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馬克思恩格斯無產階級歷史使命思想及其當代啟示

        2023-05-09 12:21:40鄭宇寧
        理論觀察 2023年12期

        鄭宇寧

        摘 要:無產階級歷史使命思想是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無產階級革命與人類解放的重要理論成果。從這一思想的生成境遇和相關文本的考察來看,馬克思、恩格斯逐漸將無產階級由抽象的哲學語境放還到現(xiàn)實的革命實踐之中,并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框架內完成了無產階級歷史使命思想的基本構建。使命主體、具體路徑和實現(xiàn)目標是馬克思、恩格斯闡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完成歷史使命的三重要義。馬克思、恩格斯的無產階級歷史使命思想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根基,并為中國共產黨踐行初心與使命提供了嶄新方式與現(xiàn)實啟示。

        關鍵詞:無產階級;歷史使命;人類解放;共產主義

        中圖分類號:A8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3)12 — 0034 — 07

        “使命”一詞本指出使的人所奉的命令或所領受的任務。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語境中,“使命”和“歷史使命”的內涵基本相同,即指由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決定的、具有歷史規(guī)定性的使命。馬克思、恩格斯揭示,隨著資本主義經(jīng)濟結構的崩潰,無產階級作為最先進的階級必然要實現(xiàn)推翻私有制,解放全人類的歷史使命。通過文本考察,揭示馬克思恩格斯無產階級歷史使命思想的建構邏輯和實質要義,不僅有助于深刻理解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而且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踐行初心與使命提供理論依據(jù)和現(xiàn)實啟示。

        一、馬克思恩格斯無產階級歷史使命思想的生成境遇與文本考察

        十八世紀末,蒸汽機的發(fā)明和使用揭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序幕,以科技革命為推動力的工業(yè)革命也逐漸席卷歐洲大陸。得益于工業(yè)革命,資本主義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yè)向機器大工業(yè)的過渡,實現(xiàn)了生產力的巨大發(fā)展和生產關系的極大變革。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幾乎同時產生,同樣脫胎于大工業(yè)生產,卻在工業(yè)資本主義邏輯中分道揚鑣。資產階級憑借財富占有和資源掌控的極大優(yōu)勢成為雇傭者,從而對無產階級進行無情的壓迫和剝削,無產階級卻棲居于社會底層,喪失一切生產資料,淪為工廠機器的附庸和資本積累的工具。此時,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已經(jīng)充分暴露,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

        之間的對立狀態(tài)也鮮明展現(xiàn)出來。隨著兩大階級斗爭的不斷尖銳,工人擺脫異化勞動、爭取自身權利的斗爭逐漸興起并形成浩大聲勢,尤其是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歐洲三大工人運動將無產階級推上了歷史舞臺,并宣示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已然

        具備了獨立斗爭的能力。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無產階級在工人運動中迸發(fā)出的強大的革命力量和強烈的斗爭熱情,從而對無產階級及其歷史使命進行進

        一步探究。

        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語境中,“無產階級”這一概念一經(jīng)出場便具有普遍性、革命性、歷史必然性等特征,然而馬克思、恩格斯是通過不同的路徑發(fā)現(xiàn)無產階級及其革命力量的。馬克思從“時代錯亂”的德國現(xiàn)實與德國資產階級抽象理性思維之間的矛盾入手,在哲學批判視野中進行初步的理論表達?!度R茵報》時期,通過“對所謂物質利益發(fā)表意見”的時事辯論,馬克思發(fā)覺普魯士國家并非理性的化身,其處理和解決問題的出發(fā)點只是維護富人利益,這表明以

        理性為原則的黑格爾的國家觀同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相違背。馬克思已經(jīng)察覺到黑格爾法哲學和國家哲學的重大缺陷,并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揭示了黑格爾對市民社會和國家關系的“頭足倒置”?!兜路觇b》時期,基于對鮑威爾那種“在意識上消滅宗教”的帶有強烈思辨意味的宗教批判的哲學審視,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將宗教批判引向政治批判,從物質實踐出發(fā)顛覆作為觀念的歷史敘述[1],最終在“消滅哲學”的過程中,尋找到需要新哲學以實現(xiàn)徹底的革命的社會力量即表征著“人的完全喪失”的無產階級。馬克思指出“德國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這個解放的頭腦是哲學,它的心臟是無產階級?!保?]無產階級必須掌握革命理論,將哲學作為精神武器,以此來否定一切私有制,實現(xiàn)“人的完全回復”。

