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曼曼
《甲方乙方》 打開賀歲喜劇大門
封面
馮小剛、葛優(yōu)、劉蓓賀歲新作《甲方乙方》 幫您好夢成真
1997年末,北京今日捷成攝影棚內,葛優(yōu)、劉蓓正在拍攝《中國銀幕》封面大片,為配合宣傳中國內地第一部賀歲電影《甲方乙方》。突然,親臨現場的馮小剛導演叫停了拍攝,說道:“咱來點新鮮的。劉蓓,你來給優(yōu)揭蓋頭吧;優(yōu),你要表現得嗲嗲的,最好還翹個蘭花指?!焙髞?,流傳甚廣的葛優(yōu)、劉蓓反串掀蓋頭照片由此誕生。照片中,穿著中式婚禮服裝的葛優(yōu)翹著蘭花指,眼神含情脈脈,站在他身后的劉蓓爽朗大方,作勢掀起葛優(yōu)的蓋頭,《中國銀幕》奉上的《甲方乙方》經典一幕,就這樣陪伴著中國賀歲喜劇一路發(fā)展,帶給無數觀眾快樂。
中國內地第一部賀歲片
何為賀歲片,《中國銀幕》雜志1997年12期專題報道《甲方乙方》時,給出解釋:專門為元旦春節(jié),除舊迎新的檔期定制的電影。著名電影人高軍說:“當年,賀歲片實際上有三大指標,第一是必須給這個檔期量身定做;第二是一定要喜劇的,第三是要有知名度高、有名氣的演員,明星大腕云集?!?997年,在內地電影市場一片蕭條的情況下,《甲方乙方》是精心策劃的產物,它的用途很明確:救市、突圍。馮小剛對賀歲片的品質如此定義:“把它放在不是賀歲片的檔期是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放到賀歲檔期則如虎添翼,這樣才行。”
1997年12月24日,《甲方乙方》——第一部內地電影人獨立攝制的賀歲片亮相北京,導演:馮小剛;演員:葛優(yōu)、劉蓓、英達、何冰以及馮小剛本人?!昂脡粢蝗沼巍背晒芷鹆爽F實與夢想間的橋梁,以不到400萬的成本斬獲了3600萬元人民幣票房,成為當年賀歲檔票房冠軍,并獲得了“百花獎”最佳男女主角及最佳故事片。同時,《甲方乙方》也為內地電影開拓出一條“喜劇+賀歲檔”的新路線。
高軍說,當年如果《甲方乙方》沒有出來,中國賀歲檔探索至少要晚5年。1998年迎來了內地賀歲片市場的“大紅火”。馮導繼續(xù)執(zhí)導的《不見不散》取得了更大的成就,票房高達4100萬,成為了1998年的國產電影票房冠軍?!榜T氏賀歲喜劇”成為票房的保障,馮小剛商業(yè)片導演的地位得以奠定。此外,陳佩斯、溫兆倫主演的《好漢三條半》,馮鞏主演的《沒事偷著樂》,趙本山主演的《男婦女主任》等十余部賀歲影片都參加了角逐。內地電影人看到了一個龐大的市場:在春節(jié)前的一段時間,是觀眾最愿意走進電影院的時間。以《甲方乙方》為契機,持續(xù)低迷多年的中國電影就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賀歲片”時代。
賀歲喜劇新時代
在世紀交替前,國產電影被好萊塢碾壓的歲月里,票房大獲成功的《甲方乙方》撐起了內地喜劇市場的半邊天,也證明了內地喜劇片的價值?!都追揭曳健窂男∪宋锏囊暯浅霭l(fā),將荒誕不羈的故事演繹得活靈活現,使得觀眾在搞笑之外對人生多了一點思索。這一點不同于彼時風頭正盛的港式喜劇,為內地喜劇電影開了一個良好的先河。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評價,馮小剛喜劇電影的成功是“平民英雄話語狂歡”的成功,也是小人物故事的成功。觀眾喜歡看他的電影中以葛優(yōu)為代表塑造的一群“周旋于是非的智慧,平衡于上下的韜略,提防明槍暗箭的辛苦,承受淺薄誤解的委屈”的小人物。馮小剛“賀歲三部曲”的后兩部《不見不散》《沒完沒了》以及《大腕》《天下無賊》等影片延續(xù)了類似模式:強烈的喜劇色彩、荒誕的故事情節(jié)、日常熟悉的小人物、幽默的京味語言,加上“鐵打的葛優(yōu),流水的女星”。這種感覺讓觀眾覺得很舒服,連續(xù)的成功也使得馮小剛躋身中國內地著名電影導演行列,有效地培養(yǎng)了內地觀眾每到年底期盼賀歲片的電影消費習慣。2012年徐崢、黃渤、王寶強領銜的《泰囧》創(chuàng)造國產電影票房新紀錄;再后來開心麻花與沈騰脫穎而出……內地賀歲喜劇從《甲方乙方》開始撒下了火種,以一個個票房奇跡證明了自己。
對于中國電影來說,《甲方乙方》的“價值”不僅在于票房與救市,還在于它從投資開始,就是完全按照商業(yè)模式進行運作。它有著同時期國產影片所沒有的濃郁商業(yè)化元素:觀眾喜歡的明星、簡單的故事、大團圓的結局。馮小剛說:“《甲方乙方》成為北京第一部票房過千萬電影,與導演本人關系不大,很大程度源于人為營銷?!睓n期概念的引入,與影片票房的高低關系緊密。它是1949年以來第一部為賀歲檔期所拍攝的電影,是第一部采取導演不領取片酬,而于影片利潤中提成的“風險共擔”形式,這些“第一”意味著中國的電影生產有了工業(yè)化制作的印記,為中國電影商業(yè)化的發(fā)展探索了經驗。
結語
26年前,馮小剛導演的《甲方乙方》開啟了中國內地“賀歲片”的大門;26年后,賀歲檔已經發(fā)展成為觀影人次多,受眾廣的傳統(tǒng)熱門檔期之一,賀歲片的形式也從當初的喜劇發(fā)展到后來的悲喜劇、歌舞片、戰(zhàn)爭片、懸疑片等等,電影題材和類型選擇逐漸多元化。在《甲方乙方》的最后,一個逐漸遠去的背影說出了那句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臺詞,“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那一年,內地賀歲片的獨特魅力被發(fā)現,它對中國電影的重要性早已得到充分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