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簡稱“越”,古稱越州,是浙江省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具有江南水鄉(xiāng)特色的文化和生態(tài)旅游城市。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首批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之一,是著名的水鄉(xiāng)、橋鄉(xiāng)、酒鄉(xiāng)、書法之鄉(xiāng),名士之鄉(xiāng),被評為“東亞文化之都”。
從前,紹興,只在我的想象中。
想去紹興,大約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初中課文中的那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就文字而言,總是感覺過于抽象,因此心心念念地想去近距離接觸一下魯迅先生自小生活和成長的地方;其次,紹興也是大詩人陸游自小生活的地方,而且這里還留下了他和唐婉的愛情故事。
更重要的原因是,去紹興也是去年底剛剛離開我的爺爺心中的夢想。
爺爺長期居住在成都,前年底由于身患重病來到杭州治療,在此期間曾經(jīng)多次提出想去紹興看一看,然而由于身體的原因,雖然杭州到紹興的距離并不遙遠,但他老人家的這一想法最終沒能實現(xiàn),留下了永遠的遺憾。我去紹興,可以說也是為了爺爺,幫他完成未盡的心愿。
跟隨著研學導師的腳步,我如愿來到了紹興。
春雨朦朧,楊柳依依,堆煙疊霧,細雨剛剛濕潤了紹興街頭整齊劃一的柳梢和小河上蕩漾的復古烏篷船。現(xiàn)代化的大馬路和半新不舊的樓房,和想象中的紹興相去甚遠。在前往百草園的路上,我們并沒有發(fā)現(xiàn)著名的咸亨酒店,只能從路旁的一家家賣著茴香豆的小吃店,去努力尋找魯迅時代的一絲影子。步入百草園,園中的植物并沒有魯迅筆下的那么茂盛,皂莢樹、光滑的石井欄、菜畦、奇異花草和矮墻雖然還在,但似乎多了許多現(xiàn)代氣息,少了一些魯迅童年生活的味道。在泥墻根下挖何首烏和蓮蓬的快樂,以及捉弄綠植中的小昆蟲的童趣,似乎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一去不復返了。
踏進三味書屋,這里比我想象中的要小得多。文中描寫的門前小河,如今已經(jīng)消失得無影無蹤。漫步院內,供魯迅和同學們下課玩耍的園子,雖然不是很大,但是長滿了綠植。來到“書屋”中最重要的教室,我發(fā)現(xiàn)這里的布置很獨特:壽鏡吾先生的座位在正中間,而魯迅及學生們的座位卻是在兩邊,并沒有面向老師,會讓人莫名有一種“面壁思過”的違和感。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人去樓空,也不知道這里的布置是否是原汁原味還是后人隨意所為?總感覺缺少了點什么,再加上游人如織,吵吵嚷嚷,沒有了那一份古樸和靜謐,只能盡力去想象魯迅和同學們當年的朗朗讀書聲。
離開魯迅故居,我們來到了陸游與前妻唐婉偶遇的沈園,“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想象中的沈園應該是滿城春色宮墻柳,然而傷心橋下春水依然綠,但再也沒有照影驚鴻,而取代宮墻柳的卻是現(xiàn)代人在墻上雕刻的兩首《釵頭鳳》和到此一游拍照留念的游人,少了詩詞中的凄婉和韻味……
回家的路上,我多少感覺有些失望,難道真像常言所說的“風景只是在想象中”,不去才能維持美好的記憶?我來到爺爺?shù)哪骨凹腊荩⒛馗嬖V爺爺已經(jīng)幫他完成了愿望。我抬頭環(huán)視爺爺?shù)陌蚕⒅兀嗌骄G水,小草如茵,萬籟俱寂。在那一瞬間,我豁然開朗,如釋重負,這時才意識到,原來最美的風景也并不在想象中,而是在對逝去親人的思念之中。
浙江省杭州高新實驗學校
指導老師:鐘文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