        恩格斯則從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的角度,通過對資本原罪的控訴揭示了無產階級的自我解放,并闡明共產主義事業(yè)是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最終旨歸。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中,恩格斯先是直面英國資本主義工廠的生產實踐以及被禁錮在冰冷機器中的工人的苦難現(xiàn)實生活,指出資產階級始終盡職盡責地扮演著對工人進行“社會謀殺”的幕后主使,而資產階級政治經(jīng)濟學不僅為這種“社會謀殺”提供合法性辯護,還附上一整套壓榨工人的方法,以至于這種帶有強烈階級偏見的政治經(jīng)濟學只是對私有制的美化和一些利己的辯論。在深入剖析資產階級意識形態(tài)的虛假性后,恩格斯描述了無產階級斗爭反抗的歷程,即從“最無教養(yǎng)、最不自覺的”盜竊,到暴力搗毀工廠砸碎機器,再到成立工會,以組織的形式開展斗爭,最終發(fā)展到憲章運動。無產階級的自發(fā)斗爭正是未來人類進入共產主義社會的預示,共產主義“不僅僅是工人的事業(yè),而且是全人類的事業(yè)”[3]。由此,馬克思、恩格斯殊途同歸,無產階級作為歷史使命之實現(xiàn)主體進入到二人視域內。

        隨著對唯心主義在觀念上構想社會變革的純粹思辨的打破,馬克思、恩格斯逐漸完成了向唯物主義和共產主義的轉變,并開始重視政治經(jīng)濟學的研究,將其作為刺穿資本幻想和解放無產階級的重要理論基礎。馬克思在《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沿用了費爾巴哈式的人本主義邏輯從而進行哲學批判,但同時開始注重對當代資本主義經(jīng)濟現(xiàn)象的研究,形成了哲學與經(jīng)濟學的雙重話語表達。馬克思指出:“勞動所生產的對象,即勞動的產品,作為一種異己的存在物,作為不依賴于生產者的力量,同勞動相對立?!保?]即工人在勞動活動中生產出來的勞動產品并不屬于自身。因而工人成為與私有財產相對立的方面,進而成為無產階級,無產階級就是作為人之“非人”的頂點狀態(tài)的現(xiàn)實化身,人只不過是工人[5]。要還原勞動活動的自由自覺性、積極揚棄異化勞動和私有財產以及真正占有人的本質,就要有無產階級“現(xiàn)實的共產主義行動”[6]。此時馬克思首次闡述了共產主義實質,并從經(jīng)濟事實出發(fā)逐步將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實現(xiàn)推向歷史唯物主義領域。此外,在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合著的著作《神圣家族》中,二人從群眾的現(xiàn)實利益及其普遍貧困的“非人性”的生活條件出發(fā)進一步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即無產階級為了獲得合乎人性的外觀必須徹底否定非人性的生活條件、為了解放自身而不得不消滅自身。

        基于唯物史觀的形成和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發(fā)展規(guī)律的深入研究,馬克思、恩格斯為無產階級意識到并實現(xiàn)自身的歷史使命建構歷史唯物主義框架,即摒棄直觀的人本主義邏輯,將對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分析提升到歷史唯物主義層面。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馬克思、恩格斯從“現(xiàn)實的個人”出發(fā),演繹出歷史唯物主義最關鍵的范疇,即生產力。生產力是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表現(xiàn)為分工,他們以自然分工為邏輯起點,對分工的各個階段與不同階段相適應的各種所有制進行了考察分析,從而揭示出“一切歷史沖突都根源于生產力和交往形式之間的矛盾”[7]。這意味著馬克思、恩格斯能夠在資本主義私有制批判和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敘事中闡述無產階級作為“現(xiàn)實的個人”如何實現(xiàn)自我解放。實際上,正是生產力的不斷發(fā)展迫使無產階級對自身的目標、使命和責任有了愈發(fā)清晰的認知,生產力的客觀屬性也賦予無產階級內在力量從而使歷史使命之實現(xiàn)成為可能。在《哲學的貧困》中,馬克思延續(xù)了《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的歷史唯物主義成果,并對蒲魯東那種小資產階級的觀點進行了批判。既想保留資本主義私有制和雇傭勞動又試圖擺脫資本主義發(fā)展給自身帶來的毀滅性反噬,這種妄想脫離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而實現(xiàn)社會改良的幻想終究是行不通的,因為“要使被壓迫階級能夠解放自己,就必須使既得的生產力和現(xiàn)存的社會關系不再能夠繼續(xù)并存”[8]。馬克思在具體的、歷史的層面上對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對抗關系作以剖析,并指出無產階級作為革命階級是最強大的一種生產力,當這種生產力沖破藩籬,資產階級統(tǒng)治將難以為繼,一切剝削形式亦會覆滅。

