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
一、單項選擇題
基礎訓練
1.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中心議題是討論工作重點轉移問題。會議提出:“應該著手大力精簡各級經濟行政機構,把它們的大部分職權轉交給企業(yè)性的專業(yè)公司或聯(lián)合公司;應該堅決實行按經濟規(guī)律辦事,重視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這一決議的意義在于(? )
A. 明確了經濟體制改革目標
B. 建立了對外開放的基本格局
C. 解決了政企不分的問題
D. 推動了中國經濟體制轉型
2. 《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實事求是地評價了建國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肯定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逐步確立的適合中國情況的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正確道路。據此可知,該決議(? )
A. 結束了“文化大革命”的錯誤
B. 開啟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
C. 使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進入新階段
D. 為改革開放打下重要思想基礎
3.? 1982年憲法將“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放到了“國家機構”前面;首次把人民政協(xié)的性質、地位和作用寫入了憲法;承認國營、集體和個體三種經濟都不可或缺。這些變化(? )
A. 推動了人民政治協(xié)商制度的建立
B. 確立了以私有制為主體的市場經濟
C. 表明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根本轉變
D. 適應了新時期政治經濟建設的需要
4. 1978年底,四川省委、省政府制定14條試點辦法,允許企業(yè)可以增產市場需要的產品及組織來料加工,職工可獲得一定的獎金,可以利用外資對外裝配加工等。這反映出當時(? )
A. 國有企業(yè)改革全面展開
B. 企業(yè)活力得到一定增強
C. 中國加快對外開放步伐
D. 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已經建立
5. 依據下列年代尺示意圖的主題,推測方框中可能填寫的是(? )
A. 設立深圳等經濟特區(qū)
B. 完善經濟體制改革的框架
C. 開放沿海十四個城市
D. 提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6.? 1987年,中共十三大制定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第一步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使人民的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叭阶摺卑l(fā)展戰(zhàn)略的提出體現(xiàn)了黨中央堅持(? )
A. 實事求是原則 B. 民主集中制原則
C. 獨立自主原則 D. 一國兩制的構想
7.? 2000年2月,江澤民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它是對150多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和中國共產黨近80年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促其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吸取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的教訓
B. 吸收了鄧小平理論的精髓
C. 中國改革開放在城市全面展開
D.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發(fā)展
8. 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毛澤東在1957年提出“趕美超英”的口號,發(fā)動了“大躍進”運動;1978年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發(fā)展是硬道理”的主張;進入21世紀后,黨中央提出科學發(fā)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種變化是由于(? )
A. 適應國際形勢由兩極向多極化變化的趨勢
B. 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由注重數(shù)量到注重質量
C. 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指導思想不斷發(fā)生變化
D. 中國共產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不斷深入
進階訓練
9. 1978年9月,鄧小平到東北三省和天津等地視察,提出“要到發(fā)達國家去看看,應當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世界天天發(fā)生變化……我們關起門來不行,不動腦筋永遠陷于落后不行”,這一系列談話史稱“北方談話”。由此可知,“北方談話”(? )
A. 成為新時期新道路的宣言書
B. 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C. 揭開了經濟體制改革的序幕
D. 表達了實行對外開放的思想
10. 1980年8月,獲得批準施行的《廣東省經濟特區(qū)條例》中包括:鼓勵特區(qū)企業(yè)采用我國生產的機器設備、原材料和其他物資,其價格可按我國當時同類商品的出口價格給予優(yōu)惠,以外匯結算。這些產品和物資,可憑售貨單位的銷售憑證直接運往特區(qū)。該項政策()
A. 旨在推進國有企業(yè)改革
B. 利于擴大商品進口規(guī)模
C. 促進對外開放格局深入發(fā)展
D. 對市場經濟進行了早期探索
11. 下面是 1970—2010 年中國價格指數(shù)總體運行趨勢示意圖。圖中圈出的兩個高峰出現(xiàn)的相同原因是()
A. 借鑒國外成熟經驗
B. 發(fā)揮市場的主體作用
C. 對外開放逐步深入
D. 管理體制改革的推動
12. 中國共產黨走過百年歷程,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的兩次飛躍。一是毛澤東思想指導中國革命取得了勝利,二是鄧小平理論指導中國改革開放取得輝煌成就。這兩次飛躍的核心問題分別是()
A. 民族獨立、民生幸福
B. 民權自由、民生幸福
C. 民族獨立、民權自由
D. 民主平等、民權自由
二、非選擇題
13.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如圖為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簽下的將村內土地分開承包的“生死狀”
材料二 目前實行的各種責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額計酬,專業(yè)承包聯(lián)產計酬,聯(lián)產到勞,包產到戶、到組,包干到戶、到組等等,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不論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眾不要求改變,就不要變動。
——摘自1982年中央一號文件
(1)說明材料一對研究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史料價值。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能夠實行的原因。
(3)根據上述兩則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認識。
(參考答案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