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永華 周文利
摘要:岳池縣認真分析對比傳統(tǒng)玉米套作大豆與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基礎上,結合當?shù)剞r(nóng)機生產(chǎn)水平,因地制宜,制定了岳池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輕裝簡化種植栽培技術》。該技術將玉米、大豆豐產(chǎn)技術和農(nóng)業(yè)機械作業(yè)技術合理組裝配套,通過選優(yōu)品種搭配、調節(jié)株行間距、調節(jié)農(nóng)機參數(shù)、科學正確操作農(nóng)機等一系列措施,充分利用邊際效益,挖掘玉米、大豆單產(chǎn)潛力,實現(xiàn)玉米不減產(chǎn),增收一季大豆的目的。具有玉米大豆生長互融共生、優(yōu)勢互補、合理利用土地空間、透風透光、用地養(yǎng)地結合、減輕勞動強度、降低生產(chǎn)成本、增加種植效益等顯著優(yōu)點。
關鍵詞:玉米;大豆;農(nóng)機;播種
四川省岳池縣地處四川省東部丘陵地區(qū),縣內地形復雜,以低山、中丘和淺丘為主,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7.3℃,年無霜期309d;年均日照1239.1h;年均降水量1085.6mm,年平均濕度79.5%。光熱資源充足,雨量充沛,能滿足多種作物生長。土壤多呈中性或微酸性,是典型的紫色土區(qū),以灰棕紫泥田土為主,淺丘山地,土質肥沃,可廣種雜糧,特別適宜種植水稻、油菜、玉米、大豆等糧經(jīng)作物,其中玉米種植面積達0.9萬hm2,大豆種植面積在0.33萬hm2以上。岳池縣多地早有玉米套作大豆習慣,常年套作面積超過0.13萬hm2,素有“玉米套大豆,十種九不漏”說法。2021、2022年,連續(xù)兩年通過在岳池縣玉米、大豆主產(chǎn)區(qū)白廟鎮(zhèn)、顧縣鎮(zhèn)等地示范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輕裝簡化種植栽培技術》,推廣面積達333.33hm2,結果表明:玉米平均產(chǎn)量550.3kg/667m2,大豆均產(chǎn)為110.5kg/667m2,同比傳統(tǒng)種植,節(jié)約勞力5~7個/667m2,節(jié)約成本
350.6元/667m2,增收達550.6元/667m2,確實是費省效宏新技術,試種過的種植大戶、專業(yè)合作社、家庭農(nóng)場均表示來年愿意擴種。其技術要點如下:
1 選好搭配良種。
1.1 玉米良種
選用緊湊型、半緊湊型植株,生育期株高適中,高抗倒伏和病害、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適宜密植和機械化收獲的成單716、南玉88等為種,備良種1.5~2kg/667m2。
1.2 大豆良種
選用生育期適中、蛋白質含量高、高抗豐產(chǎn)、耐蔭適宜密植和機械化收獲的成豆18、南夏豆25等為種,備良種2~2.5kg/667m2。
2 選用適合模式
2.1 選好農(nóng)械
根據(jù)岳池縣土壤實情、現(xiàn)有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水平和農(nóng)業(yè)機械運用實際現(xiàn)狀,可選用當前玉米主流機型播種機,或兼用玉米播種機(可選用2BYFSF-3型),選擇砂壤土或輕壤土,實行了高標準農(nóng)田改造適合機械化操作的地塊,作業(yè)前規(guī)劃好播種作業(yè)路徑,播前應進行試作業(yè),按復合種植模式行距和株距要求,調節(jié)好機具參數(shù),確保株行距均勻,有效解決播種作業(yè)質量、播種深度、碾壓強度、農(nóng)機具調頭轉彎等實際問題。