        馬克思、恩格斯為理論基地之壘砌做了大量的探索和準備工作后,從理論層面轉到革命實踐層面,從而比較系統(tǒng)和完整地闡述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共產黨宣言》是無產階級歷史使命思想初步生成的標志性著作,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運用對比分析法揭示了無產階級的徹底革命性,那些在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中間搖擺不定的小工業(yè)家、小商人、手工業(yè)者和農民等,因其內在不可避免的二重性而不能代替無產階級,只有無產階級才能承擔起消滅階級統(tǒng)治,解放全社會的任務。馬克思、恩格斯又運用唯物史觀原理對階級斗爭、無產階級政黨和無產階級專政進行了論述,進一步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此時,無產階級概念已然具備了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意義,成為歷史的與具體的統(tǒng)一,無產階級歷史使命思想也初步呈現(xiàn)出完整形態(tài)。

        總之,馬克思、恩格斯無產階級歷史使命思想的生成邏輯與其本身思想的發(fā)展邏輯相符合。從關注人類解放的理論直覺到探索無產階級革命力量的理論自覺,從共產主義思想的初步表達到無產階級歷史使命內容的完整呈現(xiàn),馬克思、恩格斯已然在唯物史觀的基礎上完成了無產階級歷史使命思想的基本構建,而后將其運用于國際工人運動的革命實踐,并在指導革命實踐的進程中繼續(xù)發(fā)展該思想。

        二、無產階級實現(xiàn)歷史使命的三重要義

        馬克思、恩格斯從他們所處時代的社會歷史事實出發(fā),透過主體、路徑和目標三重維度,闡述了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如何在現(xiàn)實的革命斗爭中解放自身從而解放全人類。

        (一)無產階級歷史使命存在多維實現(xiàn)主體

        首先,無產階級作為資本主義的否定性化身,是徹底革命的社會力量。馬克思恩格斯直截了當?shù)靥岢觯骸百Y產階級不僅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種武器的人——現(xiàn)代的工人,即無產者?!保?]無產階級自誕生便帶著鎖鏈,為資本所套牢,常年承受著工業(yè)機器對身體的蹂躪和對尊嚴的踐踏,得不到正常生活的保障和法律規(guī)則的庇護,并隨著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而“越來越降到本階級的生存條件以下”。出于對資產階級“非人道”統(tǒng)治的憤懣和要求改變貧困生存狀態(tài)的強烈愿望,無產階級不再繼續(xù)沉溺于資產階級的工資謊言,而是奮力逃離淪為工業(yè)機器和私有財產合謀下的社會犧牲品的悲慘命運。歷史賦予無產階級摧枯拉朽的使命與任務,無產階級以內在蘊含的無窮否定性抵抗著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和社會秩序,資產階級愈是加強對無產階級的社會控制愈是遭到無產階級否定性力量的反噬。無產階級的內在否定性意味著其自身便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一方面,無產階級深入工業(yè)生產一線,必然最直接地掌握作為技術革命成果的先進知識和技能操作,更能深刻理解其中的科學精神和真理價值,從而提升自身素質,成為生產力發(fā)展的有力推動者和物質財富的勤奮創(chuàng)造者。另一方面,機器大工業(yè)的出現(xiàn)使得新的生產組織管理形式即資本主義大工廠制度得以誕生,工廠制度規(guī)范下的工人們克服了農民和小生產者的散漫性,具有較強的組織原則和紀律意識,又因工廠的流水線運作特點而聯(lián)合在一起,具有朦朧的階級意識。

