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魚
【作文題目】
家,是一道墻,隔離了憂傷,再多的風雨都能抵擋;家,是一張網(wǎng),捕捉了溫暖與陽光,給予無限的能量。而家人,則是我們成長中最為依賴的,發(fā)生在家里的故事更容易激起快樂的浪花。
請以“我家的故事”為主題進行作文。
要求:自擬題目,真情寫作,拒絕套作,600字以上。
【題目解析】
主題作文屬于范圍性命題,確定選材后需要先擬出亮眼的題目?!拔壹业墓适隆笔菙⑹挛?,在寫作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要避免平鋪直敘,這樣才能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導致平鋪直敘的原因有很多:
沒有明確的重點,敘事成了流水賬;詳略上的安排沒有處理好,平分筆墨;語言沒有特色,無法讓讀者的目光停留;感情、思想都匱乏,無法讓讀者產(chǎn)生共情;不會行文布局,文章缺少起伏;不會構思,好的素材讀之也寡淡無味……
造成平鋪直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若想避免,自然也有不少應對方法:
明確重點,潑墨如水,詳略安排到位,文章才會有身段;以自己獨特的語言展示出與眾不同的表達,字里行間要感情飽滿或思想深刻;學會行文布局,動筆前構思好,以豐富的細節(jié)吸引讀者,以巧妙的情節(jié)設計打動讀者……
我們只有對自己的作文有較清晰的認識,才知道應該在哪些方面進行突破,才會走出平鋪直敘的誤區(qū),才能寫出好作文。
【原文呈現(xiàn)】
不是冤家不聚頭
白馨瑤
大清早,我就被媽媽的訓斥聲從床上硬生生地拽起來,說我的房間亂七八糟。想起昨晚倆親戚家小孩在房間里翻找玩具,我沒理會直接倒頭就睡,沒料到倆小孩的戰(zhàn)斗力如此強大:椅子倒在地上,書架上的書散了一地,滿地的簡筆畫作,彩筆扔在地上……(文字過于直白,缺少起伏。)
我沒有吭聲,媽媽離開后我委屈極了,因為她不清楚真相就認為是我弄亂了房間。(這一段只是簡單的敘事,顯得很平淡。只有寫出強烈的心理感受,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媽媽喊我吃午飯,我待在房間不吭聲,她也因早上的事沒有再叫我。中午實在餓得慌,只好自認倒霉了。下午,我觍著臉跟媽媽主動搭訕,自己很勉強地將不愉快推開了。(“觍著臉跟媽媽主動搭訕”,這樣寫就結束了?如何解決跟媽媽的矛盾應該成為本文的亮點,此處是整體敘事的關鍵。)
一天,我和朋友出去玩,跟媽媽約好九點前回家,卻在僅剩四十分鐘就該回家時去了電影院,看了一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電影?;氐郊?,我悄悄拿出鑰匙開門,生怕發(fā)出一丁點兒聲響。打開門,燈亮著,爸爸媽媽坐在沙發(fā)上。
不好,媽媽要發(fā)火!我以百米沖刺的速度跑進房間鎖上了門,掏出手機一看,已十一點;再看,顯示有三十幾通未接電話。我很后悔,覺得自己確實很過分。第二天一大早,愧疚的我早早起床,大獻殷勤:打掃衛(wèi)生、洗衣服,順便還買了包子,又打了媽媽愛喝的豆?jié){,煎了雞蛋。(只是簡單羅列敘事,就成了無效重復。)
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可我總結出:做錯事不要緊,只要用更多的事去補救還是可以搞定的。畢竟,我們是親母女,又不是真冤家。
【升格建議】
用“高度概括”的兩件事來表現(xiàn)母女矛盾,遠遠不足以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讀者的興趣不外乎是驚奇于形式、迷戀于語言、流連于畫面、震撼于思想,而高度概括顯然像一盤腌制的菜,無新鮮感,無亮麗的色澤,無脆爽的口感,甚至缺失了營養(yǎng)。針對這一點,全文需對明確重點展開敘述,事例加以細化。
兩件事看起來像簡單的重復,敘事過程沒有明顯的不同,缺少了波瀾,不能抓住讀者的目光。無差異地敘事,兩件跟二十件也沒有太大區(qū)別,增多的只是字數(shù),讀者會因為幾乎相同的質(zhì)感而滋生厭倦。就像招待客人,一連爆炒二十盤名貴的熱菜,怎及撤下十盤乃至更多,換上雅致、精巧的一份涼菜,外加一盤營養(yǎng)豐富的水果沙拉效果更好?這就要在構思上做文章,思考怎樣才能打破簡單、平淡的敘事。
鑒于以上內(nèi)容,提出以下修改意見:充實內(nèi)容,強化細節(jié),同時在形式上加以變通。
