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熊貓的粉絲和游客中,譚金淘更知名的稱號是“譚爺爺”——他今年才51歲,卻被大家隨著大熊貓的輩分喊了10多年“爺爺”。
花花火了,譚金淘也成了“網紅”,總有游客希望跟他合影,這讓他不大適應。竹林鬧中取靜,便于譚金淘“隱身”??斓街形缌耍米ゾo時間吃飯,再趕回“幼兒園”打掃、添食、“收貓”。
即便不熟悉大熊貓的“臉盲”游客也能輕易認出花花:它沒有脖子,下巴短,腿也短,坐下時就像一個柔和的等邊三角形,吃竹子慢吞吞的,還總掉渣。
在網絡流行的視頻和動圖里,花花因為吃飯?zhí)挥變簣@的同伴們“奪筍”,因為不會爬樹被雙胞胎弟弟和葉踹頭,又因為體形偏小被兩只大熊貓擠在中間動彈不得?;ɑㄒ馃o數(shù)網友的共情:“它好像被生活重重包圍的我?。 ?/p>
譚金淘沒什么時間刷手機,所以幾乎沒看過花花的動圖和新聞。他每天的日程被大熊貓們填滿:早上6點多起床打掃好圈舍和外場,放好竹子竹筍;中午1點左右清掃廢竹和糞便;下午酌情添加新鮮的竹子,4點30分左右,喊花花和它的小伙伴們回室內休息。
大熊貓沒有特定的睡眠時間,夜間也可能進食,要是值夜班,譚金淘和同事們還得在晚上11點給它們加竹子。
自1999年成為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飼養(yǎng)員以來,譚金淘一直負責照顧一兩歲的幼年大熊貓。這個年紀相當于人類從嬰幼兒到兒童的過渡期,譚金淘就像帶了個“大熊貓幼兒園”。
常年的體力勞動使得譚金淘練就了敦厚的體型,他估計自己一天至少要走2萬步。一兩歲的幼年大熊貓體重一般在40~80千克,它們貪玩或是爬樹下不來的時候,譚金淘還得抱它們回家。
讓譚金淘獲得極高辨識度的是他那帶著四川口音的“果賴召喚術”:“花花,果賴(過來),果賴(過來),澤兒(這兒)……”聲音極有穿透力,方圓2千米內都清晰可聞。
花花對“果賴召喚術”尤其敏感,聽到“花花”不一定理,聽到“果賴”會立馬抬頭。對此,譚金淘的解釋很簡單:“它知道聽到‘果賴’就有吃的?!?/p>
花花吃飯慢且邊吃邊漏,是因為它下頜短,嘴巴尖細。又因為它體形小、“武力值低”,同伴們總是“肆無忌憚”地從它口中奪食。辛辛苦苦剝好的竹筍剛到嘴邊就有小伙伴來拱,花花干脆把筍一丟,仿佛在說:“好啦,給你給你?!?/p>
譚金淘難免要給花花開小灶。他會把蘋果切成小塊,還一度幫它把竹子打成竹粉。喂食時,譚金淘會刻意鍛煉花花的體能,借著食物引導它倚靠樹杈或石頭站起來。為了避免別的大熊貓來搶食,他有時候還要“調熊離山”。
為了保證大熊貓寶寶們的健康,譚金淘的工作內容還包括時刻觀察它們的精神狀態(tài)?!耙悄睦锊皇娣?,它肯定就不想活動?!?/p>
在網絡流傳的短視頻中,有一段是大熊貓們正在土堆里翻來覆去地打滾,弄得全身臟兮兮的。鏡頭一轉,譚金淘緊皺眉頭站在旁邊,臉上是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這被網友們解讀為:“又要給你們洗澡了,真是頭疼。”
其實,這與譚金淘的真實想法恰好相反。大熊貓寶寶們歡騰地“挖煤”,說明它們很健康,這是他最樂于見到的。他的表情嚴肅,完全是因為沒有“表情管理”的習慣。
有的大熊貓不愛洗澡,飼養(yǎng)員只能遠遠拿著水管沖洗它們。但花花的性格好,它愿意坐在盆里,讓飼養(yǎng)員拿著毛巾去“搓澡”“抹臉”。
“80后”安俊輝在基地從事大熊貓繁育相關的科研工作。入職時,他曾到一線跟著譚金淘實習了一個月。與譚金淘共事期間,讓他印象深刻的是譚金淘的認真?!罢疹櫞笮茇堄幸粋€標準流程,譚大哥每次都會嚴格按照流程順序來執(zhí)行,絕對不會出錯?!?/p>
他與譚金淘有“心有戚戚”之感?!澳茉诨卮@么久,大家的動機大概都是很純粹的。我們就是為了把大熊貓這個種群保護好,見證大熊貓種群的發(fā)展壯大?!?/p>
譚金淘的老家在德陽什邡,距成都大約70千米,但為了照顧好大熊貓,他難得回家一次,有時還要在基地過年。網絡上的熱鬧似乎全然在他的世界之外,他的想法樸實又簡單,就是“把每一天的工作做好”。
和譚金淘一樣,花花的世界也很簡單。恰恰是這種簡單,將許多人從生活的壓力與疲憊中短暫地解放出來,投射出他們理想的倒影,讓他們得到溫柔的撫慰。
“你有沒有想對大熊貓寶寶說的話?”
聽到這個問題,譚金淘毫不猶豫地回答:“希望你們都健健康康地長大?!?/p>
(紫陌紅塵摘自《環(huán)球人物》2023年第11期,本刊節(ji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