        其次,無產階級與農民階級具有利益一致性,工農聯(lián)盟是革命勝利的階級基礎。馬克思指出“農民所受的剝削和工業(yè)無產階級所受的剝削,只是在形式上不同罷了。剝削者是同一個:資本。”[10]在資本主義國家,農民在大農場模式和繁重賦稅的擠壓下艱難度日,而隨著資本集中化不斷加劇,農民逐漸被剝奪土地使用權和財產權,走向破產的悲慘境地??梢?,農民階級和無產階級雖然各自代表著不同的生產方式,但是農民在經(jīng)濟上的貧困和社會地位上的失落與無產階級的生存狀態(tài)別無二致,二者同為資本的奴隸,都有為推翻資產階級統(tǒng)治揭竿而起的革命愿望。由此,農民階級是無產階級的天然同盟者,無產階級為了避免使自己的革命變成“孤鴻哀鳴”,也要尋求農民的支持。二者源于共同訴求成為理論上的同一陣營,而要使工農聯(lián)盟成為現(xiàn)實,農民階級必須承認并接受無產階級在聯(lián)盟中的領導地位。因為農民階級的二重性特征使其并不具備徹底的革命性。囿于落后的自然經(jīng)濟,農民具有強烈的小農意識和私有觀念,缺乏組織性和自律性,慣于妥協(xié)、順從,缺乏革命定力。又因散居各地的生存布局和不便利的交通狀況,農民彼此缺乏聯(lián)系,信息閉塞,無法形成全國性的政治組織,于是“他們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別人來代表他們”。因此,無產階級在工農聯(lián)盟中居于革命領導地位,承擔著聯(lián)合、團結乃至教育農民的艱巨任務。

        最后,無產階級政黨是實現(xiàn)歷史使命的先驅者。無產階級的組織形式經(jīng)歷了“臨時的局部性同盟”“孤立的同盟”、初具政治性質的“經(jīng)常性的同盟”等幾個階段,最后走向無產階級政黨。無產階級政黨這一更能代表先進性的成熟的工人組織不再滿足于僅僅解決工人的工資和勞動時間等問題,而是認清自身的階級利益,領導工人反對現(xiàn)存制度從而獲得自身解放。馬克思、恩格斯曾對共產主義者同盟這一世界第一個國際性的無產階級政黨有過如此描述:“共產黨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黨相對立的特殊政黨。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而不同的利益”[11],這里就揭示了共產黨的無產階級性質。此外,無產階級政黨以其科學的行動綱領和正確的策略原則為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與解放運動樹立旗幟、確立方向。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闡明了無產階級政黨的行動綱領,包括最低綱領即推翻資產階級統(tǒng)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以及最高綱領即消滅階級與私有制,實現(xiàn)共產主義。這一行動綱領一方面消弭了無產階級的“自在”狀態(tài)從而達成利于革命斗爭的統(tǒng)一思想和統(tǒng)一行動,另一方面實現(xiàn)了根據(jù)革命發(fā)展的不同態(tài)勢有針對性地制定革命任務,確保無產階級革命既杜絕超越實際局面所容納的最高斗爭限度,又避免因過于保守而錯失良機,同時不偏離革命所指向的共產主義最終目標。無產階級政黨的策略原則也蘊含于行動綱領的運行邏輯之中,體現(xiàn)為培育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利用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武裝自己、在保持自身政治與組織的獨立性的基礎上加強國際各民主政黨的聯(lián)合等等。

        (二)無產階級歷史使命具有多條實現(xiàn)路徑

        首先,無產階級內在生成自覺意識,成為“自為階級”。個體因相同的經(jīng)濟狀況和社會地位而隸屬于同一階級,當這一階級內部的個體能夠超越個人利益,將共同利益上升為體現(xiàn)全部階級成員共同意志的階級利益,并能夠有意識地突破被經(jīng)濟條件框住的階級界限,從而追求并實現(xiàn)重大使命和遠大抱負時,這一階級便從“自在”狀態(tài)上升為“自為”狀態(tài)。因此,無產階級僅僅組織為無產階級并不能直接導致大革命的爆發(fā),只有使其形成階級意識,認同自身階級歸屬,為本階級利益的實現(xiàn)而奮斗,自覺承擔本階級的歷史使命,無產階級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自為階級”。階級意識發(fā)揮著凝聚情感認同、喚醒革命意識、催化戰(zhàn)斗力等重要作用。此外,“教育”是無產階級自覺意識得以生成的重要因素,教育因素來源于幾個方面:其一,在資產階級為反抗封建貴族和肅清工業(yè)發(fā)展障礙而不得不尋求無產階級援助時,“資產階級自己就把自己的教育因素即反對自身的武器給予了無產階級”[12],使無產階級在實際革命中受到了教育和鍛煉,掌握了一定的斗爭策略。其二,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的激烈競爭導致部分小資產者因無力抵抗大資產者的欺壓和吞并而紛紛破產,被迫加入無產階級隊伍。由于小資產階級受過良好的教育,因此“他們也給無產階級帶來了大量的教育因素”。其三,隨著兩大對立階級的矛盾沖突加劇,資產階級內部也發(fā)生了分裂,部分資產階級思想家“轉到無產階級方面來了”,他們已然在理論上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程有了清晰的認知,幫助無產階級提高階級覺悟和斗爭水平。

