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建設是社會發(fā)展和變革的先導。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的改革開放剛剛走過第一個10年,在社會面貌發(fā)生巨大變化的同時,一系列新的矛盾相伴而生,學雷鋒活動也遇到新的問題。為了貫徹落實中央軍委關于在全軍深入開展學習雷鋒活動的指示精神,1989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解放軍報社編輯部與國防大學科研部聯(lián)合召開了“學習雷鋒回顧與展望理論座談會”。
50多位與會專家學者就一些學雷鋒理論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如:雷鋒到底是什么典型;雷鋒精神的實質究竟是什么;雷鋒精神是不是“過時了”“超前了”;雷鋒精神和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什么關系;發(fā)展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還要不要發(fā)揚雷鋒精神;發(fā)揚雷鋒精神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什么關系;怎樣認識“學雷鋒做好事”等等。專家學者力圖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觀點,用政治學、政治經濟學、倫理學、心理學等知識,從理論與實踐結合上作出實事求是、有說服力的回答。會后,國防大學出版社將研討會論文結集出版《論雷鋒——1963年-1990年學雷鋒回顧與展望理論座談會論文集》。
這次座談會的展開,對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進行了有力的配合和指導,對全國各地學雷鋒的深入發(fā)展,產生了積極的重要影響。以此為標志,學雷鋒活動從初期的宣傳動員階段,到雷鋒形象塑造,進入到雷鋒精神理論建設固本培元階段。此后,各地學雷鋒的理論建設呈現(xiàn)蓬勃發(fā)展之勢。
不久,解放軍報社又同人民大學等單位聯(lián)合召開了“雷鋒精神與當代大學生”理論研討會,出版了《雷鋒精神與當代大學生》一書。
(整理:魏潔? 責任編輯:魏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