2.2 選好模式
在認真分析總結當?shù)貍鹘y(tǒng)玉米大豆套作模式,對比《四川省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結合當?shù)厣a(chǎn)實際和現(xiàn)有農(nóng)機條件,通過對玉米縮株保密、對大豆擴間增光,實現(xiàn)大豆玉米帶狀復合共生,因地制宜選用4:2、4:3兩種模式。
2.2.1 4∶2模式
實行4行大豆帶與2行玉米帶復合種植。帶寬290cm,其中,大豆行距40cm、株距10cm,播種9200粒/667m2以上;玉米行距40cm、株距15-20cm,畝播種4600粒以上。大豆帶與玉米帶間距65cm。
2.2.2 4∶3模式
實行4行大豆帶與3行玉米帶復合種植。帶寬350cm,其中,大豆行距40cm、株距10cm,播種7600粒/667m2以上;玉米行距50cm、邊行株距12cm、中間行株距15cm,播種4400粒/667m2以上。大豆帶與玉米帶間距65cm。
3 播種前準備
3.1 耕好播地
在滅茬除草處理后,進行翻耕,達到土地平整,理好四溝,實現(xiàn)能排能灌。雜草應進行播前除草,雜草較少可采用人工除草或機械除草,雜草較多采用化學除草。其方法為:選用960g/L精異丙甲草胺乳油60~90ml/667m2,或330g/L二甲戊靈乳油150~300ml/667m2,兌水45kg,在播種前選擇晴天無風的天氣施藥,均勻噴霧后應迅速進行淺混土。禁忌提高藥液濃度和使用量,嚴禁重復噴霧,噴霧器械使用完后,一定要徹底清洗干凈,以備下次使用。
3.2 良種處理
大豆播種前,選用高效、低毒、病蟲兼防的大豆種衣劑(如6.25%咯菌腈·精甲霜靈懸浮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玉米購買進行種子包衣的玉米種為種。將備選包衣好的備用良種,進行物理處理,進行紫外照曬3~4h,減少病菌,提高出苗率。大豆播種前,用鉬酸銨5g/667m2,兌少量熱水,利用玻璃容器進行充分溶解,用冷水1kg進行稀釋,然后均勻噴在大豆包衣種子上,邊噴邊攪拌以保證噴霧均勻,堆放2h陰干后,再進行播種。
3.3 施好底肥
全層均勻撒施腐熟有機1000kg/667m2,結合播前耕地,耕入土壤耕作層。
4 高質量播種
4.1 適期播種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適宜播期為5月20日~6月10日,在翻耕好備播地,若墑情適宜,應搶時播種。
4.2 種肥同播
應根據(jù)當?shù)刈魑锷a(chǎn)實際水平,確定好目標產(chǎn)量,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方法,確定施肥種類和數(shù)量,不同模式下大豆、玉米的施肥量存在差異。大豆一般不施用氮肥,根據(jù)測土配方,補施磷鉀肥,可在鼓粒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玉米施用氮磷鉀控釋肥(N-P-K:28-6-10,控N≥8%)40~50kg/667m2作為種肥同播,用尿素10~25kg/667m2作為提苗肥和攻苞肥,在土壤缺鋅區(qū)域,隔年施七水硫酸鋅1kg/667m2。
4.3 規(guī)范播種
4.3.1 科學使用農(nóng)機
帶狀套作選擇2BYFSF-3型播種施肥機進行大豆播種,播種深度3~5cm,土壤相對含水量應控制在60%~65%范圍內。操作農(nóng)機時,要保持勻速直線行駛,行進速度應控制在4~5km/h。注意:及時添加種子和肥料,轉彎時提L播種機,實行小心慢速轉彎防止損傷開溝器;倒退時應提前提L開溝器,避免損壞播種機。
4.3.2 精量播種
