步治療除顫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fibrillator,CRT-D)。
簡單說就是在胸部安裝一個小的儀器裝置,協(xié)調心臟的收縮和舒張節(jié)律,提高心工作效率,從而改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怎樣預防發(fā)生心衰或減少心衰復發(fā)呢?
1.生活方式:低鹽飲食、不暴飲暴食、少食多餐、戒煙限酒、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勞累、劇烈的活動以及情緒的波動。
2.積極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壓等危險因素。
3.預防感染等心衰誘因。
4.合理地使用抗心力衰竭的藥物。相關的藥物需在醫(yī)師的指導下服用,不可擅自換藥、減藥或停藥。
5.特別提醒在長期服用利尿劑(如呋塞米)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補鉀,定期復查電解質,預防低鉀、低鈉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