        其次,無產階級通過暴力革命奪取政權。馬克思、恩格斯在工人早期的罷工運動和起義斗爭中看到了暴力之于革命的必然性,意識到“用和平方式進行革命”是十分不切實際的,在資本家牢牢掌控下的資本主義社會體系中,和平示威不具有足以撼動體系的威懾力。無產階級只有“以統(tǒng)治階級的資格用暴力消滅舊的生產關系”[13],“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而建立自己的統(tǒng)治”[14],才能消滅階級的存在條件乃至階級本身,繼而實現(xiàn)自身解放。尤其是當無產階級被資產階級以“集中的、有組織的社會暴力”即國家權力進行殘酷統(tǒng)治和血腥鎮(zhèn)壓時,無產階級必然要跳出妥協(xié)陷阱,以暴力反擊暴力,用暴力炸毀社會制度的陳舊外殼,使社會獲得新生。然而暴力雖然內蘊必然性卻不具有絕對性和統(tǒng)一規(guī)定性,“暴力”因素并非充斥在革命進程的始末,“暴力”是作為一種革命手段而非一般規(guī)律的存在。馬克思、恩格斯始終將暴力革命作以靈活運用,不否認任何和平過渡的斗爭形式,強調各國無產階級革命也應根據(jù)本國的社會性質、經(jīng)濟現(xiàn)狀和風俗習慣等實存情況選擇合適的革命形式。馬克思在《憲章派》一文中指出:“普選權就等于英國工人階級的政治統(tǒng)治”[15],通過闡述普選權對英國工人階級的作用和意義,揭示了和平過渡形式的可能性。

        最后,高度發(fā)展生產力,促進生產關系變革。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發(fā)展生產力不僅是“資本的歷史任務和存在理由”,更是無產階級在實現(xiàn)歷史使命的各個階段中不能避開的根本任務。在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生產力是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推動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社會形態(tài)的更替。伴隨著生產力發(fā)展,資產階級建構了先進的工業(yè)邏輯。又由于生產力的繼續(xù)發(fā)展,資本主義社會迎來了消亡時刻,無產階級接下時代發(fā)展的接力棒,組織現(xiàn)代化的社會大生產,為生產力解除枷鎖。發(fā)展生產力,能使人與自然的關系達成和解;變革生產關系,則能使人與人的關系獲得全面發(fā)展。馬克思將生產關系歸結為三種關系:人的依賴關系、物的依賴關系和自由聯(lián)合關系。資本主義社會形態(tài)所對應的是物的依賴關系,并且歸根結底還是人的依賴關系在資本主義社會的表現(xiàn)。這種依賴關系以商品、貨幣、資本等“物”態(tài)事物為中介,表現(xiàn)為對他人的普遍依賴。無產階級要變革生產關系,實際上就是要擺脫這種物的依賴關系,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自由聯(lián)合關系。隨著私有制的廢除,社會整體及其成員不再受個人或抽象的物的統(tǒng)治,而是按照自身所需對生產進行社會的、

        合理的、有計劃的調節(jié)和控制。此時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作為生產的實際調節(jié)者依然發(fā)揮作用,國家直接占有生產資料,生產者利用這些生產資料最大限度地發(fā)展生產,生產的產品由勞動者共同占有,作為生存資料和享受資料,為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建設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

        (三)無產階級歷史使命內蘊多重實現(xiàn)目標

        首先,推翻資產階級統(tǒng)治,實現(xiàn)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政治解放。物質利益的不同加劇了兩個階級的矛盾,經(jīng)濟關系的沖突成為了社會革命的核心。當無產階級再也無法忍受資產階級殘酷的壓迫和剝削,無法在資本邏輯支配下的社會經(jīng)濟關系中安然生存時,顛覆資本時代、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便成為必然之勢。馬克思、恩格斯在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深入研究后,便得出了“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16]這一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無產階級專政便是符合這一規(guī)律的具體環(huán)節(jié)。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中指出,工人不應該對資本家的任何許諾抱有幻想,因為在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范圍內,無產階級絕無可能實現(xiàn)自身的政治解放,除了建立無產階級的階級統(tǒng)治別無他法。在馬克思看來,無產階級專政是無產階級進行階級斗爭的政治形式。“一切階級斗爭都是政治斗爭”[17],政治革命是社會革命的必經(jīng)過程,推翻剝削階級只能采取暴力革命顛覆政權、進行階級斗爭的形式。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就是在“稱為國家的政治組織逐步解體直到最后消失”[18]之前,繼續(xù)進行階級斗爭,運用具有政治性、組織性和管理性的國家政權鎮(zhèn)壓資產階級的反抗,并按照新的方式組織社會,這是達到未來社會革命目的、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必要過渡階段。

