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
他趴在書店的矮柜上,下巴緊緊貼著自己的手臂,就那樣看著我。矮柜刷著木色的油漆,各類書籍也都有著色彩各異的外殼,但在這色彩的世界中,我總是忘不了他那雙墨黑的眼睛。透過那雙眼睛,我好像看到一個小男孩在一條街道上一直走著,從兩頰鼓鼓如水蜜桃微熟的季節(jié)走起,一直走到銀絲滿頭、腳步蹣跚。合上書本,小男孩便消失在了我的眼前。
這是一本故事書里的主人公。他活在大人們的誤解之中,被認(rèn)為是個壞孩子,雖然他堅稱自己也有可取之處,力圖通過做好事來證明自己是個好孩子。然而,他總是陰差陽錯地把原本的好事變成壞事。
許多年過去,我還記得這個故事。雖然我怎么也想不起來小男孩究竟是何種模樣,故事的結(jié)局是什么,很多關(guān)于他的細(xì)節(jié)在我的腦海里也變得模糊,但我難以忘記這個善良又執(zhí)著的小男孩。
“他是哪一本書里的人物?作者又是誰?”我涌生了去追尋一個答案的沖動。
夜晚來臨的時候,我點亮房間的臺燈。臺燈發(fā)出明晃晃的白光,它在我身上揪出一個瘦長的影子,然后沉沉落入地板的懷抱。我坐在椅子上,開始一本本翻閱那些書,從中國史書到外國小說,每一個字都牢牢刻在我的心里。閱讀時,我漸漸體會到了精神上的愉悅,盡管它們所寫的并不是我想要尋找的小男孩的故事。作家筆下抒發(fā)的感情,讓我產(chǎn)生了深深的共鳴。他們筆下描繪的不同風(fēng)景,又極大地拓寬了我的視野。有一個聲音始終在我耳際縈繞,它說不要著急,但也不要停止追尋的腳步,一直找下去,一本本的書會成為腳下的一個個臺階,總有一天,你會再次找到那個書中的小男孩。
他是哪本書里的?這個問題不斷指引著我去追尋。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有時會想,故事中的小男孩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比如他的肩膀是不是越來越寬厚,身子是不是已如竹子一般挺拔。有時候天氣轉(zhuǎn)變得快,街道被突如其來的雨水打濕的時候,我又會想,今天他有沒有帶傘呢?我感覺我的身側(cè)始終有著小男孩的陪伴,當(dāng)我面對困難感到無力的時候,爬樓梯一般,一級一級,總能在他的鼓勵下踏上更高的臺階。我的目光不再飄忽不定,而是專注于翻閱那些厚厚的書本。
一次偶然,我找到了他,這讓我意識到,原來我也算得上是一個勇敢的追尋者了。那個小男孩出現(xiàn)在我的書桌前,他不聲不響地站在書本的后面,用溫暖而堅定的目光看著我。
像是終于獲得了謎底,成就感一點點填滿我的內(nèi)心。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一切追尋都是有意義的。他已經(jīng)長成了大孩子的模樣。他墨黑的眼睛在說著不要忘記他,在往后的日子里,他將繼續(xù)陪伴著我。他微笑著,然后慢慢退回到書本之中。
我趕忙上前翻了翻書本,封面畫著一個小男孩,書的內(nèi)容介紹表明這本書寫的是一個小男孩的成長故事。但那些已經(jīng)不再重要,因為這個讓我難以忘懷的小男孩已經(jīng)陪伴我一起長大,他是我最初的,也是最純粹的感動。
從這一刻開始,我逐漸明白,享受追尋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正是有了人生中一段又一段追尋之旅,我們才能逐漸靠近自己的目標(biāo),最終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小男孩”。而步履不停,持續(xù)充實自己,為人生供給新的養(yǎng)分,我們有一天才能夠走向更為廣闊的天地,看見更美的星空。畢竟除去勤奮以外,誰也沒有捷徑可走。
(插圖:朵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