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趙嘏
冷日微煙渭水愁,翠華宮樹不勝秋。
霓裳一曲千門鎖,白盡梨園弟子頭。
【注釋】
微煙:驪山多溫泉,雖為冬季,水溫仍有微煙。
翠華:天子儀仗中以翠羽為飾的旗幟或車蓋。
霓裳:指《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法曲,唐玄宗在西涼都督楊敬述進(jìn)獻(xiàn)《婆羅門》的基礎(chǔ)上,增入道教音樂片段,加工潤色而成,以音樂、舞蹈、服飾、道具表現(xiàn)羽化仙子的衣袂飄飄、出塵脫俗。
梨園:唐玄宗曾親選坐部伎子弟三百人和宮女?dāng)?shù)百人,教于梨園,號皇帝梨園弟子。《新唐書·禮樂志》載:“明皇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子弟?!标P(guān)于唐代梨園的遺址所在地,歷來說法眾多。清人汪汲《事物原會》認(rèn)為:“今西安府臨潼縣驪山繡嶺下,即梨園地也?!币姿咨缇巹》蹲蠔|《樂學(xué)通論》認(rèn)為梨園在“今西安城東北大明宮東側(cè)近三華里的午門村”。李尤白先生認(rèn)為唐代梨園的遺址在“今西安城西北六華里許的未央?yún)^(qū)未央宮鄉(xiāng)大白楊村村西”。
【詩人簡介】
趙嘏(約806年—約852年),字承祐,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人,唐武宗會昌四年(844年)進(jìn)士及第。青年時曾北游塞上,南游越中,曾與杜牧共事于宣城幕府。大中六年左右,趙嘏入長安,授渭南尉,故世稱趙渭南。趙嘏存詩二百多首,有《渭南集》三卷,尤擅七律、七絕。趙嘏曾與杜牧交游,詩風(fēng)也接近杜牧,詞采風(fēng)華而俊逸疏宕。《全唐詩》存詩2卷,稱其“為詩贍美,多興味”。其《長安秋望》“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最得杜牧激賞,呼為“趙倚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