        其次,消滅私有制,實現(xiàn)建立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經(jīng)濟解放。經(jīng)濟解放包括兩重含義,一是使人從物質匱乏和異化勞動中解脫出來,二是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對以個人勞動為基礎的個人財產制度的否定中解放出來。前者指向私有制的覆滅,后者實現(xiàn)了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建立。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產主義的特征并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保?9]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階級對立以及生產領域的無政府狀態(tài)等,都歸結為所有制問題。這種資產階級的所有制遵循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相分離的運行邏輯,將勞動者個人的分散的生產資料轉化為社會集中的生產資料,社會財富集中于少數(shù)人手中,生成資本的前身,并逐漸瓦解著無產階級的現(xiàn)實生存狀態(tài)。無產階級奪取國家政權后將不再重蹈“私有制”覆轍,而是“在協(xié)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20],重新建立一種現(xiàn)代社會的個人所有制,從而使生產資料擺脫資本屬性,復歸社會性本質。當生產資料公有制得以建立,勞動者成為調控社會生產的主體,商品、貨幣等私有形態(tài)被逐漸消滅,社會已然能夠有計劃地調配勞動時間和勞動職能,合理調節(jié)社會需要與社會生產的比例,徹底消除生產領域的無序狀況。

        最后,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實現(xiàn)階級消失與國家消亡的人類解放。馬克思對人的終極關懷是以實現(xiàn)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即人類解放為歸宿的。無產階級從既定的客觀條件出發(fā)尋求超越當前現(xiàn)實的路徑,完成對人類生存困境的揚棄,而在這一過程中,一切私有制的非完備形態(tài)和表現(xiàn)為強制性與統(tǒng)治性的社會外觀都將消亡。其一,一切階級和階級差別消亡。階級之存在源于人們在生產關系體系中的不同地位,是生產力有所發(fā)展卻又發(fā)展不足的產物。當生產力發(fā)展到一定高度,私有制被廢止,社會成員的物質利益得到了保障,社會分工不再具有強烈的經(jīng)濟屬性,人們對生產資料的占有不存在絕對差別。此時,階級之存在失去了客觀條件。也就是說,無產階級終將隨著歷史使命的完成而消失,這種消失不是指人的非存在,而是指人的非階級性存在,階級附加在人身上的枷鎖脫落,人的自由發(fā)展要求得以實現(xiàn)。其二,國家自行消亡。國家與階級是“命運共同體”,隨著階級的消失,國家也將自然消亡。同階級的產生一樣,國家并非從來就有,它是階級分化的結果和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以資本主義社會為基礎的現(xiàn)代國家只是“資產者為了在國內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財產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種組織形式”[21]。對無產階級而言,國家是損害自由、壓抑人性的強制機構,是資產階級用以壓迫無產階級的暴力場所。當束縛人發(fā)展的私有制和階級關系走向消亡,國家作為資產階級用以統(tǒng)治、鎮(zhèn)壓社會成員的工具,也避免不了消亡的命運。基于此,人掙脫了階級、國家等固化身份的形式束縛,并通過自由自覺地勞動成為物質與精神雙重維度上富有的人,實現(xiàn)了徹底的解放。

        三、馬克思恩格斯無產階級歷史使命思想的當代啟示

        馬克思、恩格斯的無產階級歷史使命思想指導了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并在世界歷史的向度內為各國的無產階級革命實踐所檢驗。同時,它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源頭,對中國共產黨踐行初心與使命提供了基本思路和現(xiàn)實啟示。

        第一,堅持階級立場與人民立場的內在統(tǒng)一。

        立場問題是具有根本性的問題。所謂立場,就是“人們觀察、認識和處理問題的立足點”[22],立場決定著社會群體的思想觀點、政黨的政治傾向甚至國家的前途命運。馬克思、恩格斯一早將無產階級立場視為無產階級的革命基點與活動原則,在《共產黨宣言》中,他們又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為絕大多數(shù)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即在無產階級解放自身乃至全人類的進程中,以無產階級為革命先鋒隊的階級立場與為無產階級政黨“為絕大多數(shù)人謀利益”的人民立場已然以內在統(tǒng)一的形態(tài)貫穿始終,并給予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永葆初心與使命以學理基礎和歷史經(jīng)驗。

