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很難想象,我的湖南省懷化市通道縣古倫村之旅是在挫敗中開啟的。
兩位年輕有為的村干部將我從狹小的縣城接到村里,是一個寒冷的下午。一下車我便看到了籃球場北側(cè)的“侗見”空間——一棟古色古香的木樓。走進其間,西側(cè)是幾面滿滿的書墻,紅色的杉木柱子間,點綴著纖細的竹篾吊燈。在二樓的春芽圖書館里,混合著杉木松香味和書香的升降式閱讀平臺上,擺放著一排排好看的少兒圖書。得益于幾個公益組織的參與,原來閑置的舊村部樓,被打造成了可供孩子們看書學習的圖書館,并在多方助力之下募集了9000多冊書。盡管獲得了大量的捐贈圖書,但因無人編目,無人借閱,這么多寶貝,只能成包成捆地躺在庫房里“睡覺”。
征程未洗,我便在村子的微信群里發(fā)布消息,期待周六家長帶孩子與我交流教育上遇到的問題。我還寫了分享提綱,精心準備了幻燈片和精美的文創(chuàng)小禮品。
然而,周六那天只來了三四位家長,過來的孩子年齡大都在10歲以下。盡管我熱情地上前去與幾位家長交流,但是家長們只是把孩子交給我,說一句他們不懂得帶孩子,交給我很放心,便轉(zhuǎn)身消失在我的視線里。
孩子們絲毫沒有耐心坐下來聽我分享,只想拉著我?guī)麄円黄鹱鲇螒?。樓下廣場上的小男孩們,一整天不是拿著手機打游戲、刷短視頻,就是捧著各種卡片“砸卡片”。我的計劃和想法全被打亂,精心制作的幻燈片甚至都沒有機會打開,事先準備好的金句也全變成了“啞炮”。
這座湘西小村落沒什么產(chǎn)業(yè),年輕的父母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外出打工,每年也就過年時才回家?guī)滋?。村里?00多個小孩,90%以上是留守兒童,且留守年齡小,父母大都在孩子剛滿一歲時,就把他們交給家里的老人撫養(yǎng)。那些本沒受過多少教育的老人,每天尚有繁重的農(nóng)活與家務(wù),他們只能保證孩子不受凍、不挨餓。為防止孩子哭鬧,老人通常會把手機扔給他們。由于長期看手機、刷短視頻,孩子能集中精力看書的時間變得越來越短。
我嘗試帶孩子們看書,還不到10分鐘,就有孩子痛苦地喊:“老師,我看不下去了!”旁邊立刻就有孩子質(zhì)問:“我們?yōu)槭裁匆磿??”另一個三年級的男孩馬上搶著說:“我知道,我知道,手機視頻上說,我們讀書是為了做打工人。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幾個孩子哄笑著唱起了網(wǎng)絡(luò)上流行的關(guān)于打工人的段子。
初次見面的挫敗和觸目驚心的現(xiàn)實,讓我決心在古倫村駐扎,以圖書館駐村館長的名義,從田野觀察走向社會干預(yù)。
不少老人告訴我,他們不愿把書借回家。因為孩子不但不看,還容易把書弄壞。但我十分堅定地告訴他們,讓孩子愛上閱讀的第一步是營造閱讀環(huán)境。
我耐心地告訴老人,如果家里只有手機,孩子就只能玩手機,因為沒有其他選擇。如果家里有書,即便他們起初不會看,哪怕無聊時隨手翻一翻,或許就能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我鼓勵每個來到春芽圖書館的孩子,勇敢地向圖書館借出第一本書。一番努力后,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帶孩子來借書,孩子之間甚至會比賽誰借的書多。
每次借著孩子們來借書和還書的機會,我會用10分鐘與他們交流讀書方法,傾聽他們讀書的收獲與感受。讓借書和還書,不只是一次登記,還變成由我負責引導(dǎo)、提出挑戰(zhàn),孩子從書中探索答案,并學會溝通和表達的互動過程。
村里的孩子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老師,我們的房子、村子,在世界的哪個角落?。俊薄疤炜諡槭裁磿心敲炊嘧兓。俊薄拔覀兡懿荒芩查g飛到另外一個地方啊?”孩子們追著我,向我拋來無數(shù)的問題。由于缺乏引導(dǎo),他們熱衷用看“神怪片”來解答心中的困惑。面對這一現(xiàn)狀,我嘗試帶孩子們看科幻影片。每當太陽在村西的山頭落下,星星次第布滿夜空,我便連上投影儀,孩子們從田埂上吵著、鬧著、跑著來到圖書館,從《星際穿越》到《流浪地球》,從《哈勃的宇宙探秘之旅》到《銀河系之謎》……每周五晚上,我都會選兩部電影播放。孩子們興奮地議論著電影中的精彩場景,我則鼓勵他們試著把自己帶入情境之中,想象如果主角是自己,會怎樣參與探索,又有什么樣的感受。讓我驚訝的是,平時調(diào)皮搗蛋的男孩們,周六早上8點多,就相約敲開我的房門,要我教他們什么是“光年”,如何認清各個行星。
隨著國家“雙減”政策的推行,學生們有了更多課余時間。但對很多農(nóng)村孩子來說,課外輔導(dǎo)一直是他們?nèi)狈Φ?。如何讓孩子們利用好每天業(yè)余的時間,讓他們在新奇、有趣的探索性活動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點燃對學習的熱情,是我關(guān)注的鄉(xiāng)村兒童教育中的又一個重點問題。
我挨家走訪,向老人們解釋,現(xiàn)在教育改革的方向是走向“大語文時代”。在基礎(chǔ)教育階段,閱讀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只有孩子的閱讀習慣建立起來,閱讀量上去了,他們的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才能隨之跟上,思維能力才會得到提升,甚至會帶動其他科目的學習。但目前,最缺乏、最需要的就是家長的引導(dǎo)和陪伴,我動員家長一起參與到兒童閱讀陪伴活動中來。
就這樣,越來越多的老人參與到圖書館值班中,在老人們的幫助下,一到暑假,春芽圖書館就燈火通明,變成一座“不打烊”的圖書館。在圖書館的建設(shè)中,從搬運書籍到整理玩具,再到打掃衛(wèi)生,孩子們都積極參與了進來。
2022年夏天,我?guī)Ш⒆觽冊诖貉繄D書館里用油畫棒畫出他們熟悉的村莊、草木和夢想,再把他們的作品通過計算機處理,印制在了飛盤上。他們驚訝地見證了一個個作品誕生的過程,兩眼放光。
回想在古倫村擔任駐村圖書館館長的幾百個日與夜,我沒學到什么上手即用的技能,卻遇到了許多觸動我心的人。是他們讓我意識到,建設(shè)鄉(xiāng)村,其實是一項“鐵杵磨成針”的工作,它需要耐心、智慧,甚至一點兒天真。
(阿布摘自《大學生》2023年第4期)