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實驗中學(xué)/孫曉宇
暮秋的月光如流水傾瀉,將書房地板點綴得斑駁陸離,玉石印章反射出冰冷的光輝,我凝視著印章上的文字,若有所思……
初次看見篆刻老人是隨父母去西安旅游。一個小鎮(zhèn)上車水馬龍,隨著人流的我來到一個古色古香的文化體驗館,篆刻老人的作品靜靜陳列著,令人矚目。
當(dāng)大部分人都在院中走來走去看紀(jì)念禮品時,只有我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見了那位坐在院角的陽光正好處、專心致志地雕刻印章的老人。我走到老人身旁,看見老人的手正平穩(wěn)而不失力道地在玉石上移動,刻出平滑的線。他的手,手心布滿繭子,手背青筋突起,使我不由得心生敬意——這雙手是多少年功夫的積累啊??痰稇?yīng)該是難以掌控的,可我卻分明看見,刻刀在老人的手中仿佛一個聽話的孩子。
老人的手,所到之處皆是生動。他終于停手休息時,我趁機與他閑聊,得知他已經(jīng)練習(xí)篆刻三十余年?!凹热灰呀?jīng)著手做這件事了,那就要堅持做下去。咱可不能丟了這文化的根?。 崩先诵呛堑胤畔滤?,繼續(xù)執(zhí)刀刻章。
陽光透過云隙,穿過瓦檐,繞過樹枝,費盡心機地尋來,照在老人坐的那個院角。這方天地是如此明亮,足以讓我看見刻章上的所有線條。
我靜下心,凝視著老人飛舞的指尖,目光隨著老人的刻刀移動。這一刻,仿佛花落無聲、時間靜止,靜得讓我突然覺得那錯綜復(fù)雜的線條清晰了,讓我看見了印章內(nèi)真正蘊含的東西。
我輕輕地拿起一枚枚印章,看到了俊秀的楷體、剛?cè)岵碾`書和飄逸的行書。含蓄內(nèi)斂的“寧靜致遠(yuǎn)”、霸氣外露的“一葦可航”、情思纏綿的“停云落月”……篆刻那靜以修身的內(nèi)涵、遠(yuǎn)塵自靜的安然、凹凸有致的線條,讓我體會到了避開塵世喧囂的滋味,讓我回到了那花未落、葉未央、老故事未黯淡的年代。
那個下午,明媚的陽光籠罩著我與老人。老房退去了熙攘,在凝視中,我看到的是一個老人的執(zhí)著和熱愛,品味到的是一份文化的內(nèi)涵和底蘊,感受到的是一方寧靜和安謐。
方寸線條間,凝視平靜百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