        在新時代的語境下,一方面,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階級立場,不僅要避免對階級分析諱莫如深,而且要將階級分析方法和階級斗爭學說運用于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之中。原因在于,我國尚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并不蘊含徹底消滅階級與階級差別的成熟條件,當前世界亦尚未超越階級社會的歷史階段,國內與國際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階級斗爭?;诖?,在事關方向旗幟、制度和道路,事關國家安全與發(fā)展等原則性和本質性的問題上,中國共產黨必須堅定無產階級立場,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度與意識形態(tài)鑒別力,警惕并瓦解西方“普世價值”“憲政民主”等錯誤思潮對我國意識形態(tài)的顛覆和國內外敵對勢力在我國制造“顏色革命”的圖謀,永葆黨作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革命精神和斗爭品質。另一方面,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人民立場,就是將最廣大人民群眾作為實踐主體、價值主體和評判尺度,涵蓋了依靠人民、為了人民的價值意蘊,更直接指向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依靠誰、為了誰、相信誰”的政治話語表達。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所闡明的,“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23],人民正是中國共產黨實現(xiàn)長期執(zhí)政的最大底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正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以人民為主體,要求黨與國家的任何方針決策都要基于對人民群眾意愿與需求的準確把握,緊緊依靠人民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尤其在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變的背景下,黨需要完成對人民訴求全面提升的主體確認,并以人民為評價主體和檢驗尺度做出理性價值選擇。

        第二,堅持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的有機互動。在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無產階級實現(xiàn)歷史使命的語境中,革命具有一種廣義的內涵。革命帶有暴力色彩,指無產階級通過階級斗爭和暴力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統(tǒng)治;革命亦是變革,通過實踐的變革實現(xiàn)社會有機體的革新與改造,改造的領域既包括客觀現(xiàn)實世界,也包括人的主觀世界,人在變革社會的同時也在實現(xiàn)自我革新。實踐的變革要求中國共產黨兼顧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的雙重視域,實現(xiàn)二者的深層互動。

        一方面,社會革命的廣泛推進離不開革命主體對自身的不斷形塑即革命主體的自我完善與自我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牢記初心和使命,在新時代把黨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24],黨在新時代實現(xiàn)使命的內在途徑正是以自我革命的形式展現(xiàn)的,黨的自我革命亦是無產階級政黨自覺意識生成在新時代中國的具體表現(xiàn)。黨的自我革命與黨的建設有著一致的理論內涵。其一,黨的自我革命是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本質的內在需要。黨需要警惕所有妨礙自身發(fā)展、腐化先進本質的行為的滋生,要對任何動搖黨執(zhí)政根基的危險因素嚴防緊守,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在直面問題與反思自身中提高黨的政治敏銳性、思想先進性、組織堅定性和作風純潔性。其二,黨的自我革命是增強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馬克思、恩格斯在指導各國無產階級政黨的革命活動時就強調,無產階級政黨應該具有汲取教訓、糾正錯誤從而實現(xiàn)自我超越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育在中國共產黨的隊伍內高度凝練為“從嚴治黨”,包括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反思并解決黨內現(xiàn)存問題,培育黨對執(zhí)政使命的責任性意識,從而形成黨加強自身建設的自信心與自覺性,并以更先進的姿態(tài)應對執(zhí)政考驗。

        另一方面,黨的自我革命以社會革命為根本動力,社會革命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任務。社會革命作為全方位意義上的革命,是發(fā)生在社會生活廣泛領域內的包括社會結構、社會發(fā)展方式等多層次多方面的變革,并以“同傳統(tǒng)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25]的共產主義革命為最終目標。新時代,黨將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最重要、最深刻的社會革命,這正是共產主義理想與不同歷史時期階段性目標相統(tǒng)一的現(xiàn)實化、時代化的結果。黨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作為社會革命的戰(zhàn)略遵循,以改革作為具體策略和形式,以此破除一切固化思想和僵化體制的藩籬,推動人的全面革新和社會的全面發(fā)展。黨以自我革命形塑自身品質,以社會革命破解發(fā)展困局。黨要堅持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的協(xié)同發(fā)展與有機互動,將自身建設提升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政治戰(zhàn)略層面,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執(zhí)政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治理能力等,使黨真正承擔起擘畫新時代社會革命宏偉藍圖的歷史使命。