【升格作文】
愛 的 調(diào) 和 劑
白馨瑤
看著抽屜里的一張字條,我陷入了回憶——(字條上寫著什么?起筆就讓讀者心生好奇。)
“看看你的房間亂成啥樣子了?還能住人不?”媽媽的呵斥聲打斷了我的美夢,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就被她硬生生拽了起來,胳膊一陣生疼,瞬間沒了困意。(媽媽的語言與情景描述,讓敘事起了波瀾。)
看著亂糟糟的房間,想起昨晚兩個親戚家小孩在房間里翻找玩具,我沒理會直接倒頭就睡,沒料到小孩的戰(zhàn)斗力如此強大:椅子倒在地上,書架上的書散落了一地,滿地的粗劣簡筆畫作,彩筆扔在地上……
我很無辜,卻也沒有吭聲,媽媽憤怒得能冒出火星般瞪著眼。我眼里有一只手,一下一下,迅速地、重重地推搡著我,好像還在訓斥:“趕緊!快點兒!不收拾好就別出來!”直到看著我將房間收拾好,她才離開。關上門的那一刻,我委屈極了,媽媽怎么可以不弄清事情真相就認為是我弄亂了房間呢?自己養(yǎng)大的孩子還不了解啊,我是那樣的人嗎?(心理描寫展開,媽媽的眼——咄咄逼人,自己的內(nèi)心——無比崩潰,真真切切又實實在在地觸動了讀者的心。)
媽媽喊我吃午飯,我繼續(xù)待在房間不吭聲,她也因早上的事沒有再叫我。下午,我實在餓得慌想打開房門找點吃的,卻見門口放了個凳子,上面是一碗炒飯和一張疊起來的字條,打開一看,是媽媽的字跡:
親愛的孩子:
我很抱歉今天朝你發(fā)火,還冤枉了你??吹綕M地簡筆畫的時候,媽媽就應該想起昨晚孩子們在你房間玩的事情。媽媽真誠向你道歉,希望你能原諒!
永遠愛你的媽媽
我坐在桌前,在字條上寫了三個大字“沒關系”,又畫了一個笑臉,輕輕貼在我的房門外。(妙!用字條解決問題,避免了面對面的尷尬,又讓敘事有了波瀾。)
晚上,和媽媽一起去散步,我又“沒皮沒臉”地挽著她的胳膊,誰都沒有提起那件事,仿佛早上的不愉快沒有發(fā)生過。(字條已輕輕地抹去了母女間的不快。)
還有一次,我和朋友出去玩,跟媽媽約好九點前回家,卻在僅剩四十分鐘就該回家時改道去了電影院,看了一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電影。
回到家,我悄悄拿出鑰匙開門,生怕發(fā)出一丁點兒聲響。打開門,燈亮著,爸爸、媽媽、奶奶都坐在沙發(fā)上。看到我進門的那一刻,大家都松了口氣,只有媽媽表情秒變。
不好,她要發(fā)火!我以百米沖刺的速度跑進房間鎖上了門,掏出手機一看,已經(jīng)十一點二十;再看,有三十幾通未接電話,都是媽媽打來的,間隔時間很短很短,我能想象出她坐立不安、不斷地撥打電話的情形。微信里,還有奶奶的好幾條語音消息:“你是不是又在外面玩瘋了?趕緊回來!”“你媽都急成啥樣了,趕緊趕緊!”“再晚一點,奶奶也救不了你!”
我很后悔,覺得自己確實很過分。當時同學一提議,我腦子一熱,就跟著去了??措娪皶r,還把手機調(diào)成了靜音……
門外,媽媽聲音很大地收拾著東西,可能收拾的是她自己的壞情緒吧。唉,我又惹惱媽媽了。我拿出紙和筆,寫下我的歉意和不再犯錯的決心,并在反面畫出一個看起來很痛苦、很可憐的表情。聽媽媽進屋后,我小心翼翼地從她房間的門縫下塞了進去。
第二天,我的房門上多了個便利貼——
擔心與生氣有時像孿生姐妹,媽媽是擔心你。一定記住,女孩子回家不能太晚!
愛你、擔心你的媽媽
(第二件事做了擴充,敘事有了波瀾。再次出現(xiàn)字條,字條的確是“愛的調(diào)和劑”。)
后來啊,我們就一直以這種方式解決矛盾,減少了很多爭吵和不愉快。字條,成了我們愛的調(diào)和劑。
評語 文章升格后題目換成“愛的調(diào)和劑”,擬題形象且能吸引讀者?!罢{(diào)和劑”三個字,包含了處理事情的技巧在里面,讓讀者產(chǎn)生好奇:“愛的調(diào)和劑”到底是什么?如何“調(diào)和”?自己遇到事情時是不是也可以學習借鑒呢?種種想法會迫使讀者急于閱讀下去。
升格后,文章的敘事方式也有了很大改變,即插入字條,讓情節(jié)富于變化且充滿了人情味。母女二人因此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彼此接納,進而被愛緊緊包裹著,家的溫暖溢滿字里行間。如此一來,敘事中有沖突,人物在沖突中成長。而字條的再現(xiàn),則是溫暖的加固而不是簡單的重復。
升格后,文章在敘事中也有了較完整的細節(jié),成功地刻畫出小作者內(nèi)心的思想變化,語言更細膩,感情更真切,不失為用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