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瀚文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對語言的推敲錘煉,可謂煞費苦心。余之拙見,認為巧用句式,足以狀摹文章神韻。
巧妙選用相同句式,足以顯思抒情。作者力爭表現(xiàn)的主旨,能通過句式體現(xiàn)。如《阿Q正傳》“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原本枯燥乏味之語,通過“……便……”句式,將阿Q四處做工、遭人踐踏的形象躍然紙上;又如“他贏而又贏,銅錢變成角洋,角洋變成大洋,大洋又成了疊”,寥寥幾語,通過頂真句式,將阿Q驚喜、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叭舜罅司蛻斒卮亍薄叭死狭瞬艖斒卮亍薄叭死狭藨斝ⅰ?,《邊城》中祖孫間的對話,因為用了相同句式,使語言變得饒有趣味。這也啟示我們,平日讀至句式相同或相似之處,切勿得其皮毛、失其精髓,要曉得“瑣碎之中亦有無限煙波”,需細加品味。
巧妙搭配長短句式,足以情節(jié)起伏?!恫桊^》中,“蓋碗多少錢?我賠!外場人不做老娘們事!”松二爺一句話,使得緩和的情節(jié)蕩起余波。“圣旨下來,譚嗣同問斬!告訴您,誰敢改祖宗的章程,誰就掉腦袋!”長短句式交錯其中,一瞬間便將故事情節(jié)引向新的高潮。長短句式的變換,時常現(xiàn)于小說與話劇之中。我們讀至此類句式之處,需把握文章前后情節(jié),體會作者對故事節(jié)奏的精細把控。
巧妙變換陳述句、疑問句與感嘆句等句式,足以表露深意,明現(xiàn)實。文章中的時代背景、角色的隱藏臺詞,可借句式得到充分展現(xiàn)。如《茶館》“自古以來,哪有……他就給十兩銀子?”一個省略句,一個疑問句,道出康六的艱難與辛酸,也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的黑暗環(huán)境與民生多艱的悲嘆與無奈。再如《阿Q正傳》中,阿Q在錢生錢的過程中“興高采烈地非?!保欢鴺窐O生悲,作者在交代這句話時已悄然流露出“阿Q這一次失敗是千真萬確的”。閱讀時,我們要加強對作者多樣句式的體味,如此才能體味出記敘類文章所渲染的情趣和議論類文章所彰顯的理趣,并最終為己所用。
句式是文章語言的骨架與軀干,靈活巧妙地選用句式,文章定能得到質(zhì)的飛躍。愿你我將句式打磨、推敲的技巧熟記于心,于細微處體味語言之美,語言之妙。
【河南駐馬店高級中學(843)班】
◆點評
本文選取句式作為鑒賞的角度,觀點明確,以“巧選句式,足以狀摹文章神韻”為綱。所設的三個分論點分別從句式的相同、搭配、變換三個方面進行論證,讓我們于細微處體味語言之美、語言之妙,也體現(xiàn)了作者在語言鑒賞方面的獨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