        第三,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和“自由人聯(lián)合體”的一致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以外交話語形式出場的全球性價值理念,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及中國人民對現(xiàn)實世界的理想存在狀態(tài)的積極探索?!白杂扇寺?lián)合體”作為共產主義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揚棄和資本主義虛假共同體的解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內蘊的價值訴求與“自由人聯(lián)合體”所昭示的人類未來社會的理想圖景相契合,二者在建構上的一致性統(tǒng)一于無產階級實現(xiàn)歷史使命的社會實踐中。其一,在生成向度上,人類命運共同體遵循“自由人聯(lián)合體”對資本邏輯和“民族中心主義”狹隘思維的超越。當今世界,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并存,且不斷展開對話或對抗。資本邏輯仍以主體姿態(tài)掌控著人類社會,經(jīng)濟制裁、技術壟斷、零和博弈等叢林法則造成國家間沖突升級和全球發(fā)展失衡;貧困、生態(tài)惡化、公共衛(wèi)生危機等世界性難題的解決也愈發(fā)棘手。在現(xiàn)代語境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便是在對立與沖突中尋求促進各國和平發(fā)展、推動人類共同發(fā)展的實際方略,并且關鍵在于順應全球化浪潮,聚焦共同利益,破解現(xiàn)實困境。其二,在基本原則上,人類命運共同體以“自由人聯(lián)合體”的非排他性為基準。在共產主義的歷史場域中,人在實現(xiàn)自身自由發(fā)展的同時也給予他人自由發(fā)展的充分空間,尊重與包容是這一場域的基本運行機制?;诖?,黨在探索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實現(xiàn)形式上秉持著尊重個體、包容差異的全局觀,提出“一帶一路”建設,即以非排他性原則為核心,在尊重各國家的不同發(fā)展方向的基礎上尋求共同發(fā)展,“倡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惡,彼此要多拆墻、少筑墻”[26]。其三,在歷史走向上,人類命運共同體與自由人聯(lián)合體是最終形態(tài)與階段目標、理想化社會與時代化呈現(xiàn)的關系。人類命運共同體尚未達到共產主義的高度,不能直接轉化為自由人聯(lián)合體。但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包含著全球觀和全球共同體的意蘊?,F(xiàn)代語境中的人不但是為國家、民族所設定的人,同時也是全球的一分子,不同國家、不同體制、不同膚色的人共同享受生產力發(fā)展帶來的美好便捷的生活,也共同應對困難和挑戰(zhàn)。全球、全人類互相依賴程度加深,這證明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xiàn)實可行性,也預示了人類社會最終形成“自由人聯(lián)合體”的歷史趨勢??傊h立足于全人類的自由發(fā)展和徹底解放,始終致力于打破意識形態(tài)藩籬,揚棄私有與異化,變革全球治理體系,為建構未來社會搭建現(xiàn)實橋梁。

        〔參 考 文 獻〕

        [1]胡海波,張章.從“歷史科學”到“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社會科學概念的演繹程序[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

        53(06):43-50.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

        [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7.

        [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6.

        [5]倪娜.私有財產與人類解放——重讀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J].社會科學輯刊,2010(05):11-14.

        [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2.

        [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7-568.

        [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55.

        [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0.

        [1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0.

        [1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

        [1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1.

        [1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1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

        [1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390.

        [1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

        [1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0.

        [1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6.

        [1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

        [2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74.

        [2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84.

        [22]習近平.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努力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J].求是,2010(07).

        [23]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001).

        [24]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31.

        [2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26]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61.

        〔責任編輯:侯慶?!?/p>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18禁| 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播放| 成全高清在线播放电视剧|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欧美99|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一区hh| 无码一区二区丝袜| 色婷婷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av| 特黄大片又粗又大又暴|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2022国内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网| 亚洲av熟女少妇久久| 中文亚洲欧美日韩无线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色欲| 国产婷婷丁香五月麻豆| 久久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麻豆视频av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护士的小嫩嫩好紧好爽|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破处在线观看| 天堂av中文在线官网| 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d| 黄片视频免费观看蜜桃|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麻豆久久五月国产综合| 白嫩少妇在线喷水18禁 |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 国产日韩厂亚洲字幕中文| 影音先锋女人av鲁色资源网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DVD|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国产裸体美女永久免费无遮挡 | 激情五月六月婷婷俺来也|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夜色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国产av网址大全|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国产老熟妇精品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