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源
單元寫作任務
任務題目
很多革命先輩和英雄模范為了人民為了理想信念無私奉獻、英勇犧牲,他們的事跡卻并不廣為人知,你的家鄉(xiāng)也許就有這樣的英雄。以班級為單位,參觀訪問家鄉(xiāng)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或革命歷史遺跡,并查閱資料,搜集、積累相關素材,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進行寫作??梢詫懭宋锼孛?、事跡簡介、人物通訊等,也可以根據基礎材料創(chuàng)作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寫完后與同學交流,并以“家鄉(xiāng)的英雄”為主題,合作編輯文集。
佳作展示一
盤尼西林
何美菊
天色暗了,火光若隱若現,倦意在每個人臉上打轉兒,周圍死一般的寂靜。天知還不困,抽著旱煙,看著身邊那些疲憊的、氣息奄奄的戰(zhàn)友,以及仍在夢境中青春鮮活的面龐,愧疚、無力、茫然襲上心頭。
在虎牢之地激戰(zhàn)八天了,所有人都達到了極限,特別是重癥傷員……如果再沒有盤尼西林,如果再走不出虎牢關,他們……天知不敢想下去了,他猛吸著旱煙,煙氣仿佛要將他吞噬,逆沖到他的氣管和雙肺,痛苦的咳嗽聲喚醒了戰(zhàn)士們的夢……
“團長,您……您……”黑亮扯著身子,緊捂撕裂的傷口,血還是瞬間從指縫間流出來。霧氣已經很重了,薄薄的單衣如紙一般硬挺挺的,附著一層白。十月,深秋,滎陽虎牢關,似用寒意驅趕人們遠離這虎牢之地。
“黑亮!黑亮!”戰(zhàn)友們圍在黑亮身旁,眼睜睜看著自己戰(zhàn)友的生命一點點消逝,那種無力感在每個人的心頭游蕩。死一般的寂靜,沒有人發(fā)出一點聲音。
深夜時分,滎陽汜水鎮(zhèn)上,月光淡淡,寒風陣陣,他閃身走進一家藥鋪,因同志說“無藥,虎口拔牙可得”。
天知決定進城,夜闖。
四更,日軍司令部士兵早已困睡如豬。強光劃破夜的黑,戒備森嚴的司令部,探照燈來回照射,僅有八名日軍在站崗放哨。他機警地環(huán)顧四周,悄無聲息地翻過高墻,把自己隱于暗色里。根據同志提供的信息,迅速鎖定藥庫位置,藥庫有兩名看守。
他小跑到墻角處,又靠到樹叢旁,再跳到夜色里,躲過探照燈,逼近看守,并拿出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決了藥庫的一個看守。另一看守欲喊之際,天知急把腰間的毛巾一抓,塞進他的嘴里,趁機摸了摸看守的腰,順手把鑰匙猛抽過來……盤尼西林有了!
“天知地知,你不知我知——天知?天知!”
他喃喃地念著,走著,跑著,身上重生了無盡的力量與英氣,看著這易守難攻的天險關隘虎牢關,太陽毫不吝嗇地照在他臉上,溫暖,有力!
從此,滎陽城董天知名氣大噪,活捉敢死隊董天知成為日軍拔掉八路軍一二九師主力團的大謀略。1940年,百團大戰(zhàn)中,董天知被襲,英勇犧牲,時年29歲。
太行蒼蒼,沁水泱泱,天知將軍,比山有高,比水有長……導游繼續(xù)講著,我的眼淚迅速地流出。
在滎陽市老城南街董天知將軍故居,我一遍遍地觸摸他用過的鋼刀,坐過的桌椅,親筆的信件,手植的銀杏……我的眼淚又出來了。
點評
本篇小說構思新穎獨特,創(chuàng)作手法多變。一是以標題為核心物象,以家鄉(xiāng)英雄董天知為原型,再現英雄孤膽取藥的傳奇風采。二是敘事視角靈活切換,以導游的口吻敘事,以“我”的感受作結,敘述富于變化,有張力。三是注重細節(jié),凸顯形象。如董天知獨身夜闖敵軍司令部,通過“靠”“跳”等一系列動詞,凸顯他機智英勇的特點。四是選材講究,以小見大。小說借助人物身上的小故事來反映戰(zhàn)爭的殘酷,以達到對時代主題記憶的書寫,給人新鮮之感。
佳作展示二
賣? 地
周彥琪
朱老梁不止一次地聽說李奇賣地。
他祖上留下來很多田產,多得讓人眼熱,整個滎陽沒有不知道的。但是最近老聽說李奇賣地,鎮(zhèn)上的人都在私下里議論著。
“聽說了沒?李家小子又賣地了。”韓家三嬸神秘兮兮地來到朱老梁肉鋪子前,隨手一指,“切二兩,肥一點。朱老梁,你說他們家為啥賣地?”