大豆玉米應采取分步播種,實行精量播種,玉米1~2粒、大豆3~4,播深3~5cm,大豆玉米共生間距保持60~70cm。4:2模式玉米播種時,將農(nóng)機改裝為2行,調行距為40cm,株距為15~20cm,平均種植密度4600株/667m2,并增設排肥器、搞好種肥同播。大豆播種時,選好適用農(nóng)機,調好株行距,行距為30~35cm,株距為10~12cm,平均種植密度9200株/667m2。4:3模式玉米播種時,將播種機調為3行,玉米行距50cm、邊行株距12cm、中間行株距15cm,播種4400粒/667m2以上。大豆實行4行帶行距40cm、株距10cm,播種7600粒/667m2以上。
5 科學田間管理
5.1 保墑出苗
若墑情較差,播前先造墑再播種。播后若土壤墑情不足,嚴重影響玉米大豆出苗,應進行滴灌、噴灌,保墑促早出苗;及早人工查苗,對出苗差的地方,應實行人工勻苗補種,出苗過密的地方,應進行人工排栽,確保出苗齊、苗壯。
5.2 化學除草
苗前地塊只有少量雜草,應采用人工或機具進行除草,如雜草較多時,采用芽前封閉與苗后定向除草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化學除草。其方法為:播后芽前用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金都爾)100ml/667m2,如闊葉草較多可混加草胺磷(80~120g/667m2)進行封閉除草;苗前除草效果不好的地塊,根據(jù)當?shù)夭萸?,在大豆、玉米苗后早期,即大?~3葉、玉米3~5葉期,選擇大豆、玉米專用除草劑實施莖葉定向除草。大豆用15%精喹·氟磺胺微乳劑(精喹禾靈5%+氟磺胺草醚10%)100~120g/667m2,對水30~45kg;玉米用27%煙·硝·莠可分散油懸浮劑(煙嘧磺隆2%+硝磺草酮5%+莠去津20%)150~200g/667m2,對水30~45kg。苗后除草要在噴霧裝置上加裝物理隔簾,將大豆、玉米隔開施藥,嚴防藥害。施藥要在早晚氣溫較低、沒有露水、無風的天氣條件下進行,藥劑噴施要均勻,提高防效。后期對于難防雜草可人工拔除。
5.3 科學防治病蟲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輕裝簡化種植,大豆玉米所發(fā)生的病蟲應堅持在預測預報的基礎上,搞好大豆玉米病蟲統(tǒng)一防治,采用物理、生物綠色防治為主,化學藥物防治為輔。
5.3.1 物理防治
一是掛殺蟲燈。在田間按燈間距為80~160m布置智能LED集成波段殺蟲燈,誘殺危害玉米、大豆成年害蟲,如玉米螟、斜紋夜蛾等。二是增設色板。在田間,按每月用竹竿或繩線固定20張/667m2可降解黃、藍色板誘殺低飛害蟲,如:蚜蟲、灰飛虱、薊馬等。三是安裝太陽能殺蟲燈。根據(jù)預測預報,在鱗翅目、鞘翅目害蟲成蟲發(fā)生地,選擇采用靶向誘芯及配套誘捕器棋盤式懸掛太陽能殺蟲燈,放置高度以高出作物10~15cm為宜,1套/667m2,集中連片使用。
5.3.2 生物防治
根據(jù)大豆的斜紋夜蛾、食心蟲成蟲危害特點,可采用懸性信息素誘芯配套誘捕器方法進行防治。其方法為:在大豆開花前期,按棋盤式懸掛安放性信息素誘芯配套誘捕器3~5套/667m2,均勻懸掛在田間誘捕斜紋夜蛾成蟲、大豆食心蟲成蟲。
5.3.3 化學統(tǒng)防
在預測預報的基礎上,搞好玉米大豆病蟲化學防治。當田間高隆象、莢腐病等病害嚴重時,在大豆開花結莢期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藥劑,并添加農(nóng)藥增效劑,統(tǒng)防統(tǒng)治1次。方法:選用綠僵菌與2.5%敵百蟲粉,或 8000IU/ml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100~200g/667m2,兌水30~45kg。玉米紋枯病在發(fā)病初期,采用1%井岡霉素0.5kg兌水200kg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進行基部噴霧;利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400倍液噴霧在玉米大喇叭口防好玉米螟蟲,用500 g/L的甲基硫菌靈100ml/667m2,按推薦劑量噴施,防治玉米大豆細菌性葉斑病、灰斑病。
