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植物本身向外看,植物可以稱為這個世界重要的連接點。動物和人類以植物為中心,循環(huán)著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但我們可能需要承認,以人類視角命名的世界,早就深深地打上了人類的烙印,一層又一層的認知累積疊加的結果是,植物的實體本身以及我們對它們的稱謂綜合構成了“植物”?;诖朔N現(xiàn)實,對植物的使用,艾平請來了呼倫貝爾大草原上半野生的馬兒為“導師”。提醒我們,人類的社會進步事實上是學習其他動物智慧的經(jīng)驗性結果?!肚镆惯M城的馬群》中悉知植物的馬兒,其行為舉止都緊扣“草”,仿佛呼倫貝爾草種的代言人,循著馬兒的印記,人類才真正觸摸了呼倫貝爾數(shù)以萬計的草。祁云枝則上溯古人的經(jīng)驗,在典籍中翻找“西府海棠”的身影,如此龐大復雜的海棠家族,從植物學的定義跳脫為繁密不勝數(shù)的花朵,來到我們的面前?!端脑?海棠花醒》或許不止講述四月里盛開的海棠,更是寫出了與這一特殊海棠種類有關的歷史煙塵,以及人類與植物相交相知的漫長歲月。
楊晨潔,文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八十年代文學,曾參與國家重大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獲第七屆“陜西省文藝評論獎·優(yōu)秀評論獎”,并在《揚子江文學評論》《南方文壇》等刊物上發(fā)表多篇文學評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