“不知道。”朱老梁用力剁下一塊骨頭。
“唉,可惜了,可惜了。祖上留下來的可都是好地,壯哩很啊?!?/p>
“三嬸子,啥?啥可惜了?”肉攤前又來了幾個熟人。
“還能有誰,就那個?!比龐鹜怃伕舯谑沽耸寡凵?。
“就是,就是,大伙都聽說了,祖產敗光了不少呢。”“嗯,看起來也人五人六的,不像敗家的?!?/p>
“不敗家會賣祖產?賣了一次又一次!多壯的地??!可惜了,可惜了……”三嬸再一次感嘆?!百u了幾百畝呀,聽說一畝才賣兩個袁大頭?!?/p>
肉鋪慢慢擠滿了人。
“真是個傻子!你說弄錢干啥咧?慌里吧唧地賣地。”“別是賭了吧?”“嗯,敗家玩意兒?!?/p>
“二兩豬肉,您拿好,走好……”朱老梁打斷他們。
三嬸接過豬肉,擠眉弄眼:“我不信你不知道,你們離恁近?!?/p>
朱老梁把油手往身上抹了抹,斜她一眼,“不信算了。人家媳婦兒跟閨女天天在門口納鞋底兒。有啥不正常?”
斜對門的李大娘也顫巍巍地走過來,“我好起夜,老聽見街上有動靜?!?/p>
朱老梁看著越來越多的人涌上來,擺擺手,“你們買不買!不買趕緊散了!一天到晚的。人家媳婦兒一買好幾斤,你就買那二兩。趕緊散了散了,后面的人急等呢,還讓不讓做生意?”“散,散,快散!”
朱老梁下了她的面子,三嬸急赤著臉:“她買肉給我吃了?她買也是白買,你瞅她閨女,瘦哩跟個猴兒一樣!”
三嬸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扒開人群:“看啥看,一群廢玩意兒,欺負女人算啥本事,有本事打鬼子啊!起開,起開!”
大伙頓覺沒了意思,各自散了。
朱老梁再次聽到李奇的消息,是兩個月以后,聽說李奇被鬼子抓了,聽說李奇是地下黨,聽說不管鬼子怎么毒打他,都沒有摳出一個字,聽說鬼子把石磨墜到他脖子上,往他心口戳了兩刀,推進枯井里活填了……那一夜,朱老梁徹夜未眠。
兩天后,人們發(fā)現,朱老梁消失了,又過了兩天,三嬸也不見了。
后記:
1941年,中國共產黨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建立區(qū)級抗日政權,李奇任區(qū)長。他家是革命據點,夫人、女兒曾多次站崗放哨。李奇夫人回憶:“那時常有同志來往吃住,老李多次變賣土地,籌集活動經費,購買槍支彈藥。”
1949年,人民政府派人將李奇的尸體從枯井中刨出,把他的遺體安葬在他曾經戰(zhàn)斗過的岵山腳下,后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點評
本篇小說以家鄉(xiāng)英雄——滎陽市崔廟鎮(zhèn)李溝村抗戰(zhàn)烈士李奇為原型,運用現實與虛構交叉融合的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再現了家鄉(xiāng)英雄的感人形象。同時借鑒劉慶邦《鞋》的創(chuàng)作手法,在小說結尾附寫“后記”,作為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豐富了家鄉(xiāng)英雄李奇的形象。小說構思巧妙,欲揚先抑,善用伏筆。文本通過對“聽說”的敘寫,交代了英雄的真實結局,更添悲劇色彩。結尾之處,隱晦點出殺豬的朱老梁與韓家三嬸在李奇英雄行為的影響下投身革命,從側面再現了當年這片土地洶涌澎湃的革命激情。如椽大筆書寫宏偉歷史,家鄉(xiāng)英雄并不廣為人知,對他們永志不忘是當代青年的使命,正如他的碑文所寫,“烈士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后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