5.4 搞好植株調控
該模式通過調節(jié)株行間距、利用邊際效益,挖掘玉米、大豆單產(chǎn)潛力,單位面積群體較大,存在長勢過旺易倒伏的風險,進而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若大豆長勢過旺,用5%的烯效唑可濕性粉劑20g/667m2,兌水30~50 kg,在大豆三葉期或分枝期或初花期,噴施莖葉實施控旺。玉米可在大喇叭口期用250g/L甲哌鎓水劑300~500倍液全株均勻噴霧,適度控制株高,增強抗倒伏能力,改善群體結構。注意調控使用劑量,不得隨意加大劑量,也不能重噴、漏噴,防止出現(xiàn)調控過當,影響后期產(chǎn)量和品質。
5.5 科學施肥
大豆生長不宜追施氮肥,可根據(jù)土壤肥力狀況,巧施磷鉀肥。方法:結合病蟲防治,在大豆營養(yǎng)生長旺期、生殖生長初期,用90%的磷酸二氫鉀50g/667m2+稀施美50ml/667m2,兌水30kg,噴施葉面。玉米已進行種肥同播,后期不再施用磷、鉀肥,對長勢較差的田塊,應補施提苗肥、攻苞肥。施肥方法:玉米出苗后10~15d后,用尿素5~10kg/667m2淋施提苗肥;小喇叭口期,用尿素12~15kg/667m2施好攻苞肥。在土壤缺鋅區(qū)域,隔年施七水硫酸鋅1kg/667m2。
6 做好防災減災
6.1 抗旱保苗
大豆、玉米苗期遇適如葉片失水嚴重,應及時澆水保苗。7月中下旬至8月初,大豆、玉米需水敏感期,如遇高溫持續(xù)干旱應選擇在早晚及時澆水,澆水后應進行遮陰覆蓋,防止過快水分蒸發(fā),影響大豆、玉米生長,造成減產(chǎn)絕收。
6.2 防好大風
在生長后期,大豆玉米植株高大,大風天氣易造成大豆玉米倒伏,應立即扶正固土,可噴施葉面肥,防治病蟲害,延長葉片功能期,提高粒重。
6.3 即時排澇
連續(xù)降雨或強降雨,形成田間漬澇,田間濕度過大,給大豆、玉米生長期帶來不利影響,應提前疏通溝渠提高排澇能力,及時降低地下水位,減少濕害。受澇地塊,排澇后應及時追復合肥(N-P-K:15-15-15)5~10kg/667m2,或適當噴施葉面肥,減少對產(chǎn)量的影響。
7 合理機械收獲
玉米在完熟期,可用4YZP-2685型履帶式收獲機,根據(jù)不同模式,調好機械寬度,對玉米進行收獲。大豆葉片全部落凈,搖動有響聲時,收獲帶狀間作大豆采用GY4D-2機型,根據(jù)不同種植模式,調好寬度對大豆進行聯(lián)合收獲。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輕裝簡化種植栽培技術選用適機操作緊湊型、半緊湊型玉米和耐蔭高抗大豆品種,通過調節(jié)株行間距,將大豆玉米高產(chǎn)技術和農(nóng)機科學使用有機組裝配套,可減輕勞動強度、降低生產(chǎn)成本,增加種植效益等顯著優(yōu)點,適用在玉米、大豆主產(chǎn)區(qū)有條件地區(qū)規(guī)?;茝V。
參考文獻
[1] 韓孝君,劉立軍,解紅英.東阿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的研究與思考[J].智慧農(nóng)業(yè)導刊,2022(4):57-59.
[2] 呂愛淑,劉坤俠,寇輝.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示范與應用[J].基層農(nóng)技推廣,2015(1):31-32.
[3] 羅熙芬.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模式[J].數(shù)字農(nóng)業(yè)與智能農(nóng)機,2022(16):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