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書屋
作者-卞蘭英
運河之都,半城繁華。有一書屋,名曰芥子, 隱于竹巷!
“生于芥子有須彌,心似微塵藏大千”,芥子微小能裝天地,書屋斗室能納萬物,顧名:芥子書屋。
早年春上,初識書畫,結緣書屋。
屋之主人張連武先生,號蘭竹道人。蘭之君子也,竹之風骨高潔!他性情儒雅。做人厚道樸實, 經(jīng)商誠信為本,童叟無欺。講信譽,重商道。從一介書生到書屋主人,多年內(nèi)外兼修,書墨熏陶,已己胸藏萬卷,府暗乾坤。乃謙謙君子,得夫人之助襯,更加錦鯉添香,屋之風光。伉儷二人,喜己之喜,喜眾之喜,風雨經(jīng)營書屋十余載,于書畫界, 享有美譽!
春暖濟州,一樹花開。竹桿巷里的芥子書屋, 包羅萬象,別有洞天。
走進書屋。墨香撲鼻,古風襲身!一排排篆、隸、楷、行、草書法字帖,整齊有序地陳列于書架。一本本國畫、工筆、素描教材安置在柜臺,幾團莆草,盆幾多肉,點綴書叢間,頓生清雅之氣!唐、宋、元、明、清。商周秦漢,民國當代,歷代文學泰斗,書畫名家之作,盡在其屋。
移步二樓。幾幅名人字畫懸掛于長廊,增雅添香。
內(nèi)藏清雅小室:南墻端穩(wěn)博古架,東壁茶臺月牙椅。一盆惠蘭西角擺,平安竹花瓶中載。輕彈古琴北窗臨,七星冷劍鎮(zhèn)寶宅!
走進書屋。有如鳥兒飛向藍天,詩人走向原野。走進書屋。“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心境由然而生。
隨手翻閱,對書而望。頓覺墨痕婀娜, 唐風晉彩。高古厚重,翰逸神飛?;虮╋L驟雨,或閑庭信步,似屋漏,如畫沙。人從畫中來,飛禽走獸,鳥語花香。竹林七賢魏晉風度放縱不羈, 會稽山王羲之蘭亭一序,傳世千古。攜鐘繇、趙孟頫、顏真卿、柳公權、虞世南、……等書畫大家跨過時空光年,穿越古今,紛紛踏至而來,棲息在芥子書屋,齊聚一堂,不亦樂乎!
觀其屋。墨色生香,雅物添趣。書畫古籍、筆墨宣紙、古琴茶臺、舊硯方印、摩娑鐘鼎。蕓窗凈幾羅列,佳客玉立相映。紫氣飄然,雅致清遠! 芥子書屋。微小樸拙,卻廣宇蒼穹。數(shù)載日積月累,沉淀著濟州古城的風土人情,不斷推陳出新, 豐富著書畫古籍文化內(nèi)涵。
根植于民族傳統(tǒng)文化土壤中,滋養(yǎng)著一方書畫愛好者。
傳承著藝術文化載體。隱默在東大寺旁,竹桿巷里,連接著老城舊巷的古往今來!
花開陌上,唯有書香。君子常存古道,人生興致各有情長,如林癡于梅,陶嗜于菊,板橋傾于竹,元章醉于石。書之所有向往皆愛,以自身趣味,不妨一覽芥子書屋。從書屋名字到每個陳設, 都烙上了屋之主人的影子, 染上了主人靈魂的馨香!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芥子書屋。書香墨韻,書里字里千古芳華,以書會友,以趣談心,或琴或書,游文戲墨,幽雅書香,撫慰心靈塵埃,綻放年華光芒。書屋骨子里的風雅, 讓人從喧鬧的生活鎖碎中解放靈魂,換一刻安靜悠然,